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與父親——成年子女與父母最好的關係

元粟光昱 發佈 2020-09-03T14:37:11+00:00

悟空問答上有一個問題得到很多人的關注:子女優秀、遠在天邊和子女平庸、守在身邊,哪一種更容易接受?但是子女成年後是否優秀,是遠在天邊還是守在身邊,這是命運各種機緣巧合促成的局面,並非個人意願可以左右。


成年後的你與父母的關係如何呢?

悟空問答上有一個問題得到很多人的關註:

子女優秀、遠在天邊和子女平庸、守在身邊,哪一種更容易接受?

任何一個父母在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一定都希望孩子是優秀的。但是子女成年後是否優秀,是遠在天邊還是守在身邊,這是命運各種機緣巧合促成的局面,並非個人意願可以左右。因此,相對來說,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對父母來說,最重要的是,成年後的子女是否對父母充滿感恩之心,是否還保留了幼年時對父母的敬與愛。

每個孩子在出生之後都是對父母充滿敬愛之心的,但並不是每一位父母能夠善待和擁有孩子的敬愛之心直到老去。

子女成年後,無論是優秀還是平庸,是遠在天邊還是守在身邊,如果子女對父母充滿感恩、敬愛之心,那就是容易接受的;如果子女對父母充滿不滿或者怨懟,那就是難以接受的。

今天,我們從心學的集大成者王陽明與父親一生的關係,來探討一下家庭教育的真諦。

一、王陽明與父親

王陽明龍場悟道,創立心學。格物致知是心學的基調,知行合一是心學的探索,致良知是心學的靈魂。他用兵如神,剿匪平亂,造福百姓,教化民生。他的心學思想更是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偉大人物。



而王陽明出生於書香世家,祖父王天敘才華橫溢、超凡脫俗;父親王華在王陽明10歲的時候高中狀元,且為人道德至上,從小就擁有中華傳統美德。

據說其父王華有一次在河邊撿到一袋金子,就坐在河邊等了一天,直到失主回來尋找才物歸原主。失主想要給王華一點報酬,王華卻說:「如果我貪圖報酬,何必坐在這裡等你呢!」

且王華對不該親近的女色從不動心。據說王華高中狀元之後,一次到一個富有的朋友家裡做客,夜晚入寢時,一位妙齡女子說是奉主人之命服侍他就寢。因為王華是讀書種子,而主人不育,女子對王華說:「欲借人間種」,而王華請女子離開,他回答道:「恐驚天上神」。

如此看來,王陽明與父親王華都是德高望重、才華橫溢的人物。而他們之間相處的故事,也能夠帶給我們足夠的教育啟發。

二、王陽明的父子關係

  • 1.童年關係:「相愛相殺」,是激勵也是促進

王陽明大器晚成,少年和青年時期則處處碰壁。他想要經略四方,卻沒有平台;欲突破程朱理學,卻沒有訣竅;想精研辭章,卻發現非心所向;想要成仙成佛,卻慨嘆斷種滅性。

而童年時期的王陽明,與父親的關係可謂是"相愛相殺"。

王陽明從小活潑好動、興趣廣泛。但是在父親看來,都是不入流的「雕蟲小技」。

王陽明七八歲時,迷上中國象棋,他廢寢忘食,吃飯、洗澡,都要擺弄棋譜。父親王華看不下去了,訓斥他:"整天鼓搗這種'小技',是違背聖人的教誨。"


王陽明說:"您說象棋是'小技',但孔夫子說過,'雖小技,必有可觀焉'(即使是小的技藝,也必有可取之處)」。

王華氣得鬍子直抖:"你這是斷章取義,你可知孔夫子下面還有一句?"

王陽明當然記得,但他卻故意搖頭。

王華冷笑;"真是學藝不精。孔夫子下面的話是:'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但對遠大的事業恐怕有影響,所以君子不從事這些小技藝)」。

王陽明假裝恍然大悟,說:"孔夫子是性情活潑的人,他肯定支持人們鑽研小技,後面的話一定是後人加上去的,不是孔夫子說的。"

王華又氣得吹鬍子瞪眼。

後來,王陽明小小年紀就迷戀道教養生;

對老師誇張的說"讀書是為了做聖賢」;

又為了"經略四方"而舞槍弄棒,沉迷"軍事遊戲"……

王華對兒子唉聲嘆氣,他大聲訓斥王陽明:"我們是書香門第,你卻搞這些不入流的東西,真是敗壞家風!"

而王陽明的爺爺王天敘卻說:"最好的教育是引導,不是你這樣強制管束,你應該順著孩子的天性去教育。我這個孫子將來必有大成,不是你所能體悟到的。"


王華搖頭苦笑,在他眼裡,王陽明有多動症、愛吹牛皮,整天都在鼓搗"小技",這樣的孩子將來能有什麼大成。

其實,王陽明雖然生性活潑、頑皮好動,但是他非常聰明,4歲時就可以把爺爺經常朗誦的書籍內容爛熟於胸;更重要的是,他有充沛的好奇心,對自己感興趣的一切都有一種刻苦鑽研的精神。

而他從事的各種「雕蟲小技」,並不是毫無目的的玩耍,那實際上都是一種演習和探索。他在探尋可能的路徑,使自己可以成就聖賢之夢。

可是,其父王華並不理解年幼的王陽明。對王陽明的種種做法總是各種看不上、看不慣,總要拿出家長的權威居高臨下地鞭撻甚至懲罰。

這種童年與父親的相處模式,一方面,有著一個老父親恨鐵不成鋼的迫切的愛,另一方面,這對王陽明來說,也是一種心智的磨練——即面對來自權威不認可的聲音,王陽明是怎樣的態度和反應。

事實上,王陽明童年給予父親的反饋和態度,就如同他日後面對更高權威的態度——無論如何,他都會聽從內心的良知,堅持去做自己認可的事情。


  • 2.成年關係:父子同心同德,彼此成全

成年後的王陽明,與父親同朝為官,在大是大非和大局道義面前,父子二人同心同德,彼此成全。

為扳倒皇帝朱厚照面前的大紅人宦官劉瑾一派,王陽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為正義而上奏疏,規勸皇帝,扳倒劉瑾。換來的結果卻是:王陽明被廷杖四十,下錦衣衛獄。

就在王陽明被下錦衣衛獄的時候,宦官劉瑾曾暗示王華,只要王華能夠站在他這一邊,他可以考慮對王陽明從輕發落,即可以用王華的立場來交換兒子的前途。

然而王華斷然拒絕,他說:「如果我這樣做,即使史書可以原諒我,我兒子也絕不會原諒我。」

1507年,35歲的王陽明終於結束了牢獄生涯,被貶到貴州龍場驛站擔任站長。在前往貴州的路上,王陽明又遭到了劉瑾派出的錦衣衛的追殺。九死一生躲過追殺,王陽明自知前途未卜。但是為了親人們的安全,他決定不再逃避。在奔赴貴州龍場之前,他直奔南京看望父親。

王華當時被劉瑾驅逐到南京坐冷板凳。父子二人相見,抱頭痛哭。

王陽明愧疚地對父親說,自己對不起父親的養育之恩,對不起王家列祖列宗。而王華卻說:「我們都以為你死了,現在還能看到活著的你,還有什麼奢望。你從小性格頑劣,步入仕途後也是三心二意,我從沒有想過你會光宗耀祖。儘管如此,你那道奏疏是對的。正義總要有人維護,你只是做了你應該做的事情。」


  • 3.臨終定調:互敬互愛,彼此欣賞尊重

王華是王陽明一生最敬重愛戴的人。雖然年少時他與父親經常有衝突,但是在他內心深處,父親一直是一個偉大的人。為官的日子裡,父子二人聚少離多,王陽明心裡無時無刻不挂念著父親。

而王華同樣如此,他眼看著兒子從一個叛逆少年成長為國家的棟樑之才,內心也感到欣慰和喜悅,到後來,他不得不佩服起自己的兒子來。

1522年,王華安詳地離開人世,享年七十七歲。

王陽明號啕大哭,因為這世界上最敬愛的人,走了。


三、父母與子女的修行

縱觀王陽明與父親一生的相處和關係,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些啟發:


1.對於父母來說

父母在童年時期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信任、尊重和耐心。


因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步調和節奏,並不以父母的意志為轉移。就像王陽明的爺爺說的,教育只能依孩子的天性去引導,而不是強制管束。

而父母能做的,只是做好自己。當父母自己坐的端、行得正,身體力行比言語說教更加有教育意義。


但是,無論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嚴厲的還是溫和的,那背後支撐的態度,一定是能夠讓人感受到的愛。

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只是「假愛之名」,卻做著「非愛」的事情,那麼這樣的教育一定是失敗的。

只有「有愛」的教育,才有真正的教育意義。


2.對於孩子來說

無論父母是怎樣的,我們要理解:「接受父母,就如同接受我們的命運。」

也許我們無法改變父母,但是我們可以決定自己長大後要成為怎樣的人。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用足夠的力量——做好自己。

王陽明說:「宇宙中最真的孝,就是不讓父母擔心。」

因為人世間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平安,錦衣玉食還在其次。

將心比心,子女也應該希望父母平安:心平安、身平安。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子女必須做到身心平安,才能真正讓父母心安。

子女成年後,無論是遠在天邊還是守在身邊,只要能讓父母心安,就是最好的孝順。

3. 這世間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最終父母與子女成為彼此敬愛的人。

儘管不是所有人的父母都是狀元,也不是所有的子女都是聖賢王陽明。


但是,即便是普通人,也可以用一生去擦亮自己身上的閃過點。


比如,你可以成為一個善良的人,

你可以成為一個有愛的人,

或者,你可以成為一個孝順的人……

這世間的美德有無數種,只要你身上有一種美德照亮了子女或者父母的心靈,讓彼此成為互相尊敬的人,為彼此成為家人而感到驕傲,那麼便是一件幸福的事,也是家庭教育最大的成功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