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襲」權利要求,深圳一公司的專利創新模式

一件專利一事件 發佈 2020-08-25T10:36:03+00:00

專利界的創新模式,只有我們不知道的!不同的權利要求是我們熟悉的,相同的權利要求是我們知道,抄襲權利要求還沒見過,本文將帶我們見識「抄襲」權利要求。疑似抄襲專利是一件很平常的發明專利申請號:201811150769.

專利界的創新模式,只有我們不知道的!

不同的權利要求是我們熟悉的,相同的權利要求是我們知道,抄襲權利要求還沒見過,本文將帶我們見識「抄襲」權利要求。


疑似抄襲專利是一件很平常的發明專利

申請號:201811150769.6

申請人:深圳市XXXX有限公司

申請日:2019年9月29日

專利名稱:一種健身管控方法及系統

其公開文本權利要求書具有8項權利要求包括兩項獨立權利要求,分別為方法獨權和產品獨權。


疑似被抄襲的專利權利要求如下圖,該專利的申請人: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公開日:2018年4月20日(早於上述專利的2019年9月29日),專利名稱:一種健身指導實現方法、裝置、設備和介質。


初看上述兩件專利的權利要求,基本看不到相同,但通過下圖的4種顏色圈示是可以看出疑似「抄襲」的,相同顏色圈示的文本相同

幸好,這是有原則底線的抄襲!


從專利布局思維來理解疑似抄襲,若完整實施疑似被抄襲專利(圖左)的權利要求技術方案則是可能落入疑似抄襲專利(圖右)的權利要求保護範圍的,所以可以稱為一種專利布局實務技能。

但疑似抄襲專利的專利申請人沒有進行創造性判斷,甚至是新穎性也未判斷,不可否認的是,其進行了專利檢索且擊中了最接近的對比文件。


作為專利人,根據上述提供的信息,挖出專利申請人的專利數量、發明專利授權率和主要發明人是基本功,我們還是要從媒體報導來了解專利申請人:

創新驅動,產業強區,「山之黛—產業名城」企業代表領軍人物。——深圳寶安網

每周至少提交3個專利申請,志當電子設計領域的華為!——寶安日報

截止2018年6月,研發團隊已經擁有689項專利認證,科技項目申報服務超80家客戶,處理商標版權案件超4000件,形成技術壁壘1832項,成熟穩定產品達24832款。——公司官網

「為實現每天提交3個專利,公司願意將多年來積累的智慧財產權、專利等創新成果與客戶一起分享,與更多兄弟企業共享物聯網領域的萬億藍海市場蛋糕。」——公司官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