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車計劃3》評測:濃厚的既視感,較為一般的體驗

凌宇晨 發佈 2020-09-03T04:20:57+00:00

前言《賽車計劃》系列是由Slightly Mad Studios製作並由萬代南夢宮發行的賽車競速類遊戲系列,第一部作品在2015年3月推出,第二部作品在2017年9月推出,憑藉給玩家帶來最逼真的賽車體驗,兩部作品都獲得了七千多條用戶好評、整體多半好評的評價。

前言

賽車計劃》系列是由Slightly Mad Studios製作並由萬代南夢宮發行的賽車競速類遊戲系列,第一部作品在2015年3月推出,第二部作品在2017年9月推出,憑藉給玩家帶來最逼真的賽車體驗,兩部作品都獲得了七千多條用戶好評、整體多半好評的評價。

不過作為系列最新作品,在上月底推出的《賽車計劃3》並沒有像一二部作品一樣獲得較多的玩家好評,五百條評測中僅用一半是好評且目前總體評價為褒貶不一。在將上次史低入手的《賽車計劃2》體驗一番後,再與本作對比,體驗確實沒有想像中的理想,只能說較為一般。


過於熟悉的遊玩模式

《賽車計劃3》提供了生涯模式、多人在線模式、競爭賽事三種模式,生涯模式分為路車、GT、額外獎勵賽事三大部分,路車與GT部分都劃分了不同的階級,每個大階級中有不同的賽事項目,玩家需要完成足夠的項目賽事目標才能解鎖新的賽事項目。

由於部分目標會有一定難度,比如在限定時間內完成賽事,一旦中途碰撞導致不錄入單圈時間,這時就要重新開始挑戰了。所以如果覺得逐個完成太花時間,也可以通過直接花費一定的金錢點數來解鎖新的賽事。不過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賽事有規定使用的賽車與賽車等級需求,如果因花費大量資金直接解鎖了新賽事,而沒有足夠資金購買新賽車,玩家依舊無法進行新賽事,也還是要逐步完成前面的賽事。所以,為了保持資金的充足,建議優先完成每個賽事項目目標,雖說花的時間會多一些,但這是最優選擇。

競爭賽事則提供了每日、每周、每月的比賽項目,在規定時間內達成更高的賽事分數可獲得豐富的結算獎勵。競爭賽事模式中系統會提供規定的賽車,不同賽事項目的具體規則也會不同,得分的高低全憑玩家的操作技術,老玩家想必可以進行一波霸榜。

《賽車計劃3》的遊玩模式,相信大部分喜歡玩賽車遊戲的玩家都會有很濃厚的既視感,完成賽事目標並達到規定數量以解鎖新賽事的設定,與此前Gameloft推出的狂野飆車9過於相似。再加上遊戲的菜單UI介面從裡到外透露著一股濃濃的手游風,不禁讓人覺得開發團隊在開發本作時是否都在玩狂野飆車9,從中獲取靈感了。


不太友好的各方面體驗

相比於《賽車計劃2》,《賽車計劃3》已經完全從此前硬核的模擬向轉變為娛樂向,在各項輔助全都關閉的情況下,大部分情況還是能獲得第一名,只有一些限制完成時間的賽事目標還具有挑戰性,硬核度下調得還是比較多的。雖說對於新玩家而言會更加友好,不過對於從最初作品一直遊玩過來的硬核老玩家,《賽車計劃3》確實不能再次滿足他們的需求了。

硬核度降低為大部分系列玩家差評的首要原因,而過於手游化的生涯設定則是第二個原因。本身類似打小怪升級解鎖新賽事的模式就足夠肝了,金錢賺取來之不易,由於本作中生涯模式賽車性能限制很多,玩家需要經常更換各項配件,而升級之後的配件若想降級還得重新花費金錢,變相增加金錢的消耗點,只能說非常難受。

此外本作的畫面與音效表現也比前作遜色許多。在將所有特效打開後,白天的賽道場景畫面與前作相差不多,而到了夜晚時,遊戲畫面的渲染度就顯得拉跨了,只能通過開啟超級採樣來解決。不過超級採樣對遊戲幀數影響過於嚴重,加上遊戲的優化也不太理想,如果遇到雨天賽道且處於進出彎道時,本身60幀的遊戲幀數會驟降到30幀以下,近似乎於PPT的觀感體驗了。音效方面的表現也比較差勁,賽車引擎聲與特效聲感覺都是後期合成,而不是現場採樣,讓整體真實度體驗再次下降。


結語

作為賽車計劃系列的最新作品,《賽車計劃3》的各方面的表現確實不比前作,整體體驗較為一般,沒有太多亮點甚至還有手游狂野飆車的既視感,對於大部分老玩家而言肯定是無法接受的。

結合遊戲體驗來看,如果是比較少玩賽車類遊戲的玩家依舊可以考慮嘗試一下,目前在線模式還可以找到其餘玩家創建的房間,沒有很嚴重的網絡延遲,裸連也可愉快遊玩;至於是從一二部作品過來的系列老玩家,若是還沒入手的,不妨等個合適的價格再做考慮,屆時想要差評的衝動或許也會小一些~

關注我,獲取更多遊戲評測資訊,入手與否不再猶豫。原創不易,喜歡的可以點讚支持(๑•̀ㅂ•́)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