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為什麼沉迷手機遊戲?其實是青春期的生理特點導致的

神通奶爸 發佈 2020-09-03T08:30:39+00:00

但是我們又不得不面臨這一個現實:越來越多的孩子不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學習上,而是開始沉迷手機,沉迷於遊戲。

自從有了手機電腦後,極大豐富了人們的業餘生活。

但是我們又不得不面臨這一個現實:越來越多的孩子不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學習上,而是開始沉迷手機,沉迷於遊戲。

前兩天我姐回老家,還說剛把外甥的手機都給摔了。我外甥今年升初一,學習還行,就是沉迷手機遊戲,經常跟他同學聯網遊戲,回老家看他姥爺姥姥時也是經常抱著手機。

前幾天不還是暑假嗎?暑假裡外甥沒少玩手機遊戲,我姐就有意見。而前兩天她半夜起來,看到廁所燈還亮著,打開一看,我外甥在裡面打手機遊戲打的熱火朝天呢! 新仇舊恨加起來,一氣之下就把他手機給摔了。

現在青春期孩子,不沉迷手機的幾乎很少。來諮詢我問題的,只要是青春期的孩子,10個裡有8個都跟手機有關。一般都是孩子沉迷手機,父母不允許孩子總是玩手機,於是矛盾就爆發了。

有的人會說了:現在成人都戒不了手機,就更不用說孩子了。這一點說的沒錯,但是兒童的沉迷手機跟成人又不一樣。如果我們對比一下不同年齡段,我們會發現青春期階段的孩子沉迷手機才是最厲害。

青春期之前或成年之後,我們對於手機的沉迷程度都沒有青春期高。青春期的孩子好像離了手機就活不了了,新聞上還經常報導因為父母不給手機而跳樓的新聞。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如果是極個別的孩子,我們可以說是家庭教育或者個性的原因,但是當一種行為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時,我們就應該考慮這是否跟人本身的硬體條件有關了。物質基礎決定了上層建築。

事實上,青春期的孩子特別容易沉迷手機確實與孩子的生理特點有著密切聯繫。

我們的生理特點決定了青春期的孩子容易沉迷手機

在很多父母眼裡,覺得孩子沉迷手機主要是手機內容太豐富了,遊戲的反饋機制使得孩子獲得極大的快感,因此特別容易沉迷。

這種認識看起來沒有問題,手機的這些特點確實容易讓人沉迷,但是這依然不能解釋為什麼青春期的孩子更加容易沉迷。如果只是手機本身的問題的話,那麼對於青春期之前後成年人來說,吸引力應該是一樣的,也都應該特別容易沉迷的,這與現實存在一定誤差。肯定是青春期孩子身上發生了不同於其他年齡段的某些變化,使得他們特別容易沉迷。

這種變化就是多巴胺的分泌,青春期的孩子行為產生的多巴胺劇烈增多,遠超過其他的年齡段。

多巴胺是可以看作是一種快樂激素,它能刺激人的大腦,使得人們感到快樂。簡單的說,多巴胺=快感。而我們又有追求快樂的本能,於是就出現了這樣一種情況:某種行為刺激多巴胺的分泌,我們就越是喜歡做該行為。

這就形成了一個正循環,我們沉迷的行為其實這樣形成的。無論是吸菸喝酒,還是手機遊戲、運動,都是刺激多巴胺的分泌,進而刺激我們不斷的重複這樣的行為。而因為青春期孩子多巴胺分泌的增多,當他們遇到手機時,就更容易從手機遊戲中獲得快感,當然他們也就更容易沉迷手機遊戲了。

這就是為什麼青春期孩子更容易沉迷手機遊戲的原因,是由青春期孩子本身的生理特點決定的。手機只是一個外在因素,即使沒有了手機,孩子也會沉迷其他的行為。

從這個角度來說,孩子沉迷手機,是父母錯誤的教育的結果,因為父母沒有引導孩子利用好多巴胺。

青春期孩子之所以產生的多巴胺增多,是有利於我們人體成長的。我們的人體是上百萬年進化來的,不會無緣無故的就有這樣的表現的,這是自然進化、優勝劣汰的結果。

為什麼青春期階段會產生更多的多巴胺呢?因為它可以更利於我們掌握技能,提升技藝,進而更好的適應環境。

從某種行為中獲得的多巴胺越多,我們越容易沉迷該行為。而我們越是沉迷,我們便越容易使用鍛鍊它,當然相關技能也就得到更好的提升。比如說青春期孩子打籃球,從打籃球中獲得巨量的多巴胺會刺激孩子更加沉迷打籃球,當然他就會更加喜歡打籃球,當然籃球水平也就更高了。

但現在情況是,太多的父母只是重視孩子的學習,而不當的教育早就消磨了孩子的學習興趣,也就是說孩子無法從學習中獲得更多的多巴胺,當然也就沒有學習快感。而其他的行為卻可以輕易的刺激孩子多巴胺的分泌,這就使得孩子更容易沉迷其他的行為。

父母應該如何避免孩子沉迷手機

上面我們分析了,孩子沉迷手機,跟青春期階段分泌多巴胺的增多有密切聯繫。

我們的生理特點就決定了,青春階段我們必然會沉迷於某些行為。如果我們沒有幫助孩子建立一個行為機制來消耗分泌的多巴胺,孩子多分泌的多巴胺就會促使孩子自主選擇某種行為。在這個手機的時代,沒有人抗拒的了手機的誘惑,所以孩子也就自然而然的沉迷手機了。

因此,父母要想避免孩子將來沉迷手機,最好的方式就是培養孩子的一樣特別的興趣。這樣,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孩子可以通過該行為消耗足夠的多巴胺,也就不會過多的沉迷於手機。

如何培養孩子的興趣,就不用我多說了吧?現在估計大部分的父母都會給孩子上興趣班。但關鍵是父母要發現孩子真正的愛好,只有這樣,孩子青春期時才會認真的投入。

有的父母可能又會說了:我孩子有興趣愛好啊,但是他怎麼還依然熱愛手機遊戲?

我們要看清這麼一個事實:現在我們的教育模式有問題,孩子大多數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生活比較枯燥乏味,沒有給出太多的時間發展孩子自己的愛好,而手機的使用卻沒有這個局限。

比如說,孩子愛好打籃球,要打籃球首先要有足夠隊友,還要有足夠的時間才能打。而平常孩子沒有那麼多的空餘時間,每天可能也就放學後打一會籃球。但是玩手機就不一樣了,課間可以玩,晚上睡覺前也可以玩,所以這必然會使孩子表現得比較愛玩手機。

也就是說,孩子的生活環境,使得孩子會更容易玩手機,這是一個客觀現實,我們無法改變,父母必須要接受這個現實。

父母應該更多的考慮如何激發孩子的興趣愛好,引導孩子發泄精力,而不是想方設法的圍追堵截孩子,禁止孩子玩手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