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宋丹丹慶生的華晨宇,感情非常細膩,聽聽他如何表達那個「她」

響馬書生 發佈 2020-08-26T03:41:43+00:00

但對於創作,華晨宇從未停下腳步。持續閉關,我們在宋丹丹老師60歲生日宴上看到了花花的身影。你是否記得在《歌手當打之年》中宋丹丹老師對華晨宇說的話。

不知道用深居簡出這個詞來形容華晨宇是否正確。

但對於創作,華晨宇從未停下腳步。

持續閉關,我們在宋丹丹老師60歲生日宴上看到了花花的身影。

多麼精神的一個小伙!

而花花的狀態很俏皮:丹妹,您又小了一歲!生日快樂!!

你是否記得在《歌手當打之年》中宋丹丹老師對華晨宇說的話。

不但有道理,更是發自內心的表達。

縱觀華晨宇的社交圈子,可能並不是很廣。

我能想到左立、張歆藝等人的名字。

兄弟把酒言歡,說說夢想,與姐姐談談心,很愜意。

簡單的生活,其實很好。

除了宋丹丹老師的生日宴,在一些代言中,也能看到花花的身影。

筆記本的銀色,若戰士,若刺客,敏捷且有力量。

穿行於大漠絲路,這個「電影」,超級喜歡。

孤獨行者,行萬里路,感慨所見。

前往心靈的更遠處。

在解析華晨宇的作品中,我突然感覺,似乎少了一個關鍵詞,那就是正能量。

溫暖的貼近,公益的呼籲,其實都是正能量的代表。

但此篇不談恢弘,只談感情。

由此想到兩首歌,一為《消失的昨天》;二為《我們》。

《消失的昨天》由王子作曲,姚若龍填詞,發行於2016年9月。

這是一場戀愛的故事。

其實,花花極少在作品中袒露感情。

一旦釋放,心痛的讓你猝不及防。

如同在《歌手當打之年》中演唱的《我們》,一個鏡頭,只對一個人。

一首走心的歌曲,不只是深情,更包含了一個觸碰即傷的故事。

當時華晨宇說:誰學生時代沒有個戀愛啊。

只有一個鏡頭,只想對你說。

一生只唱一次,因為再也不敢觸及那隱藏許久的傷疤,感情到這裡,到這裡吧。

突然《我離孤單幾公里》中,孤獨的走著。

我怕走夜裡的路啊。

那些回憶,盡在《消失的昨天》。(華晨宇《我們》解析已發,故本篇重點說說《消失的昨天》,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查看我之前對於《我們》的解析,標題為五味雜陳:你們聽到了華晨宇的《我們》,我卻看到了他的感性,文章編號vol.231)

前奏的訴說,依然在漆黑的房間。

沒有燈光,大腦不被其它所影響,思考著,想著你。

漆黑的房間,想你在的感覺。擋住日月,才能溫習和你深情擁有的一切。

越親密,越明白對方的痛點。

一分開,傷疤更疼。

我的世界,不是誰都可以推門看見,孩子那一面。

其實,我感覺,我做的挺好。

你的決定我不理解,想過自私,終究體貼。多麼遺憾你沒發現,為你而做的改變。

這首歌的傷,很鮮明,很透徹。

副歌的釋放,掀起內心的無盡波瀾。

滿滿的,感動的回憶讓心情空空的;伸手了,挽不住遠走的背影,多蕭瑟。

感情,滿溢。

內心的「苦難」,在花花的聲音中逐一盛開。

「想過自私,終究體貼」,8個字,直擊心靈。

哪知道愛,點亮後飄散墜落,漫天是苦澀;不肯埋葬往事,被思念,埋了。

真正離開的那次,關門聲最小。

你明明知道我不善言辭不懂挽留,為什麼你還要走。

消失的昨天,再也不回來了。

你是否也有同樣的經歷?

華晨宇濃烈的感情,難以釋懷。

深入內心最深處。

超級細膩。你可以去聽深圳站演唱會的現場版,深入感情後的的爆發撕裂,很難忘。

安靜的時候,聽聽《消失的昨天》。

一番關於她,關於感情的回憶。

- End -

人物與作品解析vol.346:華晨宇《消失的昨天》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撰文|響馬書生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關注

更多華晨宇音樂作品解析:

聽了一百多遍,還不能理解華晨宇《七重人格》?看看以下的文字吧

孤獨行者華晨宇:三首歌聽懂他的孤獨

三十而立的華晨宇,我都快要忘記你「歌王」的身份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