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編劇,求求你別再給女主們「降智」了

娛樂大話 發佈 2020-09-03T00:50:42+00:00

說來,從上帝視角出發去看褚璇璣這個角色,著實會覺得她的智商不在線,但從編劇設置的情節出發,你會認為她才是這部劇最讓人心疼的角色,原來的她雖無心,但能分善惡,可為了劇情進展,編劇強行降低她的智商,讓她徹底淪為無心無感、不會思考的紙片人。

從上周開始,仙俠劇《琉璃》便正式開啟了超前點播,與此同時,女主角褚璇璣的人設也受到質疑,有人說她配不上男主司鳳的深情,也有人說她什麼都不知道,其實很無辜。

說來,從上帝視角出發去看褚璇璣這個角色,著實會覺得她的智商不在線,但從編劇設置的情節出發,你會認為她才是這部劇最讓人心疼的角色,原來的她雖無心,但能分善惡,可為了劇情進展,編劇強行降低她的智商,讓她徹底淪為無心無感、不會思考的紙片人。

我們先從「朱雀瓶」一事聊起,璇璣明知道昊辰欺騙了自己,卻還這樣說:「師兄,是我最敬重的人」。

後來,司鳳闖入少陽秘境救下了昊辰卻反被誣陷,這時的璇璣直接切大號,並捅了司鳳三刀(第三刀被無支祁擋下),這波操作一出現,觀眾很難不開罵,借用無支祁的一句話就是:「戰神小美女,你歷劫了幾回就變得這麼笨了嗎?」。

怎麼說呢?原著里的璇璣做事果斷,她從始至終在意的只是司鳳有沒有騙她;劇版的璇璣人設大改,她被身邊人推著往前走,都沒有時間停下來思考。

再翻看編劇劉芳寫的小作文,你會發現劇版想要走成長路線—女主角必須要經歷一些事方能強大起來,但編劇顯然沒有處理好,最後通過一連串的誤會來表現男主的深情、女主的無能。

所以你說觀眾能不生氣嗎?另外,《琉璃》的原小說以女主的視角展開,讀者能通過一些細節描寫窺探到璇璣的內心,而劇版採用全知視角,璇璣的成長要靠觀眾細品,這個時候編劇的筆力又不夠,因此璇璣的人設才看起來那麼怪,一會聰明,一會失去理智。

換句話說,《琉璃》的編劇顯然沒有認識到原著受歡迎的原因—女主的人設才是重點,就算她曾是傻白甜,但也有成長軌跡可尋。

當然,這幾年來,被強行降智的女主不止褚璇璣一個。《下一站是幸福》里的賀繁星也是拎不清,左手撩著小奶狗,右手吊著老大叔,她身為人事主管,卻不懂人情世故,編劇打著單純的旗號,讓女主明目張胆地腳踏兩隻船。

十四郎所著的另一本小說《三千鴉殺》也被改編成電視劇,書裡面的覃川冷漠絕情有能力,而劇裡面的覃川幹啥啥不行,闖禍第一名,且沒能力愛逞強,然後等著男主去救她,記得九雲大人還有一句台詞:「小川,沒有我你可怎麼辦呀」。

與其說覃川不討喜,倒不如說編劇對女性有什麼誤解,難道她們必須要靠男性才能成事嗎?

隔壁熱播的《女世子》同樣如此,女主韓十一前半段又帥又颯,結果編劇為了增加戲劇衝突,強行讓她恨上男主,可謂是「無止境降智」。

《錦繡南歌》高開低走也是有原因的,女主角沈驪歌看起來快意恩仇,沒想到到了後面能力弱化,女二號更猶如打不死的小強,不斷地製造矛盾與誤會,主角被降智,反派們強行開掛。

武俠劇《少年游之一寸相思》的評分原本可以更高一點,但編劇非要改動劇情,又美又強的女主變得敏感多疑,而男主什麼都不說,一心表示是為了女主好,當時彈幕上一水的評論全是罵女主的。

而筆者只想說這個鍋女主不背,編劇要負主要責任。

其實,女性自古慕強,會思考、有獨立思想的女性角色才更加吸引人,不然《琅琊榜之風起長林》里的林奚不會是眾人心中的白月光,而《大宋少年志》中的趙簡更讓人念念不忘。

話說,這幾年來,無論是都市言情劇,還是古裝仙俠劇,男主們要麼擁有完美無缺的人設,要麼擁有一條完整清晰的成長線。女性被弱化是常態,她們要麼輕信他人,要麼沒想法沒能力,《香蜜沉沉燼如霜》便是代表,而楊紫能因錦覓一角被觀眾喜歡,靠的是演技。

耽改劇為什麼越來越火,原因就是一般兩位男主人設皆飽滿,俗稱「雙強」,觀眾寧願看好兄弟並肩作戰,也不想看女主被編劇降智,接著男女主來回誤會的橋段。

另外,傻白甜文實際上是成長文,女主在戀愛前與戀愛後,個性會有所改變,但男女主平等的觀念應該貫穿全劇,不能光讓男主思考,女主就只能等著被拯救,至少要讓觀眾看到她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靠別人點撥才能化解誤會。

最後說一句,國產編劇們,女性真的沒那麼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