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體人:國民黨瀕死,只有馬英九還活跳跳

海峽新幹線 發佈 2020-08-30T07:45:38+00:00

這篇文章原來的題目是《國民黨已死 馬英九還活著》,因為「首戰即終戰」事件吵了一圈,綠營「大中小咖」含外圍「諸嘴」傾巢而出,挺馬者唯子弟兵羅智強與新黨,獨缺國民黨,足證國民黨已死。而後黨主席江啟臣於中常會「挺馬」,雖姍姍來遲兼細聲細氣,但也勉強可稱「瀕死」,還沒死透。

作者:雁默

這篇文章原來的題目是《國民黨已死 馬英九還活著》,因為「首戰即終戰」事件吵了一圈,綠營「大中小咖」含外圍「諸嘴」傾巢而出,挺馬者唯子弟兵羅智強與新黨,獨缺國民黨,足證國民黨已死。

而後黨主席江啟臣於中常會「挺馬」,雖姍姍來遲兼細聲細氣,但也勉強可稱「瀕死」,還沒死透。

「首戰即終戰」沒什麼好辯的,這是事實,若「首戰不能成為終戰,北京要面對十倍以上的成本處理國際干涉的問題」。說到底,綠營其實也沒這麼在意於此,該論點只是很便於民粹操作而已。一句「不相信台灣」咬住不放,老梗雖老梗,效力也不若以往,但還是有效。

真讓綠營崩潰的,是「美軍也不會來」。


「台獨」立論,其基礎就是「美國會保護台灣」,馬英九一句話拆穿,等於毀了所有「獨派」話術,建築於其上的那些歷史的,基因的,文化的,現實的「分離主義」論調,無一倖免。影響不可謂不大,馬理所當然要被當道「全面性鎮壓」。

關於美軍會不會來幫,美國退役中校、現任「國防重點」智庫資深研究員戴維斯(Daniel L. Davis),近日於《國家利益》雜誌的分析,已經說得很清楚,許多台媒都有刊載。簡言之,戴維斯的論點是:

「協防台灣」,太貴了。

與北京處境類似,華盛頓真正在意的是「戰後成本」,缺乏「戰後成本」分析的「戰略說辭」,一文不值。最為人所熟知的「戰略說辭」就是—— 台灣位居美方「第一島鏈」重要戰略位置,失去台灣對美國而言後果不堪設想。

這個「重要戰略位置」有多「重要」?有沒有重要到不惜犧牲美國大兵,並危及布局於亞太的航母、空軍基地,甚至太空衛星通訊的程度?甚而,戴維斯不忘補充——就算美軍「慘勝」,也將不得不耗費數千億美元於台灣永久維持防禦力量,以應對北京的下一波攻勢。

不是軍事專家也能理解戴維斯提供的簡單算數,他一針見血指出:如果美國必須承擔所有風險和成本,而另一方則獲得大部分利益,那麼將自己與另一方或政治實體捆綁在一起顯然不符合美國的利益。

即便是「八二三炮戰」當時,名符其實的熱戰,「台美」還有「共同防禦條約」的具體承諾,美軍的任務不過就是護航與補給,戰後還鉚起來要求蔣介石放棄金門馬祖(「防禦條約」不含金馬),因為金馬離大陸太近,會拖累美國「協防台灣」的布局。

那麼,有什麼理由認為,在國際局勢遠非冷戰兩極單純對抗的今日,美軍會幫台灣與解放軍一戰,並「戰到台灣安全為止」?


美國不斷要求台灣提升防務預算,甚至希望恢復「徵兵」,所為何來?就是希望台海戰爭時台灣要有自保能力,降低美軍的壓力,讓華盛頓有較大的政治餘裕和北京周旋要價。而美國不只鼓勵台灣而已,對日、韓與中國周邊國家一樣也是這種態度。

「死道友不死貧道」你懂的。以上這些都老生常談了,只是裝睡的「台獨」叫不醒而已。

有一種固定的「帶風向」模式很賊,以訪談專家的形勢炮製如下的新聞標題:「台海發生戰爭,美國一定會介入」。

這種新聞內容,繞來繞去說一堆,就是避談成本問題,也不願釐清問題層次。「美國一定會介入」這是廢話,「介入程度」才是關鍵。護航、補給是介入,按兵不動但搖旗吶喊也是介入,反正無論怎麼做一定有利可圖,當然會介入。

國際主流自由派媒體自欺欺人慣了,以為讀者都還像20年前那般普遍傻愣,輕鬆唬一下就能得逞。在自媒體大行其道的當下,紛雜的訊息都在立場化、分眾化,「大眾媒體」唬弄讀者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馬英九,不過說了大實話而已,與蘇起攜手吹哨,有何不宜?那些拿「卸任台灣領導人高度」幫忙鎮壓「卸任台灣領導人言論自由」的論調,最是可笑。君不見,美國的歐巴馬夫婦近日是如何拉開嗓門反川普的?卸任「領導人」活該裝死?

其實,即便像我這種堅定的統派,也不認為美國選舉前後,台海會發生戰爭,因為這不符合當下北京領導層的行事作風,中國共產黨也完全不需要在外部生事以轉移內部矛盾。馬英九「冷盤熱炒」雖有那麼點不合時宜,但說實話是值得鼓勵的。

人民應該樂見政治人物坦誠,而不是蓋牌扯謊粉飾太平。

最可悲的就是「不畏戰」這種空洞的說辭,又不是要打仗了,刺激民粹情緒所為何來?難道不是因為被拆穿而見笑轉生氣嗎?馬英九的「避戰」不但有具體方法論,更具備實際操作經驗。離「主流民意」遠?民意可操弄,也會瞬間改變,否則民進黨如何奪權?都不要再裝了。

國民黨淪落至此,就是短於引領民意而已,當下的國民黨中央說穿了就是「親美壓倒一切」,「順應『民意』當葉克膜」。在美國與民進黨合作下,民意是他們一條一條擀出來的,順應民意就是小綠,倒貼美國與民進黨爭寵,也無可能成功。畢竟,你還是「中國國民黨」。

演一出「告別韓流」就能多攢點選票嗎?國民黨到底有沒有成本概念?讓「韓粉」笑稱「我們本來就不屬於國民黨」,KMT還搞不清楚這場爛戲是賠本生意?

拋開意識形態不論,就策略面來看,國民黨仍孵不出一個堪稱為宏圖願景的目標。未來10年的政治,台灣就是處於中美對抗的陰霾里,兇險程度還高於「八二三炮戰」當時,只要持續被美國掌控,有中國基因的政黨不會有出頭機會,除非你敢打破遊戲規則。


打破遊戲規則的方法,可以是推動「內閣制」,也可以在含淚投票文化的層面下手改革選制,亦可以打破兩黨輪替的環境,催生多黨政治以稀釋獨大的民進黨。訴求「恢復公投綁大選」不是不行,格局不夠而已。訴求黨內改革與大團結也不是不好,沒什麼選民感興趣而已。國民黨喊團結超過100年了吧?「民主化」以後哪有一分一秒是真團結的?基層支持者都不信。

黨內有位高呼「反共親美」的,有位務求「明哲保身」的,有位被罷免後「青燈古佛」的,還有完全不團結的縣市長們,七零八落,奄奄一息,民進黨都有點懶得正眼以待了,難怪老將馬英九異軍突起,竟能引出「2024重出江湖」的揣測。

你說是不是「國民黨瀕死,馬英九活跳跳」?

「時宜」既然是對手的主場,不合時宜才是正辦。那時韓國瑜掀起「韓流」的關鍵詞是什麼?是「大幹一場」,現在這些小打小鬧,西裝革履,難怪「韓粉」嫌棄。

總而言之,民進黨以騙術得天下,國民黨就只有講實話一途,才能讓選民有感。至於是好感或惡感,是可以隨時戰術調整的,至少比無感強。

眾皆不敢言統時,馬英九敢;眾皆不敢言武時,又是馬英九敢。難怪綠營畏之如虎,全軍出動伺候。


本文摘自《風傳媒》,作者為台灣自由撰稿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