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徵集取得階段性成果

泰安民生網 發佈 2020-09-03T10:54:20+00:00

目前,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正在進行,記者從種子管理部門獲悉,我市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徵集取得階段性成果。全市已完成3個時間節點普查表8個,掌握種質資源徵集線索201個,已完成徂徠山線茄、二奇樓小米等種質資源徵集91個。

目前,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正在進行,記者從種子管理部門獲悉,我市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徵集取得階段性成果。全市已完成3個時間節點普查表8個,掌握種質資源徵集線索201個,已完成徂徠山線茄、二奇樓小米等種質資源徵集91個。

近日,省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推進暨專題培訓會在我市舉辦,進一步推進全省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工作。會議對全省已開展的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情況進行階段性交流,我市岱嶽區圍繞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工作的進展情況和主要經驗做法作了典型發言,來自中國農科院的專家作了專題報告,就普查和收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答疑解惑。

《農作物種質資源管理辦法》對農作物種質資源進行了界定,作為選育農作物新品種的基礎材料,作物種質資源包括農作物的栽培種、野生種和瀕危稀有種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創造的各種遺傳材料,其形態包括果實、籽粒、苗、根、莖、葉、芽、花、組織、細胞和DNA、DNA片段及基因等有生命的物質材料。種質資源是種業創新發展的「晶片」,是農業基礎的基礎,事關國家核心利益。誰擁有並控制種質資源,誰就掌握了科研育種創新的主動權。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和國際競爭加劇,城鎮化、工業化進程加快和種植結構與方式轉變,大量珍貴的地方品種和野生資源瀕臨滅絕和丟失,育種工作受到極大制約,種業核心競爭力難以形成。因此,對農作物種質資源進行全面普查與收集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系統工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是一次摸清種質資源家底、提升種業科技創新能力、維護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難得機會。」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

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開展以來,我市農作物普查與徵集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全市共組織培訓會33次,培訓相關人員1300多人次。出動普查與徵集人員365人次,走訪座談農技人員474人,走訪農戶619戶。全市已完成1956年、1981年、2014年3個時間節點普查表8個,共掌握種質資源徵集線索201個,完成徂徠山線茄、二奇樓小米等種質資源徵集91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