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矩:明朝最正直的太監,死後百官自發為他送葬,至今仍有人祭拜

歷史雜錄 發佈 2020-08-25T07:37:11+00:00

在《明史》中曾經有兩句關於東廠的記錄:「刑罰用稀,廠衛獄中至生青草。」說起明朝,可能很多人腦海中都會浮現出:東廠、錦衣衛、太監、白銀、鄭和下西洋等關鍵詞。

引言

在《明史》中曾經有兩句關於東廠的記錄:「刑罰用稀,廠衛獄中至生青草。」由於廠衛獄中所關押的犯人稀少,以至於長上了青草。想必這樣的場景跟很多讀者心目中的東廠差別很大。

說起明朝,可能很多人腦海中都會浮現出:東廠、錦衣衛、太監、白銀、鄭和下西洋等關鍵詞。其中,而這些總少不了一個特殊群體的參與——宦官。明朝宦官專權非常嚴重,但其實在明朝建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吸取前朝的經驗教訓,對宦官嚴加防範,不但不准許宦官干政,還不准許他們識字讀書。後來明成祖朱棣奪取王位成功,有很大一部分是宦官的功勞,所以他漸漸越來越信任重用宦官,但這個時候還沒有到專權的程度。

01

在明朝,真正的宦官專權是從明英宗時期的王振開始,隨後明憲宗身邊的汪直;明武宗身邊的劉瑾;明熹宗身邊的魏忠賢等等,個個都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權臣。不過。在整個明朝有權有勢的宦官其實很多,也並非個個都是禍國殃民的大奸臣。例如七下西洋的鄭和,不但賺回了大量的白銀,還讓國威遠揚。還有萬曆年間的陳矩,他為明朝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在他亡故之後文武百官紛紛為他送葬,而民間百姓稱他為「佛」。那麼陳矩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

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年僅9歲的陳矩被選入宮,分派在另一名大太監高忠名下服役。三年後,在韃靼俺答汗帶兵逼近京師時,少年陳矩目睹高忠全副武裝地參與防守京城,他心中十分震撼敬佩,從此立志要經世治國,刻苦學習。

萬曆十一年(公元1583年)春,陳矩奉命將犯罪被貶的代藩奉國將軍朱廷堂押送到鳳陽,他並不像當時很多其他的宦官出門辦差時一樣,總是四處敲詐斂財,而是低調安靜,閒暇時便是寫書看文,沿路官員百姓都對他十分有好感,便稱他為「佛」。

02

萬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陳矩得以執掌東廠,這是一個權力很大的職位,但陳矩認為自己必須遵守「祖宗法度,聖賢道理」,他為人正直大方,從不小肚雞腸,也不因公謀私。而且在處理犯罪的官員時,也儘量爭取寬大仁厚。有一次,明神宗因為女兒榮昌公主和駙馬楊元春吵架的事,想要從重懲辦一批臣子,陳矩卻勸他說這種公主的閨房小事,不值得如此張揚,於是神宗便只是小小懲罰了一下楊元春便將此事了結。

而發生於萬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的"妖書"大案,更是讓陳矩的聲望達到了頂點。一天清早,朝廷內外和眾多大臣官員家門口都出現了一份匿名《續憂危議》,這封匿名信意圖揭發鄭貴妃和朝廷中的眾多重臣勾結密謀換掉太子,信中稱:「大率母愛者子貴。鄭貴妃之專擅,回天轉日何難哉?」神宗看後又驚又怒,讓陳矩帶領著錦衣衛徹查此事。

這件事的發生讓朝野內外一片震驚,人人自危,有心人想要抓住這個機會剷除異己,便努力拉攏陳矩。但陳矩自有打算,他根本不想藉此事掀起腥風血雨,如果把事情越鬧越大只會禍亂朝廷,他只想在傷害最小的情況下,儘快將此事處理,沒過多久他便找到了一個機會。

03

一個叫皦生光的京城無賴,曾經企圖以偽造的詩句來要挾鄭貴妃和國舅,此次「妖書」案中他也由可疑之處,所以他就被陳矩的手下給抓了起來,施以刑訊,但是皦生光無論如何嚴刑拷打也不肯招認。陳矩想要儘快為「妖書」一案找到始作俑者,因為這件案子如果越拖越久,恐怕會讓神宗更為惱怒,到時會牽連更多的人。而且就皦生光之前的行為也是死罪,就算這次冤枉了他,也不過是把之前的死罪補上,不算錯殺好人。

於是,陳矩便做主將此案定於皦生光身上,判了他凌遲。一場很有可能令無數人人頭落地的大案,便如此消弭於無形。此事過後,朝廷中很多官員對他越發佩服,陳矩也並未藉此機會結黨營私。《明史》中評價此事:「矩治妖書獄,無株濫,時頗稱之。」

神宗越來越信任陳矩,萬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他已經將監察、糾政、東廠等大權盡數收在手中,就算明朝宦官專權較為常見,但是一人擁有如此大的權力依舊少見。在他手中的權力達到頂峰時,陳矩依然恪守自己為官的原則,努力勸誡皇帝,對朝廷官員加以庇護,東廠由陳矩執掌的這段時間內很少抓捕犯人,京城的治安也非常穩定良好。再加上陳矩為人著實「佛系」,因此權傾天下而朝臣不忌,這在宦官專權蔚然成風的明朝可謂罕見奇景。

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陳矩在自己七十歲的時候去世。他去世後,神宗賜他「清忠」二字題於祭祠,文武百官都紛紛上場為他弔唁送葬。在他下葬時,穿著素色衣服來送葬的人多到將街道堵塞。即使直至如今,仍有人自發為他掃墓,時時祭拜。

結語

一直以來,在人們心中「明朝太監」幾乎等同於禍亂朝政,這種想法倒也不算冤枉了明朝時期的宦官,人一旦權勢滔天,便容易滋生罪禍。因此像陳矩這樣的人才格外受人敬重。

參考資料:

《明史》

《續憂危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