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明星大亂斗特別版全參戰鬥士科普介紹:編號37-48

任評測 發佈 2020-08-27T10:21:00+00:00

在前三期視頻中,評測君介紹了《任天堂明星大亂斗特別版》的前36位參戰鬥士,那麼今天評測君也會繼續為大家帶來37號鬥士艾克到48號鬥士村民的介紹。


在前三期視頻中,評測君介紹了《任天堂明星大亂斗特別版》的前36位參戰鬥士,那麼今天評測君也會繼續為大家帶來37號鬥士艾克到48號鬥士村民的介紹。不同於前三期的鬥士們,本期的參戰鬥士多以配角為主,可能會讓不少小夥伴們感到陌生。《大亂斗》鬥士科普系列整理製作不易,如果喜歡,還望點讚關注支持。閒話少敘,繼續直奔主題,來看看本期的鬥士們吧。

37.艾克 出自《火焰紋章:蒼炎之軌跡》《火焰紋章:曉之女神》

作為後加賀時代里首部家用機平台的《火焰紋章》作品,NGC上的《蒼炎之軌跡》無疑是《火焰紋章》系列中的滑鐵盧,之後的《曉之女神》在靠著歐美市場支撐起來的Wii平台上也顯得有些水土不服,最終導致這兩部《火焰紋章》銷量慘澹,《蒼炎之軌跡》在日本只賣出了15萬份,全球累計銷量也只有54萬份,而後者在裝機量破億的Wii平台上也只取得了日本本土17萬份,全球累計49萬份的出貨量。用3A級的製作成本換來這種成績,任天堂顯然是不能滿意的。

儘管這兩部作品銷量不佳,但也並不影響艾克成為了《火焰紋章》系列中最出彩的主角之一。作為《蒼炎之軌跡》的主角,艾克打破了歷代火紋主人公出身高貴的傳統,在故事開始是他只是一介傭兵。年幼喪母的他由身為傭兵團長的父親古雷爾撫養,和妹妹米絲特與其他傭兵團成員共同生活。隨著迪恩王國入侵鄰國克里米亞,傭兵團被捲入了動亂之中,作為初出茅廬的年輕傭兵,艾克也追隨父親一起南征北戰,一點點成長了起來。不過在父親戰死之後,艾克不得不擔負起了領導整個傭兵團的職責。他靠著自己豪爽的性格,對所有種族一視同仁、不帶偏見的真誠態度贏得了諸多獸族領導者和戰士們的信任,在他們的幫助下,艾克最終領導傭兵團打倒了迪恩王國,幫助好友克里米亞公主艾琳西亞成功復國。而在續作《曉之女神》中,謝絕了出仕的艾克帶著傭兵團的同伴們過著平靜的生活,但三年後克里米亞爆發內亂,艾克義無反顧地再次率領傭兵團出手相助,救下了命懸一線的女王艾琳西亞,而之後在席捲大陸的人類與獸人的戰爭中,艾克更是接受了意氣相投的獸族領導的邀請,帶領傭兵團站在了獸族一遍,即使要和一些在《蒼炎之軌跡》中並肩作戰過的夥伴為敵,他也毫不猶豫。最終,艾克作為聯合軍的司令,擊敗了掀起戰爭的幕後黑手,和甦醒並企圖制裁人類的女神亞絲塔爾特,讓大陸重歸和平。戰爭結束後,艾克動身前往其他大陸旅行,尋找新的挑戰,留下了蒼炎之勇者的名號和種種傳說。

人設師北千里用簡單樸實的裝束和堅毅的神情,為我們帶來了一個煥然一新的熱血好漢形象,而且不像以往的《火焰紋章》系列作品,這兩部遊戲對艾克在男女感情方面的描述少之又少,而是著重突出了他的強大。《蒼炎之軌跡》中艾克用用全系列中主角最強專屬奧義「天空」,和可以遠距離攻擊的專屬武器神劍拉格奈爾,轉職後更是擁有了最強的個人能力,後期關卡人擋殺人佛擋殺佛。而在《曉之女神》中繼承了父親衣缽的艾克除了可以使用斧系武器之外,最終轉職時更是受到了女神的祝福,成為了在《火焰紋章》系列中前所未有的神將。在《火焰紋章》系列迄今為止的十多部作品中,這種官方幾乎蓋棺定論式的最強印章,也讓艾克成為了系列中人氣最高的角色之一

艾克首次參戰《大亂斗》系列則是在《大亂斗X》中,據櫻井政博透露,起初大亂斗項目組並沒有拍板讓艾克參戰,當時只是設計了一個緩慢而強大的劍客角色模板,並希望套用在《火焰紋章》系列新作的角色身上。當櫻井和IS社討論潛在的參戰鬥士時,IS社推薦了艾克,因為他是當時《火焰紋章》系列最新作的主角。根據這一建議,櫻井認為艾克符合其之前所做的角色模板,並最終讓艾克加入了《大亂斗》。自他在《大亂斗X》中參戰後,艾克也成為了《大亂斗》系列的常駐角色,而在Switch版《大亂斗》中,艾克擁有兩個不同的造型,奇數顏色的艾克來自《蒼炎之軌跡》,而偶數顏色的則來自《曉之女神》,儘管外表和聲音不同,但這兩版艾克都實力相當。


38.寶可夢訓練家 出自《寶可夢》系列

雖然寶可夢訓練家是對《寶可夢》系列中指揮寶可夢作戰的人們的統稱,但在《任天堂明星大亂斗》中則特指帶著初代御三家參戰的主角,其中男性形象是在《寶可夢》初代中登場的主角赤紅,而女性形象則是《火紅/葉綠》中正式加入的碧藍。這次他們不用再去挑戰道館或者聯盟,而是來挑戰更多出自遊戲甚至非任天堂IP的角色們。這也使得他們成為了《任天堂明星大亂斗》中僅有的兩位來自《寶可夢》系列的人類參戰鬥士。

寶可夢訓練家是個很特殊的鬥士,首先這兩位訓練家不會直接下場戰鬥,儘管《大亂斗》從來不缺人類對手,但他們二人也仍然恪守著寶可夢世界只指揮寶可夢,而訓練家絕不入場的規則。其次就是他們可以在戰鬥中隨時切換傑尼龜、妙蛙草和噴火龍來作戰,換言之就是選一個鬥士可以用三個角色。不過儘管寶可夢訓練家和傑尼龜、妙蛙草、噴火龍都是在《大亂斗X》中首次參戰,但在該作中玩家只能從御三家中選擇一隻寶可夢來戰鬥,而在3DS與WiiU版中,寶可夢訓練家則被踢出了參戰鬥士陣容,而噴火龍則取代訓練家成為了獨立鬥士。等到Switch版《大亂斗》中,三隻寶可夢才重新以三位一體的姿態回歸到寶可夢訓練家手中。

作為初代《寶可夢》的御三家,傑尼龜、妙蛙草和噴火龍在全球都擁有著不俗的人氣,憨八龜表情包走天下,蒜頭王八不幸失蒜,老噴更是兼具實力與顏值。此外《大亂斗》選擇的這三隻寶可夢的形態也很有講究,水系的傑尼龜以第一形態出戰,而妙蛙草則是妙蛙種子的進化形態,噴火龍更是小火龍的最終進化形態。與其他寶可夢一樣,這三隻寶可夢在《大亂斗》中的技能也都來自它們自己在《寶可夢》系列中的技能。傑尼龜可以用水槍、縮入殼中和攀瀑,妙蛙草可以用種子機關槍、飛葉快刀和藤鞭子,噴火龍則可以用噴射火焰、閃焰衝鋒和飛翔。而寶可夢訓練家的最終絕招則是三隻寶可夢共同發動的全面攻擊,無論是用哪只寶可夢發動都有相同效果,傑尼龜噴射的水泡會覆蓋上下方,妙蛙草發射的日光束有很遠的射程,噴火龍則會不斷使出大字炎爆,效果拔群。

此外這三隻寶可夢也都有各不相同的作戰風格,傑尼龜是靈活敏捷的近身作戰型,在把對手逼到場邊時還能用水槍阻止其返場,妙蛙草則擅長攻擊前方中距離和上方的目標,普通攻擊也可以應付近戰,但返場能力較弱。而在前作中已經成為獨立鬥士,本作中再次跟隨訓練家出戰的噴火龍則是暴力型,攻擊力甚至和幾個Boss級的大傢伙們不相上下,雖然噴射火焰之外的兩招破綻較大,但威力和擊飛力也頗為可觀。雖然作戰風格不同,但三隻寶可夢會共享傷害,所以需要在不同的場合下靈活切換,及時改變寶可夢的戰鬥節奏,這也正是寶可夢訓練家的戰鬥要訣。


39.迪迪剛 出自《森喜剛》系列

作為《森喜剛》系列的准主角,迪迪剛最早在1994年英國開發商Rareware開發的SFC遊戲《大金剛國度》中登場。可能會有不少人認為森喜剛和迪迪剛是父子關係,但實際上這兩隻猩猩是好朋友兼夥伴。在《大金剛國度》的故事中,森喜剛秘密儲存的香蕉被庫魯魯王偷走,於是他選擇和迪迪剛合作來取回香蕉。

和大多數同時代的遊戲角色形象不同,迪迪剛穿著一件有黃色五角星的紅色T恤,還戴著一頂印著Nintendo標誌的紅色鴨舌帽,看起來頗為時尚。不同於大塊頭的森喜剛,准主角迪迪剛的體型要小得多,而且也更加靈活,木桶噴射器更是讓他可以在空中作戰。實際上迪迪剛名字里的Diddy在北英格蘭俚語中就有"小"的意思,起初在設計角色時,Diet DK、DK Lite、 Titchy Kong和Dinky Kong都曾是備選命名,最終入選的是Dinky Kong,不過出於版權和法律上的考慮還是改成了我們現在見到的Diddy Kong。

除此之外,迪迪剛也是一個並非由任天堂本部設計的任天堂遊戲角色。作為《大金剛國度》的開發商,Rareware原本想把迪迪剛的形象設計成大金剛Jr.的升級版,但任天堂本部告訴Rareware,要麼把迪迪剛設計得更接近原版大金剛Jr. 要麼從頭設計一個新形象。於是迪迪剛就這樣誕生了。此外據說迪迪剛的原型是擅長用尾巴攀爬的蜘蛛猴而不是猩猩。在之後的《大金剛國度2》中,迪迪剛也再次登場。在這一作中森喜剛被抓住了,迪迪剛和新的女主角黛西要去設法營救他。等到了《大金剛國度3》中,被捕的就變成了森喜剛和迪迪剛,輪到了黛西和新角色Kiddy Kong踏上冒險之旅來拯救森喜剛和迪迪剛。而在《大金剛國度》系列之外,N64上還有一款同樣以迪迪剛為主角的《迪迪大金剛賽車》(Diddy Kong Racing),在該作中班卓熊和松鼠康克也都一併加入。而之後在NDS上,《迪迪大金剛賽車》也再次回歸,不同於《馬力歐卡丁車》系列純粹的比賽,《迪迪大金剛賽車》還有一系列獨特的劇情,玩家可以跟隨劇情挑戰不同的比賽,這些比賽也都通過一個大地圖連接了起來,玩家可以操縱迪迪剛開著賽車去觸發各種劇情和比賽,這些都和當年PS上的《古惑狼賽車》極為類似,可以說作為《馬力歐卡丁車》系列的遠房親戚,《迪迪大金剛賽車》也是做出了不少創新。而除了以上這些遊戲作品之外,身為任天堂旗下IP的角色,在《馬力歐網球》、《馬力歐卡丁車》和《馬力歐高爾夫》等多個系列中我們也能找到他的身影,在Switch平台上我們就能在《馬力歐網球:ACE》、《超級馬力歐派對》、《馬力歐卡丁車8豪華版》和《森喜剛:熱帶凍結》中看到迪迪剛的身影。

迪迪剛首次參戰也仍然是在《大亂斗X》,之後成為了《大亂斗》系列常駐角色,在Switch版《大亂斗》中,迪迪剛雖然不如森喜剛那麼暴力,但也更加靈活,他的花生氣槍更是意外地好用。


40. 琉加 出自 《地球冒險3》

在《地球冒險2》大獲成功之後,任天堂也是不出意料地將《地球冒險3》的開發提上了日程,但儘管如此,《地球冒險3》的開發歷程也是充滿了坎坷。起初《地球冒險3》的開發平台為SFC,隨後改為了N64,而之後由因為任天堂的主機開發計劃將目光轉向了N64DD,在N64DD失敗之後由回到了N64平台,到了2000年,任天堂內部決定取消《地球冒險3》的開發計劃,直到2003年才決定在GBA平台繼續開發,其中的音樂大部分已經在N64時期完成,在換到GBA平台後又重新改編成了GBA音源版,直到2006年遊戲才最終發售,這一跳就跳了十年。

任天是《地球冒險1》的主人公,奈斯是《地球冒險2》的主人公,而琉加則是《地球冒險3》的主人公,他有一頭金黃的頭髮,雖然沒和系列前兩位主角一樣戴上棒球帽,但還是穿上了類似的紅黃相間的T恤和藍色短褲。不同於前兩部相對輕鬆的氛圍,《地球冒險3》的故事以悲劇開場,琉加的故鄉被《地球冒險2》結尾逃走的大反派率領大軍占領。科技落後但平靜的鄉村被入侵者不斷改造,逐漸成了一個現代化都市,與此同時環境的變化也讓很多自然生物產生了變異。在入侵中,琉加的母親不幸身亡,而雙胞胎兄弟也失蹤了。在巨大的悲傷和內疚之下,只有10歲的琉加變得內向悲觀,而在悲劇發生後的三年里,琉加又親眼目睹了故鄉的巨大變故。

即使仍然被悲傷和內疚所困擾,13歲的琉加還是成為了一個善良堅強的男孩。他開始試圖努力阻止侵略者,並結識了越來越多志同道合的夥伴。拯救世界避免不了犧牲和離別,但琉加依然沒有放棄,搶在反派之前拔出七根針,解開了代表地球之力的黑暗之龍的封印,最終世界得以重生,反派也被擊敗。在遊戲設定中,解開黑暗之龍封印的人會影響整個世界,如果解開封印者心懷邪惡,世界就會毀滅,空虛的內心將抹除包括黑暗之龍在內的世間萬物。而只有心懷善良的琉加才能戰勝邪惡,讓世界重生。

琉加的《大亂斗》首秀也是在《大亂斗X》中,隨後缺席了3DS與WiiU版的首發陣容,並以DLC鬥士身份回歸。在Switch版《大亂斗》中琉加的武器是原作同伴之一小偷Duster的道具蛇,此外他也會像奈斯一樣使用超能力來戰鬥,和奈斯類似,他的終極絕招也是和另外兩名同伴一起召喚流星雨攻擊敵人。

此外,關於《地球冒險》的續作,《地球冒險》之父糸井重里是這麼說的,"以往的那些流行樂巨星,如果出了10張專輯的話,那麼大概在第四張專輯的時候就已經寫不出最好的歌來了。雖然專輯一樣賣得出去,但每個人都只想在演唱會聽到前三張專輯的經典曲目。"糸井重里作為日本著名撰稿人,散文家,藝人,詞曲作者,他的傳奇生涯遠遠超出了其短暫的遊戲生涯,所以《地球冒險3》可能就是整部系列作品的終結之作了。


41. 索尼克 出自《索尼克》系列

作為世嘉公司的招牌吉祥物,可以說在遊戲業界索尼克也享有不輸馬力歐的人氣,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電子遊戲角色之一。關於索尼克的譯名,大陸通常會譯作刺蝟索尼克,而香港則譯作超音鼠,台灣譯作音速小子。但台灣早期曾直接採用音譯,省略了最終的氣音稱其為索尼。可能這也就是不少玩家認為索尼克是SONY公司吉祥物的原因所在吧。

1990年,為了對抗當時的遊戲業界巨頭任天堂和它的吉祥物馬力歐,世嘉決定替換原有的吉祥物Alex Kidd,並將設計新吉祥物的人物交給了當時屬下的AM8研究部。經過初選,有幾份人設原稿提交了上來,其中包括一隻犰狳、一隻狗、一個形似西奧多·羅斯福的睡衣老頭(後來成了反派蛋頭博士)。最終,由大島直人設計的"Mr.ハリネズミ(針鼠先生,英文Mr.Needlemouse)"獲得了一致好評,成為了新的吉祥物。隨後,AM8研究部的中裕司,大島直人和安原弘和對其具體設定做了細化,身體採用了世嘉公司標誌性的是藍色,鞋子設計取自麥可·傑克遜在《Bad》專輯中所穿的舞鞋,性格則和當時正在競選美國總統的比爾·柯林頓相似。於是這個15人的製作小組決定把這隻刺蝟做成新遊戲的主角,並為他起名Sonic,也就是索尼克,AM8研究部也正式改名為了Sonic Team。在當年的電玩展上,中裕司推出了這款遊戲的體驗版,當時就讓很多玩家位置著迷。實際上中裕司在這個體驗版中做出的遊戲模式也是相當簡單:只要一直按著前進鍵就可以一路暢通無阻地衝到終點,但這種模式卻給玩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速度體驗。而這款大出風頭的遊戲最終也就成為了後來的《刺蝟索尼克》系列。

不過儘管《刺蝟索尼克》是第一款由索尼克擔當主角的遊戲,但這卻不是他第一次在電子遊戲中登場。在《刺蝟索尼克》發售的幾個月前,世嘉就在一款賽車遊戲中偷偷預告了一下。這款遊戲叫做《弧光賽車》,它最大的賣點就是其在當時頗為少見的艙內視角,而在這款遊戲中索尼克就以掛在擋風玻璃後的玩偶形象首次登場,也算是世嘉為日後的主角提前做了一波預熱宣傳。在1991年6月23日,《刺蝟索尼克》正式於北美地區的世嘉MD主機上發行,遊戲一經發售就廣受好評,在全世界銷量超過了1500萬套,同時極大帶動了世嘉MD主機的銷量,因此6月23日也就成為了索尼克的生日。伺候世嘉在MD平台上又推出了多款索尼克遊戲,並在其他平台上也陸續推出了一系列續作。其中1996年在世嘉土星上發售的《索尼克3D》被認為是最早的3D索尼克遊戲(不過按照當時的技術條件其實也只能算2.5D),此外還有很多非競速類的索尼克遊戲也分別登陸了各個平台。不過2001年在硬體戰爭中敗下陣來的世嘉最終被迫退出了遊戲機硬體市場,轉向了遊戲軟體開發。索尼克系列逐漸開始出現在了任天堂等昔日競爭對手的主機上,索尼克的江湖地位也大不如前。

在離開世嘉平台之後,索尼克和馬力歐兩大主角聯袂獻出演了《索尼克與馬力歐奧運會》系列,這一系列由世嘉日本的體育研發部門牽頭並得到了任天堂的支持。遊戲本身的奧運背景加上Wii版的體感運動模式讓它獲得了空前的成功。而除了這一系列之外,索尼克也是在《大亂斗X》中首次參戰,和Snake一起成為了《大亂斗》中的首批第三方鬥士。儘管是在《大亂斗X》才成為鬥士,但其實早在《大亂斗DX》發售時任天堂就層在日本網站上做過調查,來收集玩家們中意的潛在參戰鬥士。為了能讓索尼克順利加入《大亂斗X》,櫻井政博也是私下玩了很多有關索尼克系列的遊戲,以便能在《大亂斗》中還原索尼克的風格和能力。在Switch版《大亂斗》中,索尼克也擁有全遊戲首屈一指的奔跑速度,是全鬥士跑步速度第一名,第二名則是飛隼隊長,第三名是小麥克。順帶一提,跑得最慢的是熾焰咆哮虎。


42.帝帝帝大王 出自《星之卡比》系列

帝帝帝大王算是《星之卡比》系列裡最勤快的角色之一,除了《鏡之迷宮》之外,每部系列正統作品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不過也可能正因為很多國內玩家是從《鏡之迷宮》接觸到星之卡比系列的,讓缺席該作的帝帝帝大王在國內的人氣也是跌下去了不少。

作為《星之卡比》系列中的主要反派,帝帝帝大王這個角色同樣由櫻井政博設計。他首次登場於1992年的初代《星之卡比》,帝帝帝大王搶走了噗噗噗之國的所有食物,而且是五大魔頭中的最後一個,他鎮守著帝帝帝山,只要打倒他就能通關。帝帝帝大王的形象既像企鵝又像鴨子,黃色嘴唇惹人注目,身披一件紅色長袍,頭頂的紅帽子狀如皇冠,自稱是噗噗噗之國的統治者。在設定上帝帝帝大王性格比較暴躁,在貪吃的同時還有極強的獨占欲。雖然總是和卡比作對,但本身似乎並沒有什麼真正的惡意。GameRadar曾將他列入"不壞的電子遊戲'壞蛋'"榜單,並稱他"犯罪"只是因為知道夢魘已經感染了噴泉,希望用魔杖的力量阻止其潛入國民的夢境。在《星之卡比64》等個別作品中帝帝帝大王還曾經幫助過卡比,可以說是卡比亦敵亦友的同伴。在戰鬥方面,帝帝帝大王能張大嘴把東西吸入腹中,但卻不能像卡比那樣複製其能力,不過他還有一把單手錘,砸地也是他最具威力的常用招式之一。不過可悲的是,這也是大王萬年不變的破綻,因為直到系列最新作,帝帝帝大王用錘子砸出的星星仍然會被卡比吸收並用來反擊。同樣比較可悲的是,帝帝帝大王雖然是《星之卡比》系列伊始就登場的反派,但他的人氣卻被魅塔騎士後來居上。

在2007年,IGN成功預測了帝帝帝大王將會在《大亂斗X》中登場,其理由是帝帝帝大王是《星之卡比》系列最為經久不衰的老反派,而且《星之卡比》系列和《大亂斗》系列都出自櫻井政博之手,出於對自己創造的人物的喜愛,帝帝帝大王理應參戰。果不其然,在《大亂斗X》中帝帝帝大王就和魅塔騎士一起加入了戰場,並且由櫻井政博親自配音,足見櫻井對這個角色的喜愛之情。在Switch版《大亂斗》中帝帝帝大王的形象更加接近動畫版,神情顯得更加滑稽,招式有吸入、投擲黑刺球、火箭錘等。但最終絕招帝帝帝猛攻和《大亂斗X》時代完全不同,變成了發射飛彈後接上旋轉錘擊。


43.皮克敏&歐力馬 出自 《皮克敏》系列

《皮克敏》系列是任天堂的著名創意遊戲,誕生於NGC平台。在2001年10月26日首次在日本發售。當時NGC才剛發售不久,因為缺乏護航大作而顯得前景不明,任天堂希望宮本茂能再現往日的奇蹟,讓這群小精靈給NGC帶來好運。至於《皮克敏》系列的起源,據說某天宮本茂在花園裡休息時注意到了一群螞蟻正排成一條長隊扛著樹葉返回巢穴,這引發了宮本茂的思考:要是這些螞蟻變成小人,又會是個什麼樣子呢?於是他開始構思一款由螞蟻一般的小人組成的遊戲,讓它們能排成隊跟隨一個領導者,所有人都朝一個方向前進,這個點子最終就演變成了《皮克敏》系列。

《皮克敏》系列可以說是宮本茂遊戲箱庭理論的絕佳體現,遊戲本身就在一個箱庭世界中展開。該作的故事講述了一個名叫歐力馬的太空人因為乘坐的露芬號飛船失事墜落到皮克敏們所在的星球,他必須在30天內藉助皮克敏的力量找回零件修復飛船才能成功離開。如果最終成功找回了全部30個零件,那麼皮克敏們會和歐力馬揮手作別,自己擔負起保衛族群的重任,而歐力馬也成功返回了故鄉。但要是連25個零件都沒湊齊的話,遊戲就會進入壞結局——歐力馬的飛船起飛失敗,導致他因面罩破裂氧氣中毒而死,最終皮克敏們把歐力馬"種"到了一顆洋蔥下,將他也轉換成了類似的生物。《皮克敏》在玩法上屬於即時戰略,在當時並不罕見,但限於操作多出現於PC平台,任天堂通過巧妙的設計讓NGC手柄和遊戲玩法完美結合,為當時的玩家帶來了一份不一樣的體驗,在當時獲得了廣泛好評,最終賣出了超過120萬份。

其實不難看出,主人公歐力馬這個名字就是把馬力歐倒了過來,而飛船露芬也正是NGC的開發代號。至於皮克敏,則更像是傳說中的小精靈和現實中的螞蟻的結合。它們有很多不同的種類,擁有各不相同的能力,比如初代《皮克敏》中紅皮克敏能防火,藍皮克敏可以在水下呼吸,黃皮克敏能攜帶石塊炸彈等。不過它們有個共同點,那就是單一個體的力量極為弱小,必須集體配合才能發揮出完整力量。在遊戲中我們要率領一群皮克敏浩浩蕩蕩地展開冒險,除了收集資源之外,還要挑戰強大的敵人。如果操作失誤看到可憐的皮克敏們葬身怪物之口,相信玩家們都不會好受吧。雖然故事發生在外星球,但也仍然能讓身處地球的我們產生一種來到了小人國的感覺,這種充滿童趣的感覺實在令人懷念。

皮克敏&歐力馬首次參戰《大亂斗》也是在《大亂斗X》中,隨後成為了系列常駐鬥士。在3DS與WiiU版中,歐力馬的形象得到了基於《皮克敏3》的重新設計,他的頭盔底部有個哨子,太空衣上的兩個頂部按鈕從紅色改成了藍色,而且如果選擇5P和之後的角色,歐力馬還會變成《皮克敏3》的主角阿爾福,角色名字也會隨之變化。在Switch版《大亂斗》中皮克敏和歐力馬同樣是作為一個整體單位出戰,歐力馬本體很弱,有了皮克敏的幫助才能和其他角色抗衡。而皮克敏&歐力馬的最終絕招則是開著露芬號起飛,但最後又落地爆炸。


44.路卡利歐 出自《精靈寶可夢》系列

路卡利歐最初登場於2006年在NDS上發售的《寶可夢鑽石/珍珠》,寶可夢編號NO.477。路卡利歐的設計思路源於古埃及神話中的阿努比斯,現實中參考的則是胡狼。路卡利歐是一種雙足、似犬的寶可夢,毛皮大部分為藍色和黑色。前爪背部和胸口各有一短刺。路卡利歐的口鼻和耳部都比較長,軀幹的毛為奶油色,大腿上藍色的毛就仿佛一條短褲。

而在《寶可夢》故事中,路卡利歐也是一種能操控波導的神奇寶可夢,其頭部有四個附屬物,在路卡利歐感知或操控波導時會抬起。由於它能利用波導感受人類的心理,所以普遍不信任人類,其獨來獨往的生活習性也讓它們相當難得一見。而當路卡利歐認可訓練師並成為夥伴後,就絕對不會背叛,無論面對多麼強大的敵人路卡利歐都能運用波導的力量將其打倒。路卡利歐是當時少數在遊戲發售前就公布的寶可夢,而且作為劇場版動畫《波導的勇者》中的絕對主角,被很多人當成了幻獸。不過實際上它只是個珍稀的寶可夢,而非幻之寶可夢。這也是《寶可夢》劇場版首次採用一般寶可夢做主角,足見官方對路卡利歐的重視。在《波導的勇者》劇情中路卡利歐最初的夥伴是亞朗,它也是跟著亞朗學會了波導的使用方法。無論在遊戲還是其他相關作品中,波導都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在熟練掌握之後既能大幅增強感知能力,又可以提升戰鬥力。可以增強招式,甚至直接作為波動發射出去。

由於路卡利歐不俗的顏值和實力,它在2019年的Pokemon of the Year官方投票活動中從全部890隻參賽寶可夢中脫穎而出,在680萬張總投票中奪得了102259票,當選神奧地區最受喜愛寶可夢第一名,全世代寶可夢人氣第二名,玩家們對它的喜愛可見一斑。

路卡利歐也同樣是在《大亂斗X》中首次參戰大亂斗,之後成為了常駐鬥士。作為格鬥系寶可夢,路卡利歐本身就掌握了很多人類的格鬥技巧,所以他在Switch版《大亂斗》中的精彩表現也可以說是順理成章。其代表性招式波飛彈在本作中是一種飛行道具,可以有效牽制對手,通過波導的力量增幅後,波飛彈還能進一步變大並增強傷害。而其上必殺技是神速,橫必殺技是發勁,下必殺技則是影子分身。最終絕招波導風暴則是原作中並未提及的原創招式,路卡利歐可以通過超級進化成為超級路卡利歐,使膨脹出的力量和波導之力相融合,然後讓波導之力傾瀉而出。考慮到原作中路卡利歐超級進化後會獲得適應力特性,在超級進化大幅提升能力的同時,該特性還能讓本屬性技能加成從50%提升到100%,所以《大亂斗》中這個最終絕招雖然是原創招式,但背後也確實有原作設定的支撐。


45.機器人 出自ROB系列

縱觀任天堂的歷史,他們不僅開發了很多主機硬體和優秀的優秀軟體,還大開腦洞地研發了很多奇奇怪怪的外設裝備,比如1989年上市的酷似滅霸無限手套的能量手套,Game Boy的數位相機、印表機、口袋聲納等等,而1985年發售於FC平台的外設R.O.B.機器人就可以說是所有這些奇葩外設產品中最有名的一款了。

1985年的機器人雖然和現代應用於各個領域的機器人沒法比,但在當時吸引眼球的效果卻是相當的強。由於1983年的北美遊戲業崩潰(雅達利危機),零售商對視頻遊戲失去了信心,而任天堂為了挽回人們對視頻遊戲的信心選擇了推出這款機器人,甚至成為了NEC(即FC的美版名稱)發售時的重頭產品。而遊玩方式則是通過和FC/NES連接後讓玩家和機器人互動。在當時總共推出了兩款配套遊戲,其中一款名叫《機器人格羅》,在該作中會機器人以一種新奇又複雜的方式和玩家互動,玩家用手柄控制機器人以機械臂撿起一個用馬達帶動的陀螺,然後機械臂鬆開,陀螺下落到機器人前方兩個大按鈕中的一個上面,按鍵隨之啟動,同時玩家再按下手柄上的A或者B鍵,如此配合就能打開某些關卡的大門。儘管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個外設十分雞肋,但在當時憑藉著FC/NES的火爆和其獨特的遊玩方式,這款機器人的銷量也是頗為可觀。

儘管機器人作為遊戲外設表現一般,但作為任天堂早期的一次探索,還是不止一次被任天堂拿出來回顧,就比如加入《大亂斗》系列。機器人首次參戰於《大亂斗X》,隨後成為常駐角色。雖然也同樣來自FC/NES時代,但機器人在原作中的表現顯然也不適合拿來格鬥。再加上當初與之相關的遊戲也只有兩款,所以機器人的必殺技基本都是原創。無論是遠程的"機器人光束"還是近戰的"旋轉臂",上必殺技"機器人,升空"還是下必殺技"陀螺儀"都在一定程度上還原了原版機器人——畢竟當時也確實是通過陀螺來操作的。

除此之外在《大亂斗》中還有一個有關機器人的細節,由於日本發售的FC和美國發售的NES樣式不同,所以在不同地區機器人的配色也略有區別,日版FC的機器人是紅白,而美版NES則是藍白,所以在WiiU版和Switch版《大亂斗》中,機器人會根據玩家的不同地區版本改變基礎配色,日版為FC配色,而其他地區為NES配色,此外機器人的Amiibo也在保留了這一區別。


46.卡通林克 出自《塞爾達傳說》系列

以《塞爾達傳說:時之笛》為分界點,之後時間線的作品中先後出現了三種不同的林克。這其中卡通林克就是勇者勝利且海拉魯王國滅亡再隔數百年後所對應的林克,和其他兩種林克造型相比顯得更小且更卡通化。

實際上即使這種造型的林克確實曾經出現於很多作品中,但在《塞爾達傳說》系列中也從來沒用過"卡通林克"這種說法。卡通林克(Toon Link)是大亂斗原創的一個名稱,其中的Toon來自其首部登場作品《塞爾達傳說:風之杖》所採用的繪製技術Toon Rendering,而在玩家之間,由於《風之杖》中林克那雙眼睛過於傳神又好似貓眼,所以也有貓眼林克這種叫法。

卡通林克主要對應的作品包括《風之杖》《幻影沙漏》和《靈魂軌道》。在《風之杖》中,被封印的蓋儂多夫從地底深處再次回到地面,大洪水即將來臨。海拉魯的神明讓被選中的人類在洪水到來之前逃到了山頂,而蓋儂多夫和海拉魯王則隨之與海拉魯大陸一起沉睡在了海底。幾百年後,蓋儂多夫和海拉魯王甦醒,蓋儂多夫開始尋找持有三角之力的海拉魯王室後裔,而海拉魯王則以紅獅子王的名號乘坐著紅船開始尋找新的勇者。在《風之杖》故事的最後,林克和塞爾達戰勝了蓋儂多夫,但海拉魯王和海拉魯大陸卻仍然留在了海底。之後林克和一群海盜一起開始了尋找新大陸的旅程,在航行幾個月之後,他們到達了一片幽靈船頻出的海域。正是在這片海域中,塞爾達被神秘的幽靈船帶走,而林克也在營救塞爾達的途中跌入海中。《幻影沙漏》就講述了林克如何救出塞爾達,並擊敗了這片海域的魔神的故事。在那之後林克和海盜們重新踏上了旅程,並最終發現了新大陸。幾百年後,新的海拉魯王國建立,並以新大陸上的神之塔為中心建成了覆蓋全國的火車軌道和交通網,從此展開了《靈魂軌道》的故事:機械師林克前往神之塔調查消失的火車軌道,在路上得知了神之塔的魔王即將復活,而被陷害的塞爾達公主則將靈魂附在了一個騎士盔甲上和林克一起展開了冒險。

在《大亂斗》的歷史上,卡通林克曾於《大亂斗X》中頂替了在《大亂斗DX》中參戰的幼年林克,爾後又在3DS與WiiU版繼續參戰。Switch版《大亂斗》也是系列首次實現了讓三種不同形象的林克同台競技。


47.沃魯夫 出自《星際火狐》系列

沃魯夫全名沃魯夫·歐唐奈,又有狼、星狼、星際戰狼等別名,是《星際火狐》系列中的反派角色,主人公火狐的宿敵。兩人也有不少因緣,首先和基於狐狸的火狐同理,沃魯夫(Wolf)也是以狼為原型設計,並且是個兇悍的獨眼狼。他的姓氏O'Dennell有濃重的愛爾蘭元素,而火狐的姓氏McCloud則是個典型的蘇格蘭姓,這兩邊在中世紀時基本也一直是戰亂不斷。

沃魯夫首次登場於1997年發售的《星際火狐64》,但實際上他和他領導的星狼(Star Wolf)游擊隊早在1994年開發的《星際火狐2》就已經登場,但該作最終在1995年左右被任天堂雪藏,直到2017年才隨著紀念版的迷你超級任天堂主機重見天日。不過幸運的是,沃魯夫和他的星狼等等設定都在《星際火狐64》得到了繼承。沃魯夫和星狼游擊隊隸屬於自稱皇帝的科學家安德羅斯,隊中的傭兵包括里昂、安德魯,以及曾經害死火狐父親詹姆斯的內奸比格馬。沃魯夫和火狐的戰鬥機駕駛技術不相上下,就連戰鬥機的外形和性能都頗為接近,在原作系列中可以多次見到兩人激烈的空戰場面。關於沃魯夫的故事,《星際火狐》遊戲並未過多著墨,我們只知道他曾是一夥太空海盜的頭目,並因為盜竊罪和叛國罪而遭到通緝。沃魯夫和火狐雖然是宿敵,但兩人其實沒有多大過節,實際上是沃魯夫和火狐的父親有仇,但由於火狐的父親已經過世,於是就找上了火狐的麻煩。起初沃魯夫並不把火狐當回事,但在多次交手之後還是承認了火狐的實力,兩人從此成為了宿敵。而且沃魯夫還曾因為不允許自己以外的人擊敗火狐而在火狐,而在火狐遇到危機時伸出過援手。雖然是本該敬而遠之的反派,但沃魯夫清高的性格、大度的領袖氣質和充滿男子漢氣概的生存方式也讓他成為了不少人憧憬的對象。

沃魯夫也是在《大亂斗X》中首次參戰,不同於火狐那更加接近人類的體術,沃魯夫的動作加入了更多獸人的概念,招式以各種爪擊為主,充滿了野性。而獸人這點也在外形設計上也得到了體現,原作中的手套在《大亂斗》中變成了露指手套,露出的尖爪顯得更為突出,顯得更加狂野。不過比較不幸的是沃魯夫在3DS與WiiU版大亂斗中被踢出了鬥士名單,因此在海外滋生出了不少關於敗犬的梗,甚至有些玩家喜歡把他和同樣使用狼技能的雅木茶放在一起討論。不過在Switch版《大亂斗》中沃魯夫也再次以參戰鬥士的身份登場,此外本作中沃魯夫的最終絕招也和另兩位來自《星際火狐》系列的角色一樣,會召喚戰鬥機對目標發動齊射,不過沃魯夫召喚的是星狼編隊,而且如果對手中有火狐或佛克,還能聽到特殊台詞。


48. 村民 出自《動物森友會》系列

《動物森友會》最初是2001年任天堂在N64平台發售的一款社交遊戲,可以說初代《動物森友會》就已經有了非常高的完成度,我們今天玩到的很多概念在當時就已經出現。彼時正是N64末期,卡帶生產已經大幅減少,但《動物森友會》還是憑藉其出色的口碑在玩家間流傳開來。2003年NGC平台的《動物森友會e+》一經推出就在全球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最終在全球賣出了227萬份,位居NGC所有遊戲銷量第九名。而2005年在NDS上推出的《歡迎來到動物森友會》則是動森系列首次登陸掌機平台,並證明了這一系列遊戲和掌機無與倫比的契合性,最終《歡迎來到動物森友會》取得了1175萬份銷量的佳績,也同樣躋身NDS銷量榜前十。至此,《動物森友會》系列一躍而成為了任天堂最重要的IP之一,影響力比肩馬力歐和塞爾達。而之後在3DS上,《動物森友會》的銷量奇蹟也仍然在延續,3DS版《來吧!動物森友會》全球總銷量1245萬份,位居3DS遊戲銷量榜第七,而Switch上的《集合啦!動物森友會》更是無須贅述,只用了三個月就衝上了Switch銷量排行榜亞軍,在全球狂攬了2240萬份銷量,《動物森友會》系列用獨特的玩法創造了遊戲界的銷量神話。

可能放到以前,要說《大亂斗》中的村民我們還得做個詳細的講解,還得介紹《動物森友會》最大的特點就是遊戲內時間與現實同步,但現在估計已經不用太多解釋,大家就都知道村民正是玩家在《動物森友會》系列中的化身。在《動物森友會》中,玩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定義村民的形象,包括性別、膚色和髮型等等,而服裝則可以在遊戲中隨意更換,不僅可以購買遊戲內的服裝,更是親手繪製。此外在《動物森友會》系列中,玩家也是整個遊戲里僅有的人類角色,造型各異性格不同的動物才是動物森友會不變的主題,我們在遊戲中遇到的其他人類角色也都會是其他真實的玩家。不過儘管我們將其稱為村民,但我們在3DS上的《來吧!動物森友會》中扮演的確實是村長,而西施惠則是我們的秘書。不過無論哪種身份,也都不會改變我們打造屬於自己的村莊的夢想。

儘管《動物森友會》系列在NDS和Wii平台上都去的了不俗的成績,櫻井政博也曾打算讓村民參戰大亂斗,但隨後又以不適合打架為由作罷,所以村民首次參戰就推遲到了3DS與WiiU版。在3DS/WiiU版中,村民是第一個宣布參戰的角色,在3DS/WiiU《大亂斗》的首個宣傳片中,印有十字logo的信封——也就是大亂斗邀請函出現在了動森村莊的郵筒里,隨後拉開了3DS與WiiU版大亂斗的大幕。此外村民也是《大亂斗》系列中首位八個異色形象不是換色而是重新建模的鬥士,四男四女形象各異。在Switch版《大亂斗》中村民的攻擊動作都出自原作中各種人畜無害的工具和動作。諸如普通必殺技收起/取出,橫必殺技看門俑火箭則對應原作的看門俑,下必殺技播種/澆水/砍伐也都是直接出自原作。而最終絕招夢想之家則會召喚狸克來幫忙修建房屋,仔細觀察的話可以發現這時候村民會把鈴錢交給狸克,要知道在《集合啦!動物森友會》中想把房屋擴建到最大的話可是要足足給狸克交5696000鈴錢啊!

好了,以上就是《任天堂明星大亂斗特別版》37號到48號參戰鬥士的介紹了,相較於前三期本期內容仍然是有增無減。大亂斗科普眼看臨近尾聲,還希望喜歡本系列的小夥伴們多多支持。下期評測君會繼續為大家帶來49號到60號參戰鬥士的介紹,洛克人、吃豆人以及街霸系列的隆都在其中,讓我們下期再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