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納粹德國軍工領域的巔峰之作:俾斯麥號戰列艦

清論歷史 發佈 2020-08-19T18:36:23+00:00

對此,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歷史與政治學碩士 Kennedy Hickman在《World War II: Bismarck》一文中曾經提到:In 1935, the signing of the Anglo-German Naval Agreement accelerated German efforts as it allowed the Kriegsmarine to build up to 35% of the total tonnage of the Royal Navy. Additionally, it bound the Kriegsmarine to the Washington Naval Treaty tonnage restrictions.

公元1940年8月24日,納粹德國海軍接收了一艘巨型戰列艦,即俾斯麥號。在日本製造的大和號戰列艦下水服役之前,世界上各個國家的戰列艦的規模和火力配置都不及俾斯麥號。

對於納粹德國來說,俾斯麥號的下水將極大提升本國的海軍力量,為進一步進攻英國本土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但對於英國來說,俾斯麥號無疑將成為皇家海軍的最大威脅。從該艦服役之日起,就註定英國的周邊海域將不再太平。

俾斯麥號戰列艦的誕生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受制於《凡爾賽和約》的限制,無法再建造主炮口徑超過280毫米、排水量不得超過10160噸的大型戰艦。不僅如此,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所生產的戰艦也多被戰勝國所剝奪,只保留了幾艘規模較小的戰艦來維持海軍規模。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德國人開始逐漸嘗試在不觸碰《凡爾賽和約》紅線的情況下,打造新式戰列艦,即德意志級戰列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德意志級戰列艦更像是一款重型巡洋艦。正是因為該級別的艦艇定位比較尷尬,因此德國人又萌生了建造一艘徹徹底底的重型戰列艦的想法。

公元1935年,英德兩國簽訂了《英德海軍協定》,使納粹德國不再受制於《凡爾賽和約》中有關海軍協定的限制,並具備了建造大型戰艦的基礎。對此,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歷史與政治學碩士 Kennedy Hickman(甘迺迪·希克曼)在《World War II: Bismarck》(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俾斯麥號)一文中曾經提到:

In 1935, the signing of the Anglo-German Naval Agreement accelerated German efforts as it allowed the Kriegsmarine to build up to 35% of the total tonnage of the Royal Navy. Additionally, it bound the Kriegsmarine to the Washington Naval Treaty tonnage restrictions.

譯文:1935年,英德海軍協議的簽署加速了德國的努力,因為它允許克里格斯馬林號建造的總噸位占英國皇家海軍總噸位的35%。此外,它將克里格斯馬林號與華盛頓海軍條約的噸位限制捆綁在一起。

同年,納粹德國啟動了俾斯麥號戰列艦的設計計劃。次年,建造工程正式啟動。公元1939年2月,俾斯麥號下水測試。後續的裝備工作和測試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直到公元1941年才正式交付給納粹德國海軍,成為海軍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對於納粹德國來說,俾斯麥號的下水具有重大意義。

  • 其一,納粹德國終於打破了自《凡爾賽和約》簽訂以來的海軍軍備限制,極大滿足了當時許多德國人的復仇心理。基於這種心理,納粹政府的根基也隨之變得更加牢固了,希特勒在德國人心目中的地位也由此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 其次,俾斯麥號的服役,極大提升了納粹德國的海軍力量。雖然德國總體的海軍軍備力量依舊不及英法兩國,但至少擁有了和英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和法國黎塞留級戰列艦可以相提並論的同級戰列艦,對英法兩國的海軍力量形成了較大的威懾作用。

俾斯麥號戰列艦的特點

1. 續航能力強,可持續進行遠航作戰

俾斯麥號戰列艦的第一個特點,就是擁有8000海里/19節的長續航能力。同時期出現的英國喬治五世號戰列艦的續航能力,只有4060海里/18節;法國的黎賽留號戰列艦隻有5000海里/18節;而服役時間晚於俾斯麥號的日本大和號戰列艦的巡航數據也只有7200海里/16節。

艦艇的續航能力,其實就是指該艦艇的最大航程。續航能力越強,意味著這艘艦艇可以前往更遠的地區作戰。當然,這也並不意味著續航能力低的艦艇就不能夠執行遠航作戰。只要中途能夠得到補給,就依舊能夠完成預定的作戰計劃。

納粹德國之所以會將俾斯麥號戰列艦打造成一艘適合長時間遠航的戰艦,主要是為了解決該艦的補給問題。即便當時納粹德國的軍備力量和經濟力量都十分雄厚,但受地理環境因素的影響,無法在其他地區得到有效補給。再加上納粹德國的目標是征服整個歐洲乃至全世界,因此使其具備長續航能力就成為了俾斯麥號戰列艦的重點建設目標之一。

2. 犧牲戰鬥力,提高防護等級

俾斯麥號戰列艦的設計初衷,本就不是用於進行戰略決戰的戰列艦,而是兼顧多方面的綜合性戰艦。因此該艦並沒有像日本製造的大和號戰列艦那樣,裝備有大口徑的主炮,而是選擇了口徑稍小的381毫米主炮。

不過在防護上,俾斯麥號進行了重點加強。不僅如此,該艦還保留了多個水密艙,光是主水密艙就達到了22個之多。一旦船體的某一處遭到炮擊而出現撕裂,那麼船員就可以及時封堵水密艙,避免因倒灌的海水過多而導致船體直接下沉,大大增加了俾斯麥號的生存能力。

由於納粹德國並不是非常注重海軍的發展,再加上納粹德國並沒有足夠的時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組建起規模足夠龐大的海軍艦隊。因此,納粹德國的海軍艦艇大多重視生存率。這一點,和主張一味進攻並放棄防禦能力的日本海軍的思想正好相反。

當然,俾斯麥號的防護系統也並不是完美的。雖然該艦能夠連續承受高爆彈的轟擊,但是一旦敵艦使用穿甲彈,並命中該艦水位線以下的位置,那麼就很容易喪失戰鬥力,即便該艦艇配備有多個水密艙也無濟於事。

俾斯麥號的轉向系統受損,與皇家海軍奮戰至最後一刻

從俾斯麥號第一次出航開始,就被英國皇家海軍鎖定了。一旦英國皇家海軍能夠將該艦擊沉,那麼不僅能夠極大鼓舞英國軍民抗擊納粹德國侵略者的鬥志,還能夠對納粹德國的海軍力量予以重創。為此,英國首相邱吉爾決定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擊沉這艘體積龐大的戰列艦。

公元1941年5月,英國皇家海軍共出動了42艘戰艦,意圖圍殲以俾斯麥號為核心的納粹德國海軍艦隊,其中還包括兩艘航空母艦。

和日本的大和號戰列艦一樣,俾斯麥號的防空力量也十分薄弱。在英軍戰機的猛烈攻勢下,俾斯麥號的船體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其中一枚魚雷擊中了該艦的轉向系統,導致俾斯麥號失去了脫離戰場的能力。

5月27日,皇家海軍的主力戰艦喬治五世號戰列艦和羅德尼號戰列艦紛紛趕到戰場,俾斯麥號的境遇變得更加危機。在意識到無力回天后,俾斯麥號的艦長剛瑟·呂特晏斯上將向軍部發去了最後一封電報,決定與皇家海軍戰至最後一刻。對此,《Encyclopaedia Britannica》一書中曾經提到:

···the King George V and the Rodney, in an hour-long attack, incapacitated the Bismarck, and an hour and a half later it sank after being hit by three torpedoes from the cruiser Dorsetshire. Of the some 2,300 crew aboard the Bismarck, only about 110 survived.

譯文:···國王喬治五世號和羅德尼號在一個小時的攻擊中使俾斯麥號失去了戰鬥力,一個半小時後,它被多塞特郡巡洋艦的三枚魚雷擊中而沉沒。"俾斯麥"號上約2300名船員中,只有大約110人倖存。

俾斯麥號的沉沒,對英德兩國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雖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前,英國皇家海軍的名聲就已經傳遍了全世界各個角落。但擊沉俾斯麥號,無疑又一次宣揚了皇家海軍的美名。即便這場海戰是在英德雙方兵力不對等的情況下發生的,但相比起戰果來說,過程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同時,俾斯麥號的沉沒也極大打擊了侵略者的囂張氣焰。該艦的製造曾給納粹德國的財政造成了不小的壓力,直接削弱了納粹德國侵略他國的軍事力量,進一步削弱了納粹德國在歐洲的制海權。

結語

對於俾斯麥號戰列艦來說,該艦所要面對的敵人實在太過強大,自己的隊友又實在過於弱小。前文已經提到,納粹德國一直都不是非常注重水面艦艇的發展,直到戰爭快要結束之時才研製出了更加先進的潛艇。受這一因素的影響,俾斯麥號的周圍一直圍繞著一些性能一般的艦艇,而這些艦艇也無法給予這艘龐大的戰列艦充足的保護。

從這一角度出發,不難發現納粹德國和日本帝國對海軍的理解還都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二者皆認為,由巨炮武裝起來的戰列艦依舊還能夠活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舞台之上。但實際上,航空母艦早已經取代了戰列艦曾經的地位。

反觀英國皇家空軍,不僅有數量眾多的海軍艦艇,還有大量的艦載機能夠對俾斯麥號進行空中打擊。在海空兩股力量的聯合打擊下,縱使俾斯麥號戰列艦裝有再厚重的裝甲,也難逃最終被擊沉的命運。


參考文獻:

【1】《World War II: Bismarck》, Kennedy Hickman著

【2】《論德意志帝國海軍戰略的轉變》,崔文龍、趙光強著

【3】《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