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一個人獨守空城,一往深情,懷抱誓言,固守滄桑歲月

木子心語 發佈 2020-08-30T10:06:59+00:00

現在的自己回首往事,仿佛是個看客,如今再去回望過去一幕幕的時光,其實早已埋葬在歲月的紅塵里。這一歲月流水,有人擦肩而過,有人強忍放手,對於安好的暢往,只在少年那一小段歲月之中。

現在的自己回首往事,仿佛是個看客,如今再去回望過去一幕幕的時光,其實早已埋葬在歲月的紅塵里。

這一歲月流水,有人擦肩而過,有人強忍放手,對於安好的暢往,只在少年那一小段歲月之中。

江澄和魏無羨在幾經年華歲月里,變成了沉浮在世間的一粒沙塵,隨思念生,隨流年而滅。

從開始的情誼,歷經無數劫難,直到歲月把這份情覆上沙塵,增添哀痛之色,最終各自生滅。

他們之間的交往過程,從一開始的孩童時期,到後來一次次的成長經歷,其中一直伴隨著淡淡的悽美。

孩童時,悽慘在魏無羨身上,他無家可歸,被偶然帶回蓮花塢。後來,這份悽美延伸到了他們兩個人身上,以及包括整個蓮花塢。

關於降臨在他們身上的一場場風雨,他們一起迎接,一起品嘗,卻在最後各自散場,一條陽光道,一隻獨木橋,背向而行,漸行漸遠。

然即便如此,那個雙傑的諾言依然在舊時光里,闌珊之中,熠熠生輝,二人分別在心裡守望又掩埋。

感受流年的風這麼許久,多少次緣起緣落看在心裡,任是如此,烙印在記憶深處的那曾經鏗鏘的承諾也不曾散,散是表象,不散是心裡的期盼。

從溫氏掀起的災難開始,到後來勘破謎底,真正的塵埃落定,變的是他,變的也是自己,一切暫且歸為無常世事的原因。

後來的那16年,一點一滴寫滿思念年華,闌珊歲月勾勒深刻情義,還有江澄收著的陳情,承載著款款情深。

關於他們之間的是是非非,又或是點點滴滴,不能說到底是誰的錯,只能怪二人身上承載和選擇的不同,沒有對錯,或許只是情深緣淺。

看似江澄恨意未消,遷怒修習同樣術法的人,但其實他對魏無羨心裡比表面更在意。

因為,他也曾一個人獨守空城,是心城,亦或是冷清清的蓮花塢。他也曾一往深情,展望魏無羨對他的諾言,懷抱這份誓言,固守16年一個人的滄桑歲月。

走到觀音廟的最後,往事的軌跡,歲月的摺痕,散落在時光里的事件又一一回憶了起來,那些晦暗的記憶,絢麗的片段,經過一番番查詢和追蹤,好似都水落石出。

聶懷桑大哥之死的真相,金光瑤內心無法吐露的秘密,藍忘機對魏無羨的深情不悔,魏無羨對江澄剖丹的付出等等一件件事都得到了答案。

然像藍忘機這樣緘默不語,魏無羨這樣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人,其情深有大哥藍曦臣為他訴,魏無羨剖丹之痛有溫寧為其語,而江澄了?

師姐在時,師姐懂他的脾氣和內心,而自師姐不在後,他有何人可理解了?關於他沒能說出口的秘密,成為了永恆的秘密,只要他不說,無人為他說。

他曾經走過的歲月,演繹著一個人孤單的結局。雖然光陰不變,但情已滄桑,那張少年的臉龐,在歲月的年輪里漸漸沉澱了很多的東西,比如穩重和成熟,或者說平靜淡然。

在觀音廟的最後一刻,他真正有了放手的思考。過去那些他和魏無羨之間悲歡離合的故事,日月夜夜相望,傷痛在滋長。

面對接下來的散場,是青春無悔的選擇,像那個流年吹不散的諾言,把對方在心裡守望。

有人說:「諾言的『諾』字和誓言的『誓』字都是有口無心的。」但其實並不是這樣,在諾言說出口的時候,彼此都是深深盼望的,即便實現不了,也會成為深深的惦念,就像雙傑之諾。

只是對有的人來說,諾言在緣分里相遇難守,天涯海角,幾經滄桑,回不了頭。

但對幸運的人來說,對一個東西的追求,只需心與心相通,魂與魂相依,無需承諾,已然心生眷戀,始終求索。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誠實守信,不做那背信棄義之人,小時候想的純粹,便也覺得非常簡單,但其實長大了後發現,很難對人輕易承諾了,即便承諾了,也不是很容易做到的。

就像結婚誓詞那樣莊重的一生許諾,後來做到的又有誰了?生活里有太多諾言,都沒能趕上物是人非的變化,消失在了一次次對現實的屈服之中。

只希望我們有勇氣,堅守曾經說出口的諾言,不管是容易的,還是困難的,說出口的就要試一試,如若沒有成功,便也知道諾言二字代表的厚度和深度了。因為最後你說的每一句話,都會在後來一一回饋到自己身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