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極限運動只有酷,也可以很藝術

極限之路 發佈 2020-09-04T21:31:57+00:00

插畫是上個世紀就隨著出版產業不斷發展的古老行業,在攝影技術不斷崛起的今天,插畫非但沒在夾擊中落寞,反而還日益煥發出新的活力。


插畫是上個世紀就隨著出版產業不斷發展的古老行業,在攝影技術不斷崛起的今天,插畫非但沒在夾擊中落寞,反而還日益煥發出新的活力。


別以為插畫只是「配飾」般的存在,它們也曾是大刊封面和大牌廣告上的主咖。



今年上半年,一些雜誌就放棄了模特拍攝,改為插畫演繹,既免除了大片拍攝的費用及人力,並呼應了全球都備受關注的環保主題。



隨著這門商業藝術的不斷成熟,如今一位優秀的時尚插畫師,也能自帶流量。他們創造的靈動而富有感染力的插畫,不僅能彰顯個性風格,也為媒體帶去豐富的感官表現力和傳播力,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那酷炫的極限運動跟充滿藝術的插畫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


阿根廷的插畫師 SILI ART 喜歡極限運動,他的作品也都與此有關。



除了服飾與塗鴉,滑板、衝浪板也都是他的畫布。帶有街頭感的畫風,大膽的用色,讓運動更有樂趣。



劉贇卿,凱樂石品牌攀登運動員,來自於中國上海,攀岩圈稱她為三文魚。作為攀岩領域的天才少女,劉贇卿 7 歲開始攀岩,至今已收穫無數榮譽。並且她還是個插畫愛好者,在她的筆下,攀岩被賦予了多彩的生命力。



Fausto Montanari,義大利插畫師,善於採用圖形構圖,畫面簡潔生動。其作品想像力豐富,每張圖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不僅喜歡畫靜物插畫,還聯合動畫師製作動圖以及視頻。



痴迷於無情的愛恨交織生活,一隻腳在城市中,另一隻腳在海洋中, 居住在洛杉磯的 Damian Fulton 是一位來自美國的藝術家,他創造了獨特的原始「城市衝浪」視覺,與那些在當今過度刺激、流行的工業化世界中堅持己見的人不謀而合。


作為一名激進的插畫師,Fulton 推出了「海洋藝術和反潮流漫畫」的作品。



Tiano Solana 是一位阿根廷藝術家,畢業於美術和平面藝術專業,擁有 30 多年的經驗。他生活在烏拉圭森林的孤獨中,他熱愛海洋,並且能夠將自己的藝術與在加爾各答的義務社會工作相結合,並且在過去的二十年里一直與他的妻子和兒子一起住在蓬塔卡納。他的作品曾在阿根廷,烏拉圭,墨西哥,哥倫比亞,印度,多米尼加共和國和美國展出。



Bolioli 1961 年出生於烏拉圭,70 年代末移居美國,在紐約市著名的視覺藝術學院學習。由於無法平衡自己對藝術和衝浪的熱愛,他搬到了夏威夷。在島上的早期,他為肖恩·湯姆森、馬丁·波特和桑尼·加西亞等世界冠軍畫衝浪板為生。



Tom Veiga 出生在巴西南部地區庫里蒂巴。在成為一名藝術家之前,他曾在幾家設計機構擔任藝術總監。他對海洋的熱愛喚醒了他的藝術天職。他的藝術是他作為一名設計師的工作和他對海洋的熱情的結合,靈感來自於海風、太陽的熱量和海浪的運動。他的藝術有一種非常個性化的語言,特點是色彩多,筆觸少,動作多。



Sulir 是插畫師,也是自由潛水員。2017 年開始學習自由潛水,潛水激發了他對創作的靈感,開始了自由潛水插畫的創作。



1979 年出生的 Jonas Wilhelmson,大部分生活都是關於滑雪板的,儘管他本人並沒有參加過國際滑雪比賽。他在 20 世紀 90 年代滑雪文化中是發展起來的創造性場景的一部分。正是創造力把藝術和極限運動聯繫在一起,而這一點,外人可能很難理解。


他的畫經常印在滑雪板上,比如為瑞典滑雪選手 Sven Thorgren 設計的聯名雪板。



還有其他滑雪板作品。



簡單來說插畫真的可以為所欲為,不僅是藝術盛宴,也是商業的趨勢。比如去年雙十一的貓頭圖,和前幾年年有明顯區別,出現了大量的插畫和 C4D,而當年最流行的 PS 合成大法,明顯的降低比例,這就是一個信號。


喜歡極限運動的你,有沒有找到新的方向呢,插畫師近年來也是個熱門行業。會插畫,就是可以為所欲為的創作。


喜歡極限運動其實不是只有成為運動員,選擇你擅長的領域,讓極限運動因為不同的方式而精彩。就比如極限運動的血液流淌在藝術的海洋里,這難道不是一種酷嗎?


-END-

極限之路獨家編輯

如需轉載,請聯繫極限之路

視頻、圖片素材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插畫素材源於原作者,版權歸屬於原作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