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的最後一天:含淚喝下毒藥,喊了半夜貴妃

唐風宋月 發佈 2020-08-25T09:31:23+00:00

唐肅宗寶應元年(762)年四月五日深夜,明月如鉤,長安城太極宮神龍殿內,寂靜安謐,風吹梧桐,嘩嘩作響。一位白髮蒼髯容顏憔悴的老人坐在蒲團上,正在打坐練功。這位老人便是曾經叱吒風雲的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已經七十八歲了,雖然年邁多病,但是精氣神還好。

唐肅宗寶應元年(762)年四月五日深夜,明月如鉤,長安城太極宮神龍殿內,寂靜安謐,風吹梧桐,嘩嘩作響。一位白髮蒼髯容顏憔悴的老人坐在蒲團上,正在打坐練功。這位老人便是曾經叱吒風雲的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已經七十八歲了,雖然年邁多病,但是精氣神還好。早在三年前,李隆基就已經辟穀斷食,不吃大魚大肉,每天吃點清茶淡飯,甚至不吃飯,不飲酒,不近女色,終日打坐導氣,練起了長生不老之術。

長安城有三處皇宮,太極宮為「西內」,大明宮為「東內」,興慶宮為「南內」,合稱「三內」。李隆基當皇帝時,住在大明宮,安史之亂爆發,李隆基倉皇西遁,走到馬嵬驛,在太子李亨的支持(策劃)下,以陳玄禮為首的禁軍發動了叛亂,殺死楊貴妃兄妹,父子分道揚鑣。李隆基跑到四川成都,李亨跑到甘肅靈武,自立為帝,尊李隆基為太上皇。經過艱苦卓絕的平叛戰爭,李亨回到長安,同時給李隆基寫信,要李隆基回來繼續當皇帝。聲稱自己當初倉促稱帝,實為事急從權之舉,不能當真。現在天下已定,還得李隆基還宮主持大局。

李隆基抵死不從,回信道,如果你想做個忠臣孝子,就不要幹這種把我往火上烤的傻事,我早已立你為太子,你當皇帝,應天順人。如果你執意孤行,我將永不回京,老死異鄉。李亨於是同意了李隆基的請求。李隆基回到鳳翔,隨行六百侍衛便被解除武裝,接替他們執行護送任務的是三千禁軍。父子二人相見,場面非常隆重。李亨親手脫下皇帝的黃袍,穿上太子的紫衣,向李隆基跪拜舞蹈,行兒臣之禮。李隆基雙手扶起李亨,親手拿過黃袍,披在李亨身上,父子倆抱頭痛哭。

李隆基道,一切都是天意,人心皆歸於你。能讓我頤養天年,平安終老,便是你的大孝。父子二人並轡走在長安街上,百姓歡呼鼓舞,山呼萬歲。李隆基說,我當了五十年皇帝,都沒感覺有多麼高貴。今天當了皇帝的父親,方才感到高貴無比。後人評價,李隆基此語「全無心肝」。

李隆基最初住在興慶宮,興慶宮是李隆基最早作臨淄王住的地方。就是在這裡,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策劃了兵變,殺死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扶持李旦當了皇帝,自己當了太子。兩年後,李旦退位,傳位李隆基,李隆基於太極宮即位。興慶宮風景優美,遠離皇城,南臨大道。每當李隆基登樓遠眺,宮外的老百姓看到他,無不匍匐在地,山呼萬歲。李隆基就派人賜予酒食,與民同樂。

大明宮和興慶宮之間有一座夾城,唐肅宗經常穿過夾城來到興慶宮,李隆基偶爾也穿過夾城來到大明宮,父子倆聯絡感情,共商國是,其樂融融。但是他們可能忘掉了,當年李隆基就是帶人從興慶宮穿過夾城直入大明宮,殺死韋皇后和安樂公主的。

於是李亨的心腹權臣李輔國說,李隆基苗頭不對。他在收買民心,妄圖復辟。李亨說,不至於吧,他都那麼大歲數了,再當能有幾年?我爸不是那種人。李輔國心裡暗笑,你爸不是那種人,誰是那種人?不過嘴上說的是,我知道太上皇仁慈嚴愛,可是架不住他的身邊有一幫小人啊。像陳玄禮高力士,都是當年馬嵬驛之變的有功之臣,楊貴妃就是高力士親手勒死的。可是現在卻沒有得到您的重用,反而跟著太上皇坐了冷板凳,他們心裡不滿吶。如果有一天他們重演一出馬嵬驛,您就危險了。我也是為了大唐江山社稷著想。

李亨聽了,嚇出一身冷汗,他太了解李隆基了。李隆基是個為了皇位不擇手段的人,當年在武惠妃的慫恿下親手殺死兩個兒子,眼都不眨。自己當太子期間,也是多次命懸一線。如果李隆基在陳高二人的慫恿下聯絡禁軍發動復辟,並非不可能。於是他默許了李輔國的建議,先是調走興慶宮中的三百匹好馬,接著便是遷宮,讓李隆基從興慶宮搬到太極宮,理由是興慶宮不安全,緊挨著居民區,而且宮牆低矮,若有不法之徒圖謀行刺,後果不堪設想。太極宮戒備森嚴,又安靜,恰是老人安度晚年的最佳場所。

遷宮之後,便是遷人。李輔國把高力士流放到巫州,讓玉真公主出居玉真觀,沒事不要入宮。還勒令陳玄禮致仕,回家養老。另選後宮宮女一百多人,侍奉太上皇的飲食起居。物是人非,李隆基非常鬱悶,於是想起了楊貴妃。暮雨瀟瀟,他輾轉反側,流淚到天明。

唐肅宗的身體越來越差,眼看就如落日的餘暉,見不到幾天光明了。可是李隆基的身體卻無大礙,這讓李輔國惴惴不安。一旦唐肅宗不豫,他的反對者們不是沒有可能擁立李隆基復辟,到時候李輔國將死無葬身之地。於是李輔國決定先下手為強。

道家養氣,必以藥物作為輔佐,也就是吃仙丹。《西遊記》中孫悟空吃了太上老君煉的仙丹,因此長生不老。孫悟空打倒鎮元大仙的人參果樹,前往蓬萊三島求藥問藥,福祿壽三老道:「我們的道,不及他(鎮元大仙)多矣!他得之甚易,(吃個果子)就可與天齊壽;我們還要養精、鍊氣、存神,調和龍虎,捉坎填離,不知費多少工夫。」

這天晚上,李隆基打坐完畢,照例吃了一顆御醫煉製的仙丹。不大一會兒,腹痛如絞,他明白自己大限已到,恍惚間楊貴妃仿佛來到他的身邊,依然花容燦然,柔聲道,陛下,我們終於又能在一起了。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臣妾已在蓬萊成仙,你趕緊隨我來吧。說完飄然而去,李隆基扯著嗓子喊道,愛妃,愛妃。

凌晨時分,李隆基駕崩。唐肅宗聞知噩耗,痛哭流涕。張皇后勾結越王李係圖謀發動兵變,誅殺李輔國清君側未果,被李輔國反殺。宮中大亂,宦官宮女四散逃避,唐肅宗寂寞晏駕,與李隆基死去僅僅相隔十三天。

想要了解更多唐朝精彩故事,就看看《這個唐朝太有意思了》這套書吧。這套書是歷史系研究生士承東林仿通俗史寫作大家當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兒》寫的,用詞考究,用語詼諧,把無趣繁複的正史寫的妙趣橫生,讓人愛不釋手,一口氣就想讀完。幽默是本書的基因,搞笑是本書的拿手好戲,本書不能保證,你看了之後肚子會笑得有多疼。四本定價138,一本才不到35塊錢,特別划算。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