好飯不怕晚,疫情後複賽面積擴大|MAX一周跑步綜述

max戶外 發佈 2020-08-25T11:32:30+00:00

01 好飯不怕晚 崇禮成熱點。這是自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中國大陸舉辦的規模最大跑步比賽,也是全中國舉辦的最大規模越野跑賽;

01 好飯不怕晚 崇禮成熱點



8月14-16日,因防疫原因推遲的崇禮168越野賽,終於在河北崇禮圓滿舉行。這是自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中國大陸舉辦的規模最大跑步比賽,也是全中國舉辦的最大規模越野跑賽;比賽分為從歡樂跑到168公里越野跑的8個組別,共吸引了6000多人。

要說目前跑步賽事最密集的縣級行政區,大概非崇禮莫屬。在8月初,壹季體能崇禮之巔的參賽人數達到了近700人。在8月的後兩個周末,崇禮還有兩場比賽,預計整個8月的參賽人數將超過1萬。

MAX· 觀點


滑雪熱門地區河北崇禮,因交通便利、山地環境和旅遊接待能力,在短短數年內,迅速成為了中國北方越野跑的重要目的地。為2022年冬奧會建設的高鐵與酒店,更是為當地體育旅遊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冬季滑雪、夏季跑步的時段安排,可以讓旅遊資源全年可用,飽和運轉,創造最大效益;這也是法國夏穆尼(Chamonix)與美國斯闊谷(Squaw Valley)等國際知名戶外運動熱點地區的經營模式。


02 斯巴達障礙賽再燃崇禮


8月21日,斯巴達障礙賽(Spartan OCR)在崇禮舉行。本次設有兒童賽、以及從5公里到50公里的6個組別。參賽者不但要跑,還得通過一系列搬運重物、滾泥坑、爬牆、手臂懸掛移動等障礙。本次比賽共計千餘人參加,是今年中國地區規模最大的此類賽事,也是崇禮在一個月內舉辦的第三場大型戶外比賽。

斯巴達比賽的最大樂趣,就是障礙分為必過和選過兩類,如無法通過必過障礙,則成績無效。每個選過障礙,可通過完成30個波比跳代替。不少越野跑出身的玩家直言,做波比跳和跑的能力,是最重要的。而在健身房出身的玩家看來,在障礙之間來回跑動,才是短板。總之,用一句話形容,就是「滾一身爛泥,換一時歡樂。」

重頭戲的50公里超級野獸組,儘管賽道設有70個障礙,並且爬升達到3600米;冠軍的時間,仍舊快得讓人咋舌,6小時41分!就算扣除所有障礙,這一成績依舊可圈可點。而他在8月15日的崇禮168公里越野賽中,同樣是總冠軍!

這一系列賽源自美國,在五六月份美國疫情快速擴散期間,該賽事曾經舉辦過數場千人規模的比賽,引起巨大爭議。7月,伴隨著疫情的繼續蔓延與輿論指責,它只得宣布取消本年度的剩餘場次。

MAX · 觀點


比賽花樣層出不窮,賦予了更多的玩家們更多的選擇,是件好事。障礙賽這樣的全身運動,更能讓參加者們發現自身的能力短板。其實,越野耐力跑與健身房肌肉訓練,本身就是隔行如隔山的兩回事。跑步人群的上肢力量未必占優,而健身者們常常輸在耐力和身體協調性上。要想在障礙賽中獲得理想成績,就必須實現全身肌肉力量與跑步能力的均衡發展,不可偏廢。



03 崇禮168組委會處罰違規選手


8月14-16日,崇禮168越野賽在河北省崇禮縣舉辦,這是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中國舉辦的最大規模越野跑賽,共設有從兒童跑到168公里越野的8大組別,參與人數超過6000,運動員們來自中國各地;成為了備受跑界關注的焦點。

在比賽完美落幕一周後的8月21日,組委會發布聲明:兩名168公里組的運動員經查違規,存在搭乘交通工具的作弊行為,為嚴肅風紀,以儆效尤,決定取消其成績並追回獎勵,今後不得參加這一比賽!其中一名違規運動員以往成績過硬,被所屬俱樂部「揮淚斬馬謖」,追加除名處分;其發起成立不久的越野跑俱樂部,也因此經歷著一場重大聲譽危機。目前,該名運動員已發布致歉聲明,表示承認錯誤。此事號稱「近期跑界最大瓜」,成了熱門話題。

MAX · 觀點


無規矩不方圓,支持組委會和俱樂部懲戒失信和維護風紀的處罰決定。領獎台上、聚光燈下,粉絲眾多的高水平跑者,更有義務主動以身作則,精心打造公平競技和誠實守信的自身人設。


搭車這樣的投機作弊,不可能是隨身塑料垃圾在奔跑途中落地這樣的無意為之。就算是在極度睏倦極度疲憊的時候,上車也必然是有意識行為。同時,搭車也不是臨時出借強制物品支援他人脫困,導致自身物資短少不合規的利他行為。有意利己的違規,理應受到嚴厲的懲戒,沒有辯解開脫的餘地。


既然這種比賽是成年人的運動,那麼每個參與者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全部責任,承擔相應後果——不管好也罷,壞也罷。違規運動員要想彌補錯誤和重塑形象,獲得寬恕,目前需要做的,除了發道歉聲明,表示真誠悔過;更重要的是用實際行動去表達對越野跑運動的支持與喜愛。


04 複賽面積擴大 山地馬拉松重裝來襲

全國疫情防控局面向好,低風險地區的比賽紛紛恢復。「官方」色彩最多、由中國登山協會牽頭主辦的中國山地馬拉松系列賽,在沉寂半年多後,也進入了復工的行列。

8月18日,中國山地馬拉松系列賽發布了今年首站比賽的招募信息,比起往屆,最突出的變化就是根據疫情防控背景,對賽制進行了調整。今年的比賽,將以「半邀請制精英賽」的形式進行,將每場競技組別的參賽人數縮減至原有規模的25%,並且規定參賽者必須提交有效期內的核酸檢測報告,方可領取號碼。然而,高水平運動者們依舊趨之若鶩。

MAX · 觀點


在常態化防疫不能鬆懈的大背景下,未來的跑步比賽該怎麼辦,成了各家運營機構普遍關注的大問題。在過去,運營者最緊張的時刻是賽中;在現在,要一直提心弔膽到賽後至少兩周。人員不那麼密集的越野跑賽,已經逐漸恢復了往日生機。人員更加密集的城市馬拉松,也在緊鑼密鼓的等待時機。


05 九星跑者猝死


8月14日,山西一位70歲跑者在訓練時不幸猝死。與以往類似事件不同,這一次的關注點,集中在他的身份與成績上。此人多次在馬拉松賽的65歲以上年齡組中名列前茅,達到北京馬拉松的九星級別。並且曾經公開表達過對成績與健康之間風險權衡的關注。

MAX · 觀點


基本的醫學知識告訴我們,猝死是先天或後天生理隱患的必然後果。但是,在人活著時,這些隱患未必都能通過從心電圖到腦血管造影等各種體檢手段發現。具有猝死隱患的人,不論是在運動還是靜養狀態下,都具有更大的猝死風險。對這一類人來說,運動與摔倒、飲酒、情緒激動一樣,都是猝死的誘因。

顯然,對社會公眾而言,在無法完全精確預知死亡風險的情況下,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在可控範圍內提高身體素質,改善生活質量,是更理性的選擇。


06 世界5000米紀錄告破


北京時間8月15日凌晨,世界田聯鑽石聯賽本賽季首站正式比賽在摩納哥舉行。在男子5000米比賽中烏干達中長跑名將、23歲的切普特蓋(Joshua K. Cheptegei)以12分35秒36的成績奪得冠軍,打破了衣索比亞長跑名將貝克勒(Kenenisa Bekele)在16年前創造的12分37秒35原世界紀錄。

MAX · 觀點


在疫情席捲世界的大背景下,能取得如此突破,是典型的磨刀不誤砍柴工,體現了自律與意志力的偉大。在整個運動生涯中,職業運動員必須保持優秀的體能與強大的競技能力。疫情防控必然會影響訓練與比賽安排,他們因此承受著遠遠高於常人的壓力。面對這樣的長期不確定性,依舊能夠維持高標準嚴要求的「三從一大」科學訓練,在國際大賽中取得佳績,是運動員與身後整個團隊的集體勝利。


07 10天1407公里壯舉


英國當地時間8月16日,以破紀錄成績獲得2017年八百流沙極限賽冠軍的英國跑者丹尼爾(Daniel Lawson)打破了縱貫英國長跑的最快紀錄。這次有支援個人挑戰從8月6日開始,歷時9天21小時14分,累計距離為1407公里,環境以城鎮公路為主。丹尼爾平均每天跑接近141公里,用時13-16小時。他在2018年的第一次嘗試以失敗告終。前紀錄是10天2小時。

丹尼爾希望通過跑步宣傳環保,他號召跑者們捐獻舊運動服,幫助需要的人。這一次,他自己也是穿著收集到的舊衣服跑完的。此外,他還決定今後拒絕航空旅行,減少碳足跡。「能把身邊的所有路線跑遍,就很不容易了。未來的環境更重要。」他說。

MAX · 觀點


每一次超長距離挑戰,都刷新了人們對人類身心潛能的認知。挑戰者們的不斷進步,也展示了勇敢探索未知的精神與情懷。對個人環保應該到何種程度,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不過,長途旅行時,將從出家門到入住目的地酒店的時間控制在24小時以內的各種可行行程方案做個綜合對比,兼顧速度、舒適與低碳排放的高鐵出行,難道不香嗎?!


08 環青海湖超級馬拉松


8月18日-8月22日,為期5天的環青海湖超級馬拉松在青海湖畔舉行,賽道海拔高度在3100-3300米之間。共有五日賽、單日賽和5公里3個組別,共計200多人參加。

其中,五日賽選手們每天要跑一個馬拉松,總距離為211公里,累計爬升1000米。精英跑者游培泉獲得5日賽總冠軍,用時15小時35分11秒。平均每個馬拉松跑3小時7分2秒。

MAX · 觀點


美麗壯觀的高原風景,或許能抵消一部分疲勞,但是,如何保持健康與穩定的競技狀態,才是完成五日賽的關鍵。成績較好者,普遍具有在高原環境中從事戶外耐力運動的豐富經驗。例如參加並完成過大五台70公里越野賽、八百流沙、張掖100公里越野賽等。可以說戶外經驗與跑步能力的重要性各占一半。這是今後有志前去挑戰的跑者需要注意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