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生活,記2020年浮世繪展覽

伊甸山梧桐雨 發佈 2020-08-25T05:40:40+00:00

2020年8月7日星期五下半時。那天是展覽的最後一天了。我和孩子8月8日按計劃去了。這種長卷多是記錄當時市井生活。

世事有多難料

甚至包括一場展覽

都不能在意料之中

2020年8月7日星期五下半時

同事問我周末做什麼

我說明天帶孩子去藝術館看浮世繪的展覽

他說他下周也就是8月16日再去

那天是展覽的最後一天了

我和孩子8月8日按計劃去了

而8月12日開始

奧克蘭因為疫情再度封城

同事的浮世繪展成了浮生如夢

再會遙遙無期

借著疫情在家

導出那天隨手拍的部分照片

分享與您

一進去便看到這幅

顏色很日本風,黑白紅

這種長卷多是記錄當時市井生活

孩子指給我看裡面有開心的兒童

前呼後擁的富貴人

威武佩劍的武士

也有疲憊不堪販夫走卒

當看到畫中有窮苦人嘴角下拉眉眼低垂

他說挺像皇后街上的流浪漢的表情

我說是啊,無論什麼國度,什麼時代

幾家歡喜幾家愁

唐朝對日本的影響是很明顯的

從繪畫、書法、服飾等都可窺其一斑

包括下圖富態的美人臉

奧克蘭讓我覺得幸福的原因之一

便是看展覽的時候

人不會特別多 而且來者多是熱愛者

安靜有序 環境很好

票價也不貴,經常十幾紐幣,

人民幣幾十塊便能看到來自全世界不同地方的珍貴展覽

還有音樂會更是明顯

交響樂團的配置不打折

去年聖誕回西安聽了一場新年音樂會

相比之下,不要太湊合

人少單薄不完整,連指揮也省了

雖然我愛祖國愛長安城

但實話實說,正視問題,

我們確實可以再提高

而在奧克蘭市政廳里的Great Hall里聽的音樂會

大多是非常到位的

觀眾也大多是盛裝出席、情緒飽滿

演出者也是傾情演繹

懂的人演出給愛音樂的人

疫情影響,看展人不算多

但如此正好

仔細慢慢欣賞

來的前夜 和孩子討論看展的事情

他知之甚少 但不乏好奇心

所以我建議他google出一些相關知識

先進行閱讀和學習

所以第二天他看的時候

便更有興趣

對作者的介紹都是這樣黑字白牆

簡單明了

如此甚好

無論讀詩、看展、聽音樂會或看演出

我儘量不打擾孩子

讓他沉浸在裡面

感受他所能感受到的

我從小就不太喜歡詩詞的白話譯文

總感覺說出來就瞬間沒了韻味

所以最好的方式是體會原汁原味

跟吃飯一樣

到了一定境界

儘量體會優質原型食物的原味

生活到一定時候

也必然是去繁從簡

感情到一定年齡

也必然是去偽存真

前半生忙加法 唯恐江山不多嬌

後半生做減法 獨立風中雨瀟瀟

下面這幅背影極其優美

可惜圖片拍不出當時看到那種質感

我兒偶爾手背著看畫

有種少年不知畫滋味

為解風情裝成熟的錯覺

除了畫,還有神秘感十足的情景作品展示

配樂很日本古風

不過莫名我想起了貞子

不禁打了個寒顫

孩子看到龍很興奮

原來覺得只有中國才有龍

這會發現龍也被學習了

只是這條龍很清冷 很玄化

瘦而敏銳 就像他們的民族

下面這幅魚的剖面圖很美

跟畫框的配色

在展館裡搭配的燈光也是恰到好處

看到下面這對虎

想起老人們曾給我講過

國畫上山虎下山虎這些

下圖畫名成功之路

我叫它鯉魚躍龍門

當時看到就感覺到疼

仿佛那一豎豎道白色

如一條條刀刃

孩子看到下面這幅

激動地說媽媽快看

神奈川衝浪里

我細看一眼不是

不是葛飾北齋的那幅

孩子覺得有些遺憾

安慰他以後還有機會看到的

富士山也是很多畫的主題

走累了 坐下休息

坐著看會也不錯

下面是被分了性別的男女瀑布

下面這幅看著有種

蜀道難 難於上青天的趕腳

有沒有發現

下面的人物開始瘦臉了

時代的審美

也在輪轉更迭重複著

下圖是月下一家人

有對月作畫的

有老婆婆給老公公按摩肩膀的

有乖巧媳婦送餐的

不知不覺 文章如此長了

明日繼續補發後續有趣內容

歡迎您關注@伊甸山梧桐雨

極簡生活美文持續分享中:)

請您關注@和小花一起開口說英文

跟著紐西蘭小花妹妹學地道英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