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名師】宮玉振:中國傳統競爭哲學的鑽石模型

北大國發院emba 發佈 2020-09-02T09:26:46+00:00

要理解中國人的競爭戰略,首先要理解中國人的競爭哲學。競爭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無論是政治、經濟、軍事還是國際,都是如此。


今天對話的主題是中西競爭戰略對話。要理解中國人的競爭戰略,首先要理解中國人的競爭哲學。競爭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無論是政治、經濟、軍事還是國際,都是如此。圍繞著競爭這一社會現象,中國古人早就從不同的角度做過深入的思考,並發展出了一整套獨特的競爭哲學。理解中國人的競爭行為與競爭戰略,一定要理解中國人的競爭哲學。



中國傳統競爭哲學,基本上由以下這些學派構成,它們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競爭,共同構成了中國人的競爭觀,影響著中國人的競爭行為,直到今天。

具體來說,就是儒家:以道義為核心的競爭哲學;法家:以力量為核心的競爭哲學;道家:以耐心為核心的競爭哲學;兵家:以策略為核心的競爭哲學。道義、力量、耐心、策略,四者構成了中國人理解競爭的四個維度。我稱之為「中國競爭哲學的鑽石模型」。

儒家:以道義為核心的競爭哲學

首先是儒家。儒家的核心概念是仁,仁就是愛。儒家關於社會競爭觀念的基本看法,是「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是「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在儒家看來,從本質上來說,人類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和諧的、良性互動的、相互依存的,而不應該是緊張的、衝突的和對立的。一體意識與和諧追求是理解儒家競爭觀念的基礎。儒家思想以天下大同為自己的文化理想,以協和萬邦為處理同周邊民族與國家關係的基本原則。從孔子開始,儒家便對人性持一種樂觀主義的信任態度,對一種充滿人性價值的人類良性互動關係抱有熱切的期望,這在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信念中有充分的體現。在宋明理學家那裡,這種熱切的期望又上升到了天人合一、萬物一體的境界。程顥說:「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

在這種情況下,儒家思想在競爭上的基本價值觀就是追求和諧。「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 ,這是有子的和諧觀;「保合太和,乃利貞」 ,這是《易傳》的和諧觀;「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這是《中庸》的和諧觀;「德莫大於和」 、「天地之道而美於和」 ,這是董仲舒的和諧觀。對和諧的追求,可以說是儒家一以貫之的傳統。這就是中國人競爭觀的一個重要特點,競爭本身不是目的,競爭是為了達到和諧合作。

簡單地說,儒家對競爭的理解表現在:第一,和諧是世界的本質。和諧是宇宙的基本狀態,而競爭和衝突則不過是一種不自然的失序與失衡而已,是沒有永久意義的。第二,和諧是世界變化與發展的趨勢。世界上的確存在相異、相對、不合、敵視等現象,但儒家認為整個宇宙、人類社會、個人生活的大方向基本上是趨於和諧與統一的;宇宙與人生經驗中的衝突、缺陷、矛盾,都是一種過渡現象而已。第三,和諧是競爭的最終目的。在儒家的價值體系中,和諧與善是一致的,而競爭衝突則是與惡聯繫在一起的。只有為了和諧和善的競爭,才有價值上的合法性,才是可取的競爭。

我把儒家的競爭觀叫做以道義為核心的競爭哲學,在儒家看來,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之爭為道義之爭,小人之爭為利益之爭。好的競爭應該是君子之爭,也就是應該出於道義的目的,使用道德的手段,並應該受到道德的規範。儒家相信道德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和影響力,用孔子的話,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說白了道德就是力量。所以孟子說「仁人無敵於天下」,強調「以德服人」。儒家總體來說相信的是道義的價值,和道德的力量。

儒家競爭觀的價值在於,它將人類向善與合作的可能性充分地揭示了出來。《論語》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強調的是競爭中的利他精神和道德自律。《易傳》的「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強調的是競爭中的寬厚品格。《中庸》的「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張載的「仇必和而解」 ,強調的是對於人類和平、和諧及其人類的共同命運的執著,代表了一種偉大的王道精神。這都是中國文化給我們留下的寶貴遺產。

不過,對「和諧」與「一體」的過分強調,也使得儒家思想從總體上也表現出了貶低衝突與競爭的傾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人一談起競爭,就本能地認為是一種不道德、不正常、不光彩的行為。希望人與人、國與國都是一團和氣,相互禮讓,即使爭的話也是君子之爭,禮尚往來,是在道德規範和約束之下的競爭。中國人不太願意承認彼此利益競爭的存在,即使有競爭也不太輕易撕破臉皮,這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儒家的影響。

儒家的競爭觀,如果說雙方都是謙謙君子的話,都有強烈合作的意識的話,都出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善意的話,應該說是絕對是可以達成博弈論中所說的正和博弈,合作博弈。這顯然是最好的競爭境界。也是中國人所追求的理想競爭。然而現實並非所有的人都是君子,求利同樣是人的本性。曾國藩早就發現了儒家這種競爭觀的局限性,他說君子愈讓,小人愈妄。君子越讓步,小人反而越狂妄,小人會把君子的讓步看成是軟弱,因此得寸進尺勒索更多的利益。曾國藩和李鴻章在近代中國最痛苦的事情就是發現「洋人論勢不論理」。在一個強權主義的時代,你不可能用道德來一廂情願地感化信奉弱肉強食的西方列強,沒有實力的道義有時候會一錢不值。在列強的船堅炮利之前,沒有實力你就只能委曲遷就、步步退讓。這就是儒家競爭觀所遇到的最大困境。

法家:以力量為核心的競爭哲學

如果說儒家的競爭哲學追求的是和諧,法家的競爭哲學則是直指現實。在諸子百家中,法家是公開承認競爭存在的學派。與儒家和諧的追求不同,法家認為這個世界本質上就是競爭的世界。爭什麼?爭利益。靠什麼來爭?靠實力。所以韓非子說這個時代是大爭之世。劉向說戰國的時代是捐禮讓而貴戰爭,棄仁義而用詐譎。是一個非威不立,非勢不行的時代。

韓非子講得非常直白:當大爭之世而循揖讓之軌,非聖人之治也。在這樣一個大爭的時代而用儒家那套謙讓的規矩,一點兒用也沒有,是迂腐的行為。在法家看來,人類的歷史就是競爭的歷史,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競於道德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我們這個社會就是靠實力說話的,力多則人朝, 力寡則朝於人。有實力,別人就屈服於人,沒有實力,就只能屈服於別人。這是一個叢林社會,國家生存的唯一途徑就是富國強兵。

法家其實特別像我們今天國際關係理論中的現實主義學派。現實主義認為,國際社會是一個無政府狀態下的自助體系,各個國家都是以權力為手段來實現國家的利益,國際倫理和道義沒有太多意義。在這樣一種強權狀態下,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更多是對抗的關係,為了安全和生存,國家必須依靠自身的力量,而且只有當自己的力量強於對手時才會覺得安全。

與儒家相比,法家的競爭哲學在我們今天看來功利而冷酷,但卻很現實。競爭固然需要道德的規範與追求,但競爭也需要有強大的實力為基礎,而決不能單純依靠他人的善意。否則只能平時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國家之間也好,組織之間也好,人與人之間的職場也好,畢竟都是靠實力說話的。在競爭的環境中,實力比什麼都重要。敢戰才能言和。競爭以利益為目的,以實力為基礎,以鬥爭求生存,這是法家的清醒與現實之所在,也是法家競爭哲學的意義之所在。

但是法家的競爭觀也有問題。過於看重競爭,過於看重眼前的利益,過於強調對抗,過於相信實力,有時候會讓你陷入狹隘與蠻橫之中。在法家的眼中這個世界的競爭本質是一種零和的博弈,要麼勝利為王,要麼失敗為寇。為了競爭而不惜付出一切代價。因此往往就會陷入你死我活的競爭升級。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如果你打敗了所有的對手,但自己自己損失慘重,如果你取得了天下,天下已經殘破不全,這樣的勝利有什麼意義呢?國家競爭、企業競爭、還有人際競爭,我們都會看到這樣的例子:不斷升級的惡性競爭,一步步演化成競爭者的彼此傷害,最終使得競爭的舞台上沒有一個真正的贏家。競爭的目的是什麼?就是為了打敗對手嗎?不是的,理性的競爭,是為了給自己創造一種更有利於長遠發展的良好環境。競爭不應該是簡單地對抗與衝突,使用相互傷害的手段,只能陷入更大的惡性競爭。

道家:以耐心為核心的競爭哲學

如果法家的競爭觀關注的是衝突的勝負,那麼道家的競爭觀所關注的是長遠的發展。換言之,如果法家是從空間的維度理解競爭,道家就是從時間的維度理解競爭。

老子觀察過自然界中生命演化的一個現象:「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了的時候,就變成僵硬的了。草木欣欣向榮的時候,是柔軟的,花殘葉落的時候,就變成乾枯的了。其原因,就在於「堅強」的東西已經失去了生機,而柔弱的東西,則充滿了活力。儘管新生者要經歷很多的挫折,很多的磨難,但未來一定是屬於新生事物的。真正的戰略家,可以從柔弱的表象看到「其力不可量」的前景,從而看到希望,看到未來。

所以老子說,「弱之勝強,柔之勝剛。」「柔弱勝剛強」。為什麼柔弱可以勝剛強?所有剛強的東西都有其致命的脆弱性,柔的東西才有長久的生命的力量。

從競爭的角度來說,柔弱之所以勝剛強,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柔弱則不爭」。老子再次從自然中的現象悟出了這個道理,這次是水。他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夫唯不爭,故無憂。」

「不爭」並不是一味地消極退讓,而是在條件還不具備人情況下,不妄為,不強爭,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不爭而善勝」的目標,「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也就是說,「不爭」實際上是一種高級形式的「爭」,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人不與爭,則可以養精蓄銳,潛藏待機,一旦時機到來,時至而動,爭則必得,爭則必勝。老子事實上是在競爭中引入了時間的維度,把競爭看成了一個力量的此消彼長而不是力量的直接對抗的過程。

在這種情況下,把握力量轉化、力量消長的節點就特別重要。老子說:「動尚時」,范蠡說「聖人不巧,時反時守。」一定要待時而動。道家因此發展出了避敵鋒芒,韜光養晦、保存實力,後發制人、以柔克剛、以弱勝強的一整套競爭理念。



春秋時期著名的戰略家范蠡正是運用這套理念指導了吳越之爭。他曾經警告急於復仇的越王勾踐,「天時不作,弗為人客;人事不起,弗為之始。今君王未盈而溢,未盛而驕,不勞而矜其功,天時不作而先為人客,人事不起而創為之始,此逆於天而不知於人。王若行之,將妨於國家,靡王躬身。」對方沒有天災,就不要發動進攻;對方沒有人禍,就不要挑起事端。現在君王沒有等到國家殷富,就採取過分的舉動,沒有等到國勢強盛就開始驕傲。沒有多少付出就開始誇耀自己的功勞,對方沒有天災就開始發起進攻,對方沒有人禍就開始挑起事端,這樣違背天意而失掉人和。君王如果這樣做,必然會危害國家,損害自身。 「時不至,不可強生;事不究,不可強成。」時機不成熟不可以貿然行動;規律沒有把握,不能逆天而動。而一旦時機來到,「得時無怠,時不再來;天予不取,反為之災。」

從競爭戰略的角度來說,道家提供的其實是一種大戰略的理念。強調的是自製、低調、守柔、待機,而不是一味逞強。道家對中國人競爭理念最大的影響,是不要僅著眼於一時的勝負得失,更要著眼於長遠的力量消長。不要僅著眼於一時的你死我活,更要著眼於不斷演變的大局,而這就需要競爭者一定有足夠的戰略耐心,要學會隱忍、克制與耐心地等待。事實上,克制與耐心本身就是好的競爭戰略的高貴品質。

兵家:以策略為核心的競爭哲學

兵家所從事的是戰爭,這是競爭的最高形態。以孫子兵法為代表的兵家,可以說專門研究就是在對抗環境如何取勝的策略,具有極強的操作性,所以我將其稱之為以策略為核心的競爭哲學。孫子兵法是中國人的競爭理念、競爭智慧的最集中的體現。

有意思的是,中國的兵家在競爭哲學上受到道家的影響是很大的。道家認為最好的競爭是不爭,兵家認為最好的勝利是全勝。六韜講全勝無斗,大兵無創。這反映了兵家對於競爭最高境界的理解。所以孫子講:「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百戰百勝,不是高手中的高高手。不用打就能贏,這才是高手中的高高手。乍一看,孫子的理念,好像跟我們平常人的觀念不太一樣:百戰百勝,多好的將軍啊!哪一個管理者不希望自己手下有百戰百勝的將軍啊?為什麼孫子說「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

「百戰百勝」的重心在哪裡?「戰」。「戰」就是對抗,就是衝突。不斷地通過對抗、衝突的方式來取勝,一定會給你帶來巨大的消耗。戰爭中經常有這樣的例子:你贏了眼前,卻輸掉了長遠;你贏了局部,卻輸掉了全局.管理中也有同樣的情況。我們身邊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朋友:口才極好,辯才無礙,又好勝之心很強。跟人家辯論的時候,一定要爭出個勝負高低。結果呢?

你跟客戶辯論,贏了辯論,但你失掉了生意。你跟領導辯論,贏了辯論,但你失去了生存的環境。你跟團隊辯論,贏了辯論,但是你失去了別人的支持。你跟家人辯論,贏了辯論,但你傷害了感情。

過於陷入局部的爭奪,反而會失去對全局的把握能力。用對抗的思維去處理事情,即使贏了,往往也是殘局。

競爭者當然要關注競爭與對手。但是過於關注對手,你的眼光就會被對手所限制。太強的競爭與敵對意識會限制你的視野和格局,影響你的判斷與思考,以及你的策略選擇,讓你陷入跟對手較勁的死結中不可自拔。

如果你回顧一下你自己或者周邊朋友的職業生涯,你就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剛剛入職的時候,或者剛剛開始創業的時候,你經常會看重每一場的勝利,並且為了每一場勝利都是不惜代價,全力以赴。但是時間長了你會發現:並不是每一場勝利都那麼重要,也並不是所有的勝利都只有通過對抗的方式來取得。有時候非對抗的方式,甚至合作的方式,會讓你代價更小,成本更低,贏得更多,結果更加完美。

所以在兵家看來,最好是不用打就能贏,要打的話,就要用智慧去打。這就是孫子所說的「上兵伐謀」。所以中國人對競爭的理解,不是簡單的實力的對決,而是智慧的較量。

因此就有了兵法的這些原則:五事、七計、全勝、先勝、任勢、擊虛、詭道、出奇、并力、主動、機變、先知等等。這些原則,其實就是讓你更好地用戰略來贏得競爭。兵家關於競爭的指導也就因此具有極強的操作性。這也就是為什麼孫子兵法會被認為是一種競爭的經典著作。至於如何用這些原則去贏得競爭,時間關係我就不細講了。我在中信出版社出的新書《善戰者說:孫子兵法與取勝法則十二講》中有具體的展開,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可以一讀。

總結

總結一下儒家、法家、道家、兵家,構成了一個完整的中國競爭哲學,同時也構成了競爭的四大要素:儒家,道義。法家:實力。兵家:策略。基辛格在談到世界秩序時曾經說:「秩序永遠需要克制、力量和合法性三者間的微妙平衡。」事實上他是揭示出了競爭的三大要素:實力、耐心、道義。這三大要素最終表現在競爭行為上,一定會體現為策略。

力量、道義、耐心、策略,正如我一開始所說的,構成了中國人理解競爭的四個維度,事實上也是好的競爭戰略所應該包括的四大要素。這四個要素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競爭哲學體系,我稱之為中國傳統競爭哲學的鑽石模型。



這一體系可以幫助我們在動盪的時代里,超越一時一地的喧囂,更好地從長遠和根本上把握好自己的競爭戰略,從而把握好自己的命運。


(本文為宮玉振教授在北大國發院EMBA論壇第44期——「中西競爭戰略」對話活動上的主旨發言)


END


北大國發院EMBA



北大國發院在經濟學、管理學、政治學、教育經濟學、人口學等多個學科領域匯集了著名的經濟學與管理學專家學者。學院秉承北大兼容並包、和而不同的學風,高度關注中國社會的現實問題,致力於學術與現實相結合,不遺餘力地推動國家進步。


EMBA以必修課、選修課、國家發展專題講座課和閉門會等多種教學形式啟發學生多維度思考,與學生交流探討經濟管理專業知識和現實問題。


如果您希望進一步了解EMBA項目的師資和課程,希望有機會親自試聽和體驗國發院EMBA課堂,請聯繫EMBA中心招生部老師具體諮詢。


EMBA課程諮詢

請您掃描以下二維碼,

留下基本信息,

招生老師24小時之內聯繫您。



EMBA中心招生部 聯繫方式:

電話:010-62755706 / 010-62758637 / 010- 62767507

郵箱:emba@nsd.pku.edu.cn

網址:www.bimba.pku.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頤和園路5號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101室

微信號:pku_nsd_emba

微信公眾號:bimba-emba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