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侵入海南,瓊崖縱隊堅持七年抗戰,守島國軍中將乘太平輪消失

鶯歌 發佈 2020-08-28T02:11:03+00:00

海南島又名瓊崖,位於浩瀚的南海之中,是我國僅次於台灣的第二大島,也是祖國南疆的重要門戶,享有「南海明珠」之稱,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還是「天然資源寶庫」。1939年2月10日,日本陸軍「台灣混成旅團」在海軍第五艦隊護衛下,在瓊山縣天尾港登陸,占領海口、府城。當年,國民政府認為海南在全國抗戰大局中「並無多大影響」,竟然不顧瓊崖民眾的死活,在日軍進犯迫在眉急之際,不但不強化軍事準備,反而撤走駐防島上的唯一正規軍152師。

海南島又名瓊崖,位於浩瀚的南海之中,是我國僅次於台灣的第二大島,也是祖國南疆的重要門戶,享有「南海明珠」之稱,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還是「天然資源寶庫」。

1939年2月10日,日本陸軍「台灣混成旅團」在海軍第五艦隊護衛下,在瓊山縣天尾港登陸,占領海口、府城。

當年,國民政府認為海南在全國抗戰大局中「並無多大影響」,竟然不顧瓊崖民眾的死活,在日軍進犯迫在眉急之際,不但不強化軍事準備,反而撤走駐防島上的唯一正規軍152師。

這直接造成海南島的守備力量十分薄弱,只剩下王毅兩個守備團和兩個保安團,總兵力不超過4000人。中國守軍僅進行了微弱的抵抗,王毅就率領殘部退入海南島腹地的深山中。

2月14日,日軍沒遇到任何抵抗就占領了三亞、榆林和崖縣。然後,日本海軍和陸軍南北對進,迅速占領了海南島全境。

當然,王毅作為瓊崖守備司令,撤出沿海防線也是無奈之舉,敵我雙方實力對比懸殊。王毅率領保安第5旅撤入深山後,率部進行了長達6年的海南敵後游擊戰,不斷對駐海南日軍進行襲擾。抗戰勝利時,這支國軍抗日敵後部隊已發展到6000餘人。

海南島的抗戰重擔落到了共產黨人的肩上。早在1938年12月,面對日益嚴峻的抗日環境,由共產黨人馮白駒領導的瓊崖工農紅軍和國民黨達成共識,將瓊崖工農紅軍改編成廣東民眾抗日自衛團第十四區獨立隊,這就是海南歷史上有名的「雲龍改編」。

駐守海口的國軍撤退後,日軍向文昌、嘉積挺進,位於雲龍鎮的潭口渡口成為日軍渡江東進的必經之地,為了掩護人民群眾安全撤退,當時駐紮在雲龍鎮上的瓊崖抗日獨立隊派遣了80多名戰士在潭口渡口阻擊日軍,打響了中共海南抗日第一槍。​

瓊崖獨立隊第1中隊隊長黃大猷、副隊長符榮鼎率領該隊80餘人,於2月10日上午隱蔽行軍,迅速趕至潭口渡口東岸。不久,日軍向潭口進犯,面對日軍的狂轟濫炸,瓊崖獨立隊堅守陣地,沉著應戰,阻擊日軍前進,直到黃昏才奉命撤離。​

潭口阻擊戰後不到一個月,僅有300多人的瓊崖獨立隊迅速增至1400餘人,遂於同年3月擴編為瓊崖广東省民眾抗日自衛團第14區獨立總隊,簡稱瓊崖獨立總隊,總隊長為馮白駒,掀起了瓊崖敵後游擊戰爭的新篇章。

1939年10月21日,總隊三大隊和國民黨儋縣3個游擊中隊,以及那大鎮周圍8個鄉2000多名地方武裝,由馬白山任總指揮,圍攻駐瓊西那大鎮的日、偽軍,6日攻克那大。

此次戰鬥,擊斃日軍指揮官1名,斃傷日軍多名,俘偽軍中隊長以下官兵80餘名。這場勝利為瓊西地區抗日打開了嶄新的局面,海南各地紛紛建立起抗日根據地。我方派出大批幹部前往海南,指導、鞏固了抗日根據地的建設。

海南的華僑們也為海南的抗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著名愛國華僑陳嘉庚組織了「南洋華僑救濟總會」、瓊籍華僑組成的「瓊僑救濟總會」、「瓊崖華僑聯合會」、「瓊崖救護隊」等愛國群眾組織紛紛成立,他們開展了多種抗日救亡活動。

在力量極為懸殊、裝備極為落後、抗戰極為艱難、日軍海上封鎖、日偽頑軍輪番進攻、與黨中央長期失聯的情況下,馮白駒領導的瓊崖抗日武裝英勇奮戰、堅決執行黨中央的抗戰政策,開創了孤軍奮戰、海島抗戰、走向勝利的奇蹟戰例。​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下旬,中共瓊崖特委召開緊急會議,發出七項緊急任務的指示,命令瓊崖縱隊各支隊立即出師受降,收復失地。

此時,瓊崖縱隊已發展至7700餘人,民兵、自衛隊11000餘人,瓊崖解放區人口達100萬以上。在海南七年的抗戰中,瓊崖縱隊對日偽軍作戰共達2200餘次,斃傷俘日偽軍5550餘人,我方為此犧牲了5600餘人,成為海南抗戰的中流砥柱,完成了保島衛民的歷史使命。

​值得一提的是,王毅後來成為國軍中將,也是電影《太平輪》的原型。王毅曾多次向蔣進言:「和為貴,國共兩黨聯合救中國。」,可是蔣一直不採納。

王毅不願插手內戰,更無意去台灣,而是秘密乘搭一艘名為「太平輪」的萬噸郵輪迴海口。可惜太平輪不太平,當船行駛至舟山群島附近,與一艘載著2700噸煤炭及木材的「建元輪」相撞,王毅將軍最終活不見人,死不見屍,成為一個歷史之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