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說說「做夢」那些事

清雅伊生 發佈 2020-09-04T15:39:42+00:00

睡眠不僅是一種生理需要,也是生命質量的體現,更是一種健康能力。睡眠時,肌肉處於對健康無礙的「癱瘓」狀態下,而此時的大腦就像一個幼兒園,裡邊住著許多小朋友——大腦細胞。當大部分小夥伴都在休息時,總有一些「不老實」的溜出窗外……因此,夢是大腦細胞的活動,是睡覺的時候大腦細胞「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的結果。

睡眠質量與人的健康息息相關,是機體復原、整合和鞏固記憶的重要環節,其生理作用僅次於呼吸和心跳。睡眠不僅是一種生理需要,也是生命質量的體現,更是一種健康能力。關於「做夢」那些事,我們究竟了解多少呢?

夢是如何產生的?

正常情況下,夢是從睡眠中來的,人只有在睡眠狀態下才能做夢。睡眠時,肌肉處於對健康無礙的「癱瘓」狀態下,而此時的大腦就像一個幼兒園,裡邊住著許多小朋友——大腦細胞。當大部分小夥伴都在休息時,總有一些「不老實」的溜出窗外……

因此,夢是大腦細胞的活動,是睡覺的時候大腦細胞「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的結果。

1、為什麼很難記住自己的夢境?

研究發現:睡眠狀態下的大腦活動是有規律地變化著。

分為以下 4個重要階段:

第一階段:腦波活動3次/秒~7次/秒,持續20分鐘,這是容易被驚醒的淺眠狀態;

第二階段:腦波活動12次/秒~16次/秒,再持續20多分鐘,這時睡眠更深一些;

第三階段:腦波活動1次/秒~2次/秒,呼吸和心率都達到較低,時間持續20多分鐘,此時進入最深的睡眠狀態;

第四階段:腦波逐步活躍,看似與第一、二階段相似,但是此時一個少有的特點就是眼球快速轉動,所以這個階段也稱為「快速眼動階段」(REM)。這個階段持續的時間比其他階段都短,只有10多分鐘。


4個階段一共經歷90分鐘,人們從入睡到醒來,大腦會經歷4個~6個這樣的循環。每循環多一次,下一次的REM會增多,少些深睡眠(第三、四階段)。直到早上,我們可能會經歷第一、二階段,然後直接跳到第四階段的睡眠。這就是人們即使在早上被鬧鐘吵醒,繼續入睡還能接著做剛才的夢的原因。

實驗表明,在快速眼動階段被叫醒的人,82%說自己做夢了,而且絕大多數能回憶起夢的內容。而在其他階段被喚醒的人,只有一半的人存在夢的記憶。

人們通常難記住自己夢,是因為醒來時處於非快速眼動階段(NREM)。如果在夢裡受到突然的刺激醒來,那麼此刻正處在快速眼動階段,人們就會記得剛剛做的夢。


2、多夢就等於失眠嗎?

有研究表明,NREM和REM起著不同的作用。NREM主管身體的修復,而REM主管大腦的修復。

大部分在REM階段醒來的人都會感覺自己做夢了,此時的大腦正處於混亂中,他感覺不到自己已經過充分的休息,甚至感覺不到自己其實已經睡了幾小時。

所以,多夢是由於人們多在REM階段醒來,則失眠從更大程度上來說是一個主觀印象。如果人們在REM階段被叫醒,就需要更多的REM睡眠來彌補。


3、發生夢魘正常嗎?

一般來說,夢的作用是滿足現實中未能滿足的願望,延續現實中未能釋放的情緒。這種情緒通常是負面、被壓抑的,這就是夢魘。

複雜的社會中,生活壓力大、工作節奏快、情緒波動大,偶有夢魘,純屬正常。但是如果經常夢魘,甚至重複做同一個噩夢,那就要引起重視了。因為經歷極度創傷的人更容易重複同一個夢魘,迫使他們一遍遍地想起創傷。


4、夢境是可控的嗎?

一般情況下,夢是不可控的。

那麼,我們能否在清醒的狀態下做夢呢?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英國心理學家基思·赫恩和史丹福大學的史蒂芬·拉伯格證明,可以通過在快速眼動階段給做夢者一個信號,使其意識到自己在做夢,從而控制夢的走向,這便是「清醒夢」。

「清醒夢」是睡眠與清醒之間的一種狀態,能做「清醒夢」的人是需要長期訓練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