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段子做餐飲維持生計,一年接40檔綜藝的薛之謙,終於找回自我

只為娛見你 發佈 2020-08-25T06:31:19+00:00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楊迪在這個月中已經兩次衝上熱搜,一次是因為剪輯問題導致的「短裙」誤會,最近一次則是因為張藝興的「三缺一」黑梗。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楊迪在這個月中已經兩次衝上熱搜,一次是因為剪輯問題導致的「短裙」誤會,最近一次則是因為張藝興的「三缺一」黑梗。雖說兩次都跟楊迪沒有太大的關係,但是卻側面反映出楊迪在綜藝節目中,當下受歡迎的程度,畢竟11檔綜藝的嘉賓不是誰都能擔起的。

其實楊迪錄製綜藝增加的背後,有兩個比較明顯的改變,一方面流量藝人目前已經不是節目的首選,另一方面反映出一些藝人正在被主流綜藝所淘汰。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曾經的綜藝王者薛之謙,細細算來,在《火星情報局》之後,薛之謙就距離綜藝越來越遠。

大家都知道薛之謙是段子手,可是段子給薛之謙帶來關注度的同時,也讓他開始回歸主流媒體的眼中。

巔峰時期的薛之謙在2016年一年當中,就接收超過40多檔綜藝節目,同時期的楊迪根本不是他的對手。在很多綜藝中,他根本沒有偶像負擔,兢兢業業按照節目流程行進。只不過在2018年過後,綜藝中已經看不到他的影子,至此他好像回到了曾經的窘迫當中。

回看薛之謙的成名之路,說實話有點坎坷。薛之謙在業內走紅的年紀算早的,只不過簽約的經紀公司沒有讓薛之謙星途坦蕩,近10年的時間中,大眾對他的作品水平停留在《認真的雪》,而遲遲等不到的解約讓薛之謙的音樂生涯都成問題。

受困於合約的限制,薛之謙無法有高額的收入來源,後來他開始在微博寫段子博存在感,為了能將音樂做成功,公司沒錢時他自己做音樂的宣發,而後來做餐飲是為了讓音樂做得更好。或許正如薛之謙所說,他所做的一切,最後都是為了能讓更多人聽到自己的音樂。而寫段子和做餐飲都是為了自己的音樂生計,不想讓音樂過早夭折。

有人說薛之謙沒錢做音樂是自找的,錢都給高磊鑫和李雨桐充當分手費了,不過這或許也是一個音樂才子的偏執。在一次採訪中,薛之謙有這樣一句話:如果音樂能讓你的青春里有我,那是我的榮幸。也就是說,他做音樂的初衷很純粹,甚至還有點卑微。當初《塵》專輯發布時,他在微博寫到:如果你不嫌棄,希望占用你45分鐘零2秒,而這個時間跨度正式專輯的總體時長。

當然,薛之謙消失在綜藝節目中後,短視頻平台還有他的身影,只不過與原來在微博寫段子不同,短視頻平台中,他對於自己的音樂更為看重。前幾日,薛之謙花費三個小時剪輯了一則視頻,而背景音樂就是來源於他的新歌。或許在放棄綜藝中的搞怪形象,沉寂在自己音樂中的薛之謙才是最真實的。

更重要的是,在現在的音樂世界中,薛之謙找回了自我的定位,他不是諧星,而是堂堂正正的歌手。在七夕當天,薛之謙和韓紅共同合作了一首新歌《小尖尖》,一經推出便受到網友追捧。薛之謙的作詞寫出各個年代的愛情展現,深刻的時代烙印通過幾個意象便勾畫出來,加上韓紅的唱腔,讓不少網友都感嘆這是神仙合作。

​或許這就是最真實的薛之謙,沉寂在自己音樂世界當中的薛之謙。他會老,他的歌也會老,可是他的人一直都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