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河堤變農田,紅薯玉米連片種植:村民免費蔬菜吃不完

草根影像 發佈 2020-08-23T09:22:06+00:00

2017年的時候,地方加大了河流治污力度,對河道進行了拓寬改造,同時要求村民將河岸兩側樹木全部進行砍伐,莊稼全部清理乾淨。

「草根影像」安徽家鄉門口有一條小河,河兩岸的堤壩上種著高高的楊樹,樹下還套種著多種農作物。多少年來河流兩岸的生態一直保持得非常好,夏天的時候樹下經常可以看到野雞的蹤影,有時還能看到林中仙子「壽帶鳥」漂亮的身姿;冬天的時候,河裡經常著棲息大量的野鴨以及各種鷺鳥,愛好拍照的我在河兩岸拍下過很多野生動物的蹤影。

2017年的時候,地方加大了河流治污力度,對河道進行了拓寬改造,同時要求村民將河岸兩側樹木全部進行砍伐,莊稼全部清理乾淨。當時聽說地方準備在河流兩岸統一種植果樹,在這裡打造花海長廊。村民認為這個主意不錯,將來這裡不僅環境優美,還能發展旅遊事業,促進農民增長增收呢。

不過事情的發展卻令人大跌眼鏡,所有莊稼和樹木被清理乾淨之後,河道內的土地閒置了兩年,2020的春天的時候這裡的土地被鄉里統一轉租。由於價格不高,周邊鄉鎮的種地大戶都來這裡承包土地,圖為河流北側的大片土地被當地一位村民全部承包,種植了連片的玉米。

河流的另外一側種植了連綿不斷的紅薯。據了解,承包這塊地的主人離這兒有上百公里遠,他們那邊有很多紅薯種植大戶,秋天將收穫的紅薯存儲起來,等到春節前後才對外銷售,每年都可以獲得比其他的農戶高得多的收益。這些紅薯苗子都是從附近村民的家中購置,再僱傭河道兩岸的村民種植的。

以前這位種植紅薯的村民都是在臨近的河南省流轉土地,價格一畝900多元不說,而且土質沒有這邊的好,排水也沒有這兒方便,所以聽說這兒的土地便宜流轉之後,立即放棄繼續流轉河南省的土地,從鄉里把土地流轉了過來,僅土地流轉費用就節省了十萬元以上。

其實村民對這次土地流轉還是有一點微詞的,原來河兩岸的這些河堤並不是村民的承包地,但由於一直沒有統一管理,所以靠近哪家的地頭,就由哪一家負責種植,就相當於承包地之外的「自留地」一般。現在鄉里統一收走了,卻沒有搞統一建設,而是流轉給了其他的種地大戶,以前種植土地的村民沒得到任何好處。

最令人意外的是,一些一直在河裡種地的村民見自己種植的土地被流轉出去繼續搞農業種植,堅決不讓流轉土地的大戶種植,最終讓種地大戶未能如願,如今這些清理出來的土地被原來的種植戶又種上了各種莊稼。

除了極少數土地沒被成功流轉之外,河邊數萬畝的土地被種植了玉米、紅薯等農作物。「草根影像」經常在河邊溜達,發現經常有村民經過這裡時,停下車來到地里採摘紅薯葉、紅薯梗之類的蔬菜。據了解,紅薯梗可以燒菜,紅薯葉可以拌面蒸熟食用,在農村屬於一種最常見的蔬菜。

採摘的村民介紹,紅薯進入旺長期後,適當地採摘葉子會對紅薯有一定的好處,況且這些紅薯有上萬畝,採摘一些紅薯葉子不會產生不利影響,相當於給村民提供了吃不完的免費蔬菜,哈哈。你認為紅薯上面的梗和葉子怎麼做才好吃,歡迎關注交流,更多農村生活故事分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