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出土一漢代「奇鏡」,已失傳1000多年,專家:根本無法仿製

歷史雜錄 發佈 2020-08-19T04:09:43+00:00

冶煉是一種提鍊金屬的重要技術,在我國古代有著相當長的發展歷程,其中又以銅的提煉技術最為成熟,因而青銅器也被視為原始人進入氏族形態的重要標誌之一。

引言

李白在《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中寫道:「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描述的就是煉銅工人熱火朝天工作時的場景。冶煉是一種提鍊金屬的重要技術,在我國古代有著相當長的發展歷程,其中又以銅的提煉技術最為成熟,因而青銅器也被視為原始人進入氏族形態的重要標誌之一。而在冶煉技術逐步走向成熟的過程中,也有很多新物品被生產了出來。透光鏡就是其中之一。

中華民族冶金技術是我國獨立創造的,而青銅器就是最早被發現並使用的金屬之一。早在5000多年前出土的文物中就有青銅刀具,表明在龍山時代人們已經掌握了基本的冶煉銅器之法,可以製造出鏡子、小刀、錐子等簡單的日常生活用具。

01

在這其中,銅鏡便是古人最常使用的一種生活用具。現代我們使用的從西方傳過來的玻璃鏡子,那麼古人所使用的銅鏡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銅面真的可以清晰映射物體嗎?在這裡首先要糾正一個錯誤認識:銅鏡並不是由純銅製造,而是由含錫量較高的青銅鑄造而成;最早它也並不是用作鏡子,而是一種祭祀所用的禮器。直到西漢末年,銅鏡才漸漸走入民間,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之一。

最早古人用銅盆盛水以自照,充當鏡子的功能。隨著合金技術的出現,人們漸漸發現了使用銅錫或者銀鉛可以製造出美觀又方便攜帶的鏡子,銅鏡逐步登上歷史舞台。它一般被製成圓形或者方形,正面以鉛錫磨礪光亮,背面雕飾圖案,可以清晰地照出面部。春秋以前的銅鏡非常少,戰國時期才開始盛行,產量大增的同時,花紋裝飾等也日益精美。

02

目前流傳於世的鏡子很少有秦代以前的,漢代才開始增多。漢代鏡子多有鑲嵌珠寶,且花紋明麗,其上雕刻的字跡清晰。因為古代鏡子常常用於陪葬,所以各地出土古鏡大多出土於墓穴之中。也正因深埋地底千年,才能讓這些製作精美的銅鏡幾乎被完好保存下來。在古代眾多銅鏡中,除了花紋與名字不同外,大多數鏡子是十分相似的,唯有一種特殊的存在——透光鏡。

透光鏡有「魔鏡」之稱,它鑄造於西漢中晚期,在光學和力學原理尚未被發現,或者說尚未成為體系知識流傳下來時,這種鏡子堪稱物理學上的奇蹟。1977年,江西萍鄉西漢古墓中發掘出第一面出土的「透光鏡」,它直徑7.4厘米,凈重約50g,只是一面精巧的手鏡,其上的花紋也並不華麗,僅背部有一行「見日之光天下大明」的銘文,也是漢代鏡子中十分常見的銘文。

03

它的真正特別之處在於,在將光源對準銅鏡正面時,毫無疑問會有反射的部分光線。但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它反射出的映像是銅鏡背部的花紋和銘文,而不是純粹的「光的反射」!這也是這面鏡子被稱為「透光鏡」的原因,倒映出來的結果仿佛是光源從背後穿過了「鏤空」的銅鏡一般,極具神秘色彩。古人一直把這種鏡子奉為「神物」,外國人則直呼其為「魔鏡」。

可惜的是,「透光鏡」的製造技術在宋代就已經失傳了。然而在目前上海博物館所藏的數萬枚銅鏡中,只有4件能夠透光,都是漢代的產品,堪稱無價之寶。而相關專家也表示:透光鏡的製造技術之難,即使在現在也無法複製。

我們敬愛的總理當年視察博物館時還曾詢問透光鏡原理,可惜當時的研究人員研究的時日尚短,並沒能找到其中原理。但其實,在沈括的《夢溪筆談·器用》一章中就有所暗示:「以謂鑄時薄處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後冷而銅縮多。」

沈括的意思是銅鏡中有銘文的地方厚一些,冷卻得慢,銅收縮得多一些;其他地方冷卻得快,銅收縮得就會少一些。近代科學家經過研究後,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銅鏡透光是因為表面厚薄分布不均,但是這種不均的差異只有幾微米,並非人肉眼可見;而且這種特殊的形變並非純天然,與工匠打磨的方式也有關。但顯然,這種打磨方式並未大規模推廣,只是偶爾能有一兩位工匠碰巧打磨而出罷了。

結語

明清以後,銅鏡逐漸被更輕巧的玻璃鏡代替,退出了它活躍了數千年的歷史舞台,現在唯有在博物館中才能見到銅鏡。然而銅鏡雖然沒落,古人的鑄造技術仍然值得我們這些後人讚嘆。

參考資料: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夢溪筆談·器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