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大家弘一法師,為何要出家當和尚?

瀚墨雲橋 發佈 2020-09-01T13:21:07+00:00

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在教育,音樂,美術,戲劇,書法,篆刻,文學,佛學等諸多領域都取得了極高的成就,堪稱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位奇才。

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在教育,音樂,美術,戲劇,書法,篆刻,文學,佛學等諸多領域都取得了極高的成就,堪稱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位奇才。

弘一大師出家後,與妻子見最後一面的橋段,被很多人傳頌,這是一個「不負如來不負卿」的兩難選擇,他的妻子知道已挽不回丈夫的心,便要與他見最後一面。清晨,杭州的西湖,茫茫的薄霧,李叔同與他的日本妻子(葉子)相對而立:

妻子: 「叔同......」

李叔同:「請叫我弘一」

妻子:「弘一法師,請告訴我什麼是愛?」

李叔同:「愛,就是慈悲。」

李叔同就這樣毅然決然的捨棄了俗世情緣,轉身成為弘一大師。為何他要如此決絕?為何要遁入空門?

李叔同為何會出家做一個不帶走一片雲彩的光頭和尚?從他的很多詩文或者格言中,便可一窺端倪。他寫的《送別》一詩: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指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

這是一曲憂愁的歌,字裡行間透露出來的,是對人世無常的深深嘆息,他把人生看透了,他把塵世看透了,更把名利和一切悲歡離合看透了。因此,李叔同只能遠去,在孤寂中尋找生命存在的意義,尋找靈魂的家園。

弘一法師的母親王氏是父親娶的妾,父親在李叔同5歲時便過世了。父親過世後,嚴厲的大哥接管了家族的大權,同時在大哥強權嚴厲的教育下,李叔同也養成了嚴謹深入的治學態度。在此期間,李叔同在周圍親屬的帶領下開始學習佛教的經典篇章。聰慧的李叔同很快就對《心經》、《大悲咒》等佛教經典脫口而出,他慢慢陶醉於那種空靈的感覺之中,整個人也充滿了靈性。

李叔同是一位書法家,也是一位畫家。藝術創作要求藝術家本人要擁有一個豐富的精神世界,而宗教則可以滿足李叔同對於藝術的精神需求。這一點對常人來說或許有些難以理解,然而李叔同的畢生遭遇以及藝術成就也是高於常人的,做出一些常人難以理解的選擇也實屬正常。李叔同透過藝術去直追生命的根本。因為只有了解了人生的根本,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也才有資格說擁有了人生觀,才會知道應該對眾生對世界抱有怎樣的態度。藝術的格局終究是小了點,和他的廣闊胸懷已經有了裂隙,那麼抉擇就必然要發生,要麼縮回去,要麼往前去。

李叔同的弟子豐子愷對老師感情很深,他在一篇回憶文章中說,弘一法師由貴公子變為留學生,由留學生變成教書先生,由先生變為僧人。每做一種人,都十分像樣,究其原因,都是「認真」的緣故。

智極成聖,情極成佛。多情人,有時也是最無情的人。但是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李叔同出家雖有避世意味,實際上卻是一種尋找和探索。生於動盪年代的李叔同,內心也是無比動盪的,俗世的許多東西,名利情愛,諸多種種都一一嘗試了,末了,仍然沒有找到歸處,於是走向了神秘的宗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