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之戰",奏響了大唐盛世的悲歌

智者無疆風清揚 發佈 2020-08-31T02:16:35+00:00

漢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貞觀開元」盛世都是中國歷史上濃墨重彩的輝煌史詩,尤其是唐玄宗撥亂反正,重用賢臣姚崇宋璟,銳意改革進取,大力發展農桑,一時間社會欣欣向榮。

漢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貞觀開元"盛世都是中國歷史上濃墨重彩的輝煌史詩,尤其是唐玄宗撥亂反正,重用賢臣姚崇宋璟,銳意改革進取,大力發展農桑,一時間社會欣欣向榮。開元時期,政治清明,四方來朝,社會繁榮穩定,由此拉開了四十多年的太平"開元"盛世。但唐玄宗晚年政治昏暗,最高統治集團日益腐化,終於在公元755年12月爆發了長達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公元755年12月至763年2月)。

"安史之亂"嚴重的破壞了唐朝的經濟和生產力,國力經此一劫江河日下,唐玄宗親手建立的"開元"盛世也毀在了自己的手中,於公元756年被迫退位,"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作連理枝"也成為了千古絕唱。

我們來回顧那一段驚心動魄的歷史,仍然有許多歷史事件值得去認真總結。如:"安史之亂"中的"潼關之戰",這場關係到大唐命運的重要戰役是如何開始和結束的?期間到底有什麼是非曲直?今天,就讓我們來探討隱藏在歷史深處不為人知的一面。

一、 歷史背景

1、唐玄宗執政後期,驕傲自滿於自己開創的盛世,逐漸開始怠慢朝政,寵信奸臣、等;寵愛,江山美人讓唐玄宗志得意滿,自己也該享受盛世帶來的生活了。唐玄宗甚至對身邊的宦官高力士說自己要享受生活,把朝政交給宰相李林甫,《資治通鑑》記載:上從容謂高力士曰:"朕不出長安近十年,天下無事,朕欲 高居無為,悉以政事委林甫,何如?"對曰:"天子巡狩,古之制也。且天下大柄, 不可假人;彼威勢既成,誰敢複議之者!"上不悅。力士頓首自陳:"臣狂疾,發妄言,罪當死!"上乃為力士置酒,左右皆呼萬歲。力士自是不敢深言天下事矣。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來,唐玄宗想把朝政大權交給,高力士認為不能這樣,唐玄宗聽了非常不高興,嚇得高力士趕忙請罪,此時的唐玄宗已經聽不進去任何意見了。

2、宰相李林浦又是一個什麼人呢?《資治通鑑》記載:李林甫為相,凡才望功業出己右及為上所厚、勢位將逼己者,必百計去之;尤忌文學之士,或陽與之善,啖以甘言而陰陷之。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就是說"凡是才能和自己差不多或是要超過自己的,李林浦一定會想辦法除掉這個人,尤其嫉妒有才能的人,李林甫一般假裝和他們交往,找機會陷害他。世人都知道李林甫是一個"口腹蜜劍"的人。

讓這樣一個嫉賢妒能的人當宰相,對大唐來說就是一個災難,而且,在這個位置上一呆就是十九年(《資治通鑑》:凡在相位十九年,養成天下之亂,而上不之寤也。)唐玄宗對的話言聽計從,如:唐朝建國以後,擔負邊防重地的官員一般都是忠誠於皇帝的名臣及將領,而且邊關將領任期幾年一換,不兼任任何其餘的職位,也就是"職業軍人",邊關將領功成名就以後,由朝廷考察,論功行賞再決定升任,這樣的大臣和將領回來以後往往都是宰相,也就是說,邊關重地的任職是考察任用後備幹部的一個重要指標。四方夷族的將領,雖然有才,也不讓他們為一方大將,都任命朝中的大臣為使來節制他們。

到了開元年間,唐玄宗志在四方,邊將十幾年都不替換,蓋嘉運、王忠嗣等人都節制數鎮之兵。為了杜絕邊將入朝為相獨霸權利,就對唐玄宗說"文臣為將帥,懦弱不敢作戰,不如用出身低賤的胡人。胡人都很勇敢好戰,在朝中又沒有黨朋,陛下如果能夠恩寵他們,這些胡人一定能夠為朝廷死戰。"《資治通鑑》記載:"上悅其言,始用安祿山。"至此,各鎮節度使都用胡人為將,國家的精兵強將都戍守在北方邊疆,這樣一來就形成了里輕外重的局面。造成的後果就是安祿山反叛以後,叛兵如入無人之境。這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利所導致的嚴重後果。

3、再來說說造成大唐戰亂的另外一個罪魁禍首楊國忠。

楊國忠實楊貴妃家族的一個遠房族兄,因為楊貴妃的關係,唐玄宗愛屋及烏,李死後楊國忠成為了宰相。實際上楊國忠只是一個小混混,才能比不上李,但驕橫跋扈一點都不比李差。李在世時,楊國忠就已經和李林甫明爭暗鬥,相互拆台。為了尋找掌有兵權的後援,李一味的抬高安祿山,楊國忠找到了哥舒翰。(《資治通鑑》:楊國忠欲厚結翰與共排安祿山,奏以翰兼河西節度使。秋,八月,戊戌,賜翰爵西平郡王。)

4、再來說說安祿山。

《資治通鑑》記載:祿山體充肥,腹垂過膝,嘗自稱重三百斤。外若痴直,內實狡黠。常令其將劉 駱谷留京師詗朝廷指趣,動靜皆報之。或應有箋表者,駱谷即為代作通之。歲獻俘 虜、雜畜、奇禽、異獸、珍玩之物,不絕於路,郡縣疲於遞運。安祿山為一胡人,以裝瘋賣傻得到了唐玄宗的喜愛,唐玄宗甚至想讓安祿山擔任宰相,只是因為安祿山沒有文化,又是一個粗人,但這些並不妨礙唐玄宗對安祿山的喜歡,給安祿山蓋豪華別墅,讓安祿山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的節度使,手握重兵,還打破"將帥不封王"的慣例,特封安祿山為"東平郡王",安祿山富貴之極。(《資治通鑑》:安祿山入朝;上寵待甚厚,謁見無時)

但安祿山看不起憑女人上位的楊國忠,這讓楊國忠很生氣,一方面抬高哥舒翰來壓制安祿山,一方面不斷的給唐玄宗打小報告說安祿山要造反。楊國忠雖然很自私,但說安祿山要造反卻十分準確。這無怪乎兩個原因,一、安祿山看不起楊國忠,楊國忠有一種本能反應,二、安祿山秣馬厲兵已經很久了,除了唐玄宗不相信安祿山會造反,普天下的人都知道安祿山有反心,只不過楊國忠不斷的給唐玄宗打小報告逼迫安祿山提前造反了,原本安祿山良心未泯,想等到唐玄宗晏駕以後才起兵造反。(《資治通鑑》:安祿山潛蓄異志,托以禦寇,築雄武城,大貯兵器,請忠嗣助役,因欲留其兵。忠嗣先期而往,不見祿山而還,數上言祿山必反;林甫益惡之。)種種跡象都表明了安祿山的謀反意圖。

5、公元755年12月,安祿山打出了"清君側"的名義調集本部及奚契丹兵十五萬悍然起兵反唐,兵鋒所指,所向無敵,短時間內就占據了河南、河北的大部分地方,兵鋒直指長安的門戶——潼關,《資治通鑑》記載:詰朝,祿山出薊城南,大閱誓眾,以討楊國忠為名,榜軍中曰:"有異議扇動 軍人者,斬及三族!"於是引兵而南。祿山乘鐵輿,步騎精銳,煙塵千里,鼓譟震地。時海內久承平,百姓累世不識兵革,猝聞范陽兵起,遠近震駭。河北皆祿山統內,所過州縣,望風瓦解。守令或開門出迎,或棄城竄匿,或為所擒戮,無敢拒之者。

接到緊急軍報的唐玄宗居然不相信安祿山會造反,曰"有此事嗎?恐系謠言。"等到唐玄宗拿到了安祿山的討逆書才相信安祿山是真的造反了。

6、唐玄宗急忙派遣封常清河高仙芝召集兵馬抵擋,但久疏戰陣的唐軍不是叛軍的對手,封常清和高仙芝連戰連敗,只能退守潼關。《資治通鑑》記載:常清謂高仙芝曰:"常清連日血戰,賊鋒不可當。且潼關無兵,若賊豕突入關,則長安危矣。陝不可守,不如引兵先據潼關以拒之。"仙芝乃帥見兵西趣潼關。賊尋至,官軍狼狽走,無復部伍,士馬相騰踐,死者甚眾。至潼關,修完守備,賊至,不得入而去。

潼關乃長安門戶,只要牢牢守住這個門戶,叛軍就無法越雷池一步,長安可保無虞,然後調集兵力,從四面八方合圍叛軍,未必不能反敗為勝。但退守潼關以後馬上整修守城設備,有效的抵擋了叛軍的進攻。潼關天險成為了大唐王朝安全的最後一道屏障。但唐玄宗聽信宦官邊令誠的讒言斬殺了封常清和高仙芝,派哥舒翰火線救急。

二、 戰爭的過程

實際上,這時候的哥舒翰已經中風半身不遂偏癱了,但唐玄宗堅決不讓哥舒翰辭職,其實就是想利用哥舒翰的大名來鎮叛軍,哥舒翰也是唐玄宗嫩拿的出的最後一張牌了,《資治通鑑》記載:河西、隴右節度使哥舒翰病廢在家,上藉其威名,且素與祿山不協,召見,拜 兵馬副元帥,將兵八萬以討祿山;仍敕天下四面進兵,會攻洛陽。翰以病固辭,上不許,以田良丘為御史中丞,充行軍司馬,起居郎蕭昕為判官,蕃將火拔歸仁等各 將部落以從,並仙芝舊卒,號二十萬,軍於潼關。

唐軍抬著哥舒翰上了戰場。《資治通鑑》記載:翰病,不能治事,悉以軍政委田 良丘;良丘復不敢專決,使王思禮主騎,李承光主步,二人爭長,無所統一。翰用法嚴而不恤,士卒皆懈弛,無鬥志。哥舒翰不能指揮,只好把指揮權交給了御史中丞田良丘,王思禮主管騎兵,李承光主管步兵,但二人為指揮權爭長道短。看起來,戰鬥還沒有打響就註定是一場失敗的戰鬥,將帥不合,兵家大忌。

來到潼關的哥舒翰採取了防守的策略,一度讓安祿山毫無辦法,甚至想打退堂鼓,《資治通鑑》記載:祿山大懼,召高尚、嚴莊詬之曰:"汝數年教我反,以為萬全。今守潼關,數月不能進,北路已絕,諸軍四合,吾所有者止汴、鄭數州而已,萬全何在?

但有人給唐玄宗報告說攻打潼關的只是安祿山的部將崔乾祐,而且兵不滿四千,毫無鬥志。唐玄宗聽了馬上命令哥舒翰出兵,皆羸弱無備,哥舒翰奏曰:"祿山久習用兵,今始為逆,豈肯無備!是必羸師以誘我。若往,正墮其計中。且賊遠來,利在速戰;官軍據險以扼之,利在堅守。況賊殘虐失眾,兵勢日蹙,將有內變;因而乘之,可不戰擒也。要在成功,何必務速!今諸道徵兵尚多未集,請且待之。"郭子儀、李光弼亦上言:"請引兵北取范阻,覆其巢穴,質賊黨妻子以招之,賊必內潰。潼關大軍,唯應固守以弊之,不可輕出。"

可惜的是,楊國忠懷疑這些大臣們的計謀居然是在謀算自己,趕忙給唐玄宗上奏說叛軍沒有準備,哥舒翰按兵不動潼關逗留,將失機會。唐玄宗於是下詔令哥舒翰出兵。哥舒翰迫不得已,出兵時大哭不已。

哥舒翰令王思禮率領精兵五萬鐵騎打前鋒,龐忠等將領率領十萬唐軍跟進。哥舒翰率領剩餘的三萬精兵在後。進至到河南靈寶西原的時候遇見了安祿山的部將崔乾佑,但叛軍不過稀稀拉拉的萬把人,哥舒翰下令進攻,但崔乾佑這時候不過是誘兵之計,實際上,叛軍據險埋伏下重兵,唐軍進入山道狹谷時,叛軍從高處以滾木巨石擊唐軍,山谷狹窄,唐軍手中的刀槊都施展不開,哥舒翰用氈車衝擊,但叛軍用數十輛點燃的草車擋在前面,煙借火勢,唐軍眼睛都睜不開,相互擊殺,崔乾佑又帥軍從後面包圍唐軍,唐軍首尾不能相顧,全軍潰敗,哥舒翰領著八千餘殘兵敗將殺出重圍,潼關就此失守。

三、 戰爭帶來的影響

潼關失守意味著打開了通向首都長安的大門,天寶十五載(756年),驚慌失措的唐玄宗在楊國忠的攛掇下倉惶出逃。至馬嵬坡(陝西興平西),隨行的將士發生譁變,殺了楊國忠,又迫李隆基縊死楊貴妃。唐玄宗最後逃到了成都。太子李亨逃到朔方,在靈武即帝位,即唐肅宗。

"安史之亂"使龐大強盛的唐王朝轟然倒下,"潼關之戰"只不過是支模細節,但正是這些細節決定了成敗,"潼關之戰"的勝負決定了唐王朝的興衰,自從以後,唐王朝不可避免的走向了滅亡。

四、總結

回顧"潼關之戰",我們發現仍然有許多歷史教訓值得我們去總結。

"安史之亂"的爆發實際上就是唐王朝各個利益階層矛盾爆發的一種體現,唐王朝表面上看起來歌舞昇平,實際上暗藏危機,"潼關之戰"之戰的失敗只是一個表象,實際上是唐王朝由盛至衰的開始。

1、唐玄宗雖然是振興之主,但採取的政策有誤,如:劃分全國十個地區為藩鎮,設置節度使。首開宦官為的先河(高力士為、開府儀同三司,封齊國公)、重用等塞外民族邊將試圖來穩定唐王朝的邊疆等,事實證明,唐玄宗的這些政策為唐王朝以後的混亂埋下了伏筆,唐肅宗以後宦官干預朝政、藩鎮割據相互混戰開始顯示。

2、"潼關之戰"將帥不合,各個節度使擁兵自重,勾心鬥角,自私自利,離心離德,"潼關之戰"的成敗關係到了國家的生死存亡,哥舒翰和楊國忠仍然私鬥不止,這樣的王朝焉能不敗?

3、當叛軍進攻潼關時,如果哥舒翰不聽唐玄宗的話堅守不出,結果是不是就會改變?有證據表明安祿山進攻潼關幾個月不克,已經對自己莽撞反叛的行為有一點後悔了,《資治通鑑》記載:"祿山議棄洛陽,走歸范陽,計未決。"開始撤軍救援自己的老巢范陽。

安祿山有十五萬叛軍,但進攻潼關的叛軍將領崔乾佑只有一萬多人,哥舒翰率領的可是唐最精銳的部隊二十萬(實際只有十五萬),卻被殺的剩下八千人。這就不是打仗,就是一場屠殺。

4、哥舒翰不是一戰定乾坤的將帥,雖然唐玄宗催促出戰,但哥舒翰畢竟手裡有優勢兵力,結合哥舒翰以往的戰績我們來分析,天寶八載(749年)六月,哥舒翰率領唐軍進攻吐蕃人的石堡城,唐軍加上突厥阿布思部共有兵力六萬三千人。唐軍猛攻數日,仍然不能得手。哥舒翰焦急萬分,督促軍士進攻,唐軍不惜一切代價,發起一輪又一輪的衝鋒,死傷數萬人之後,終於如期攻下了石堡城,哥舒翰一戰成名。

從哥舒翰以往的戰績,我們大概也可以看出,哥舒翰打仗不是巧打。出潼關打仗嚎啕大哭,擾亂軍心,也不是為帥的做派,沒有決一死戰的決心,未戰先怯。"潼關之戰"哥舒翰並沒有化自己的優勢為勝利。遇見叛軍埋伏也沒有預案,總之,"潼關之戰"沒有看出來哥舒翰戰場指揮的應變能力,而是一味的挨打,唐軍潰敗哥舒翰難逃其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