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監製也沒用,這又是一次玩砸了的眾籌電影

影視地平線 發佈 2020-09-03T01:29:48+00:00

2018年4月23日,某自媒體發起了一項打著馮小剛名字的電影眾籌計劃,一是表達對於真正電影的熱愛,二是為了能夠對抗如今污濁不堪的影視圈子。

2018年4月23日,某自媒體發起了一項打著馮小剛名字的電影眾籌計劃,一是表達對於真正電影的熱愛,二是為了能夠對抗如今污濁不堪的影視圈子。於是,在眾籌計劃發出不到24小時的時間裡,便籌到了超過60多萬,最終,在6月22日截止日的時候,已經累計了超過80多萬的電影啟動資金。

如果沒看這部眾籌電影之前,我想,這次由大V牽頭,粉絲參與的電影計劃,充分發泄著影迷對於如今國產電影粗製濫造瘋狂圈錢的不滿和憤慨。因為環顧整個影視圈,很多沒有名氣的編劇和導演們,在面對資本強勢綁架時,在整個創作過程中是根本沒有話語權的,而原本心中所構想的內容,也會跟著投資人的想法而被迫改變。所以,這一次的眾籌,似乎讓影迷看到了自己終於可以緊握主動權的曙光。

花費46天的拍攝時間,數次稿件的修改和場景的選擇搭建,這部電影在2018年8月28日殺青,電影的名字叫做《無名狂》。說實話,我很喜歡它潑墨山水的海報,給人一種中國古代傳統藝術的氣息。

「無名狂」聽起來有種霸氣威武的感覺,再配上前期高調曬出的各種分鏡頭創作劇本和場景搭建過程,這宣傳造勢的風頭,的確圈了很多對這部電影期待滿滿的粉絲。兩年後,也就是2020年8月27日,這部電影終於在網絡上播出了。

比起拍攝前的聲勢浩大,悄無聲息地播出倒是顯得冷清了些,所以,今天我就來聊聊這部由影評人發起,影評人拍攝的電影《無名狂》。

據說,不收分文的馮小剛是這部電影的監製,而影評人李雲波是這部電影的編劇兼導演。

如果沒猜錯,李雲波在2016年拍攝的首部劇情長片《呼吸正常》,依舊停留在5.7的分數上。雖然分數說明不了一切,可卻也能說明一些問題,那就是你目前需要去做什麼,然後需要提升什麼,還有你應該朝著哪個方向努力。而這一次,雄心勃勃的李雲波試圖用一部武俠片,來證明自己的能力以及粉絲的厚愛。

可惜,有時候好的影評人不一定就是好的導演,《無名狂》最終做成了一鍋大雜燴。

影片中充斥著各種黑澤明和張藝謀的影子,還有王家衛的風格以及濾鏡風滿滿的畫面,可唯獨缺少了自己風格的融入。這一次電影的評分更低,只有5.2分,而且,還被扣上了「一樁強姦案引發的血案」的帽子,估計,其中有很多出過錢的粉絲在發泄著怒氣吧。

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而徐克的寫意和徐浩峰的寫實,都在勾勒著不同人心中不同的武俠世界。無論是飛檐走壁,還是近身肉搏,江湖恩怨總是無休無止,正如那句話所說,有人的地方自然也就有江湖。

隨著徐克的隱去,吳宇森和李安的轉變,也只有徐浩峰和路陽等新式武俠探索者,還在苦苦支撐著武俠電影的半壁江山。

在目前武俠的影視劇中,前有徐克的《狄仁傑》系列和路陽的《繡春刀》系列,後有徐浩峰的《倭寇的蹤跡》和《師父》,國產的武俠電影在人才青黃不接的前提下,漸漸地走向了沒落。於是,對於這部粉絲能夠親自參與眾籌的新式武俠電影《無名狂》,大家還是挺期待的。

故事發生的時間放在了明朝萬曆年間,所以,即便主演們在裝束上看起來和日本武士相近,也不會讓人覺得奇怪,因為,古代日本大部分的文化是模仿自中國。比如,電影開頭無名門掌門的打扮和談吐,有點黑澤明《影子武士》的感覺。

故事的內容是關於兩大門派爭鬥的,一個叫做無名門,一個叫做唐門。無名門在選舉新掌門之際慘遭血洗,之後唐門的繼承人也遇刺身亡。這本來就是一個挺簡單的故事,導演非要往黑澤明的《羅生門》結構上靠。

江湖傳言,所有的案子都是無名門弟子張未然乾的,而此時的張未然早已消失許久,可江湖又有傳言說「得郭長生者得張未然」。於是,獨行大盜郭長生就成了無名門弟子白笑天和唐門弟子唐無缺追蹤的首要目標。而電影一開始,郭長生被王一刀押送前往某個地方。所以,白笑天,郭長生,王一刀,還有唐無缺便在路上上演著你追我趕的戲碼。

武俠片其實還是打鬥戲份最吸引人,還有就是劇情設計上的巧妙,可這部電影偏偏說的比打的多。

各種背景介紹的旁白和各種人物之間的辯論輪番上陣,而且,很多旁白非常像王家衛《東邪西毒》里的風格。最開始捉拿郭長生的樹林戲份,又有張藝謀《十面埋伏》的影子在裡面。主要人物郭長生和張未然的造型和行為舉止,又非常像黑澤明《七武士》里的菊千代。

所以,我總覺得,這部電影不像是讓觀眾看故事內容的,倒像是讓觀眾猜電影名字的,猜猜到底借鑑了哪些電影的元素。

影片里的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場,然後去闡述無名門血洗案和唐門繼承人遇刺案,他們各執一詞並相互指責,這裡的劇情設定就有點《羅生門》的意思了。其實,如果劇情按照這樣發展下去,也還說的過去,畢竟人心難測,至於真相如何,就留給觀眾自己去甄別。

可萬萬沒想到,《無名狂》這部電影居然給出了一個出乎意料的真相,原來,所有事情的發生,都是因為無名門師妹被師父強姦所引起的。這波差點閃了腰的神操作,讓原本還保留遐想的故事發展,瞬間跌了檔次。估計,是導演生怕觀眾看不懂,強行給出了一個自己看似合理的真相。

可這真相也太狗血和俗套了吧,這和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有什麼區別呢?

我想,導演編排電影之前,可能是想要向自己的偶像黑澤明靠近,所以,影片內一切的打鬥場景都在無限簡化。餐館裡的打鬥用一根筷子解決;庭院裡的打鬥用逃跑解決;如果說有點看點的,恐怕就是結尾處的草叢打鬥了。

王一刀和白笑天的大刀對長劍,力量和速度的比拼本來可以稍微認真點,可沒想到,王一刀最後的絕招,居然是用自己的刀當做暗器,還只是擦破對方的一點皮,有點兒戲了。而白笑天和郭長生,也就是偽裝後的張未然對決是長劍對木棍,沒錯,就是木棍,兩敗俱傷後的真相大白,讓電影在小師妹甩頭離去中結束。

在我看來,由於貼合時代背景,黑澤明的打鬥設計至少讓觀眾看起來是真實的,雖然沒有飛檐走壁,但貼身肉搏總是能夠凸顯幾分生活化的氣息,畢竟,黑澤明的武俠是融入生活後的普通人的武俠。

可在《無名狂》里,導演既想要徐克的利落,又想要黑澤明的寫實,最終兩者並沒結合好,讓打鬥看起來就像是兒戲一樣。

我知道,對於一部沒有大投資和明星陣容的電影來說,的確不能過於苛刻,可我想說的是,有時候真的是隔行如隔山,你是一個好的影評人,可你不一定是一個好的導演。

靠模仿拍電影是闖出了一個叫昆汀的人,他早期的電影什麼都抄,香港的,美國的,只要是對他有需要的,他都會放在自己的電影里,但昆汀卻在抄的過程中慢慢走出了自己的風格。所以,一部電影最重要的是劇本和風格,劇本是電影的核心,風格是電影的靈魂,不能一部電影拍完了,故事沒講好,自己的風格也沒有顯露,那不白瞎嗎?

4775位參與眾籌活動的粉絲們,最終換回了這麼一部不痛不癢的電影,製作方在結尾處特意還把這些粉絲的名字全部打上去,算是一點誠意了。

《無名狂》這部電影的確有點讓人失望,但卻在粉絲眾籌這件事上,反映出當下影視圈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那就是,太多太多的國產影視劇讓影迷們倍感失望。

我們不期望可以和好萊塢平起平坐,但起碼要對得起走進影院看電影的那些觀眾呢?可看看我們的電影人都在做些什麼?越來越長的電視劇集數,越來越多的廣告插入,越來越狗血的故事情節,越來越熟悉的圈錢套路,真拿觀眾當傻子嗎?你們可長點心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