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新零售的真實面目!馬雲和阿里巴巴贏了現在,卻輸了未來?

科技互聯網觀察家 發佈 2020-08-30T16:08:12+00:00

2016年,當馬雲在雲棲大會上提出新零售的概念時,許多人都不明白他在說什麼,更不明白他想幹什麼。2020年,四年過去了,阿里巴巴變得更加強大,人們終於明白了新零售的本質。

2016年,當馬雲在雲棲大會上提出新零售的概念時,許多人都不明白他在說什麼,更不明白他想幹什麼。

2020年,四年過去了,阿里巴巴變得更加強大,人們終於明白了新零售的本質。

也有人說,阿里巴巴贏了現在,卻輸了未來。

新零售的本質

四年過去了,我們明白新零售是什麼了嗎?百科上的標準答案是這樣的:

新零售是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模式。

今天我們回過頭去看新零售,它的核心就是幹了兩件事:第一是技術升級效率提升,包括大數據等技術的創新應用,也包括盒馬首次採用軌道這樣的效率工具。

第二件事是動員更多的線下門店轉到線上來,實現線下線上融合。第一個電商時代成功動員了批發市場和部分企業上電商,新零售則動員了更多線下門店上電商。

馬云為什麼提新零售?

2016年,阿里巴巴站在一個非常敏感的時間點上。

電商興起,實體門店持續衰弱。電商平台透明,價格持續下降,中國大量製造企業不得不轉到網上銷售產品,利潤空間被日益壓縮,許多中小製造企業舉步維艱。

阿里巴巴因此飽受質疑和批評,國家政府部門也開始不斷批評網際網路「虛擬經濟」,提出中國經濟必須「脫虛向實」,網際網路要支持實體經濟。

在不斷高漲的質疑聲浪中,阿里巴巴遭遇到成立以來的極大危機。馬雲不得不親自出面四處解釋「網際網路也是實體經濟」。但是,這種說法顯然太牽強,難以讓人信服。

另一方面,阿里巴巴最初的模式,是引導和驅動中國大量批發市場商家和中小企業上淘寶。江湖傳說馬雲也經常親自去批發市場「勸說」商家上淘寶,也有過多次被拒絕的經歷。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該上來的都上來了,流量紅利將盡,阿里的電商業務遇到天花板。

這種壓力下,可以想見馬雲的焦慮。一方面是如何找到網際網路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結合點。更重要的是,到哪裡去找新的流量?

新零售是最佳解決方案嗎?

不得不說,馬雲是確實是百年一遇的商業天才。

電商興起,線下門店式微,流量紅利將盡,新零售是非常好的解決方案。零售業態實體門店都找到了新的發力點和增長點,似乎是皆大歡喜的局面。

在新零售概念的驅動下,阿里巴巴又成功「忽悠」了一大批實體門店上淘寶天貓,新的流量紅利來了,網際網路電商「虛實結合」的目標似乎也實現了。

阿里巴巴提的新零售,理所當然成為最大的受益者,2020年阿里巴巴新零售業務增長率仍然高達80%以上。

但是,新零售是最佳解決方案嗎?

顯然還不是!幾年下來,線下門店更加式微,但是線上流量顯著增加了,技術升級也使得整個零售行業效率都得到了提升。

這是馬雲和阿里巴巴錯了嗎?顯然也不是,今天的實體門店已經是全世界的難題。

阿里巴巴正在失去未來嗎?

幾年過去了,阿里巴變得更加強大。但是,競爭對手卻越打越多,越打越強。

京東和美團正在成為同等量級的對手。新冒出來的拼多多也在淘寶虎口壓食,搶下了一大片市場。

字節跳動正在基於今日頭條和抖音這兩大數以億計用戶的超級App,構建自己的「每個人都可以做電商」的電商體系。

騰訊和百度也在密謀以社交和內容為核心,上演電商王者歸來。

放眼望去,沒有一個是可以輕視的對手,都在向阿里巴巴的電商腹地攻擊而來。

電商更加多樣化了,更加貼近社區和居民。但新零售未脫傳統電商窠臼(只是讓更多門店上淘寶),阿里巴巴卻因此錯失了更多更大的創新機遇。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我們相信馬雲和阿里巴巴的強大,但如果不跳出電商想電商,阿里巴巴真的要失去未來了。

歡迎關注作者,閱讀和分享更多精彩原創內容:

電商新時代來臨,阿里巴巴正在失去優勢,競爭對手加速超車

阿里巴巴最新財報,不是穩了,是更危險了,或被創新競爭者顛覆?

京東攜程合作昭示企業新的生存法則,疫情改變了未來十年重大趨勢

5G時代的一個重大預測!PC手機時代落幕,聯想小米們的生死抉擇

顛覆阿里騰訊新模式已出現!下一個網際網路萬億市場誰主沉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