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港科技城2.0版發布,西湖大學城來了

杭州特價房 發佈 2020-06-09T05:31:46+00:00

昨天下午,杭州市西湖區發布了紫金港科技城2.0版實施意見和西湖大學城建設目標。打破傳統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招商手段和服務理念,全力打造「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強化人才鏈、配置資金鍊、補齊政策鏈、優化服務鏈,以最優產業生態和營商環境形成創新創業窪地,構建

昨天下午,杭州市西湖區發布了紫金港科技城2.0版實施意見和西湖大學城建設目標。紫金港科技城2.0有什麼亮點?西湖大學城何時建成?一起來看看吧~


「造園」變「營城」

紫金港科技城橫空出世


紫金港科技城的前身西湖科技經濟產業園,是一個以傳統產業為主導的工業園區。隨著城市邊界擴張和政策調整,賦予了西湖科技經濟產業園更高的發展使命,推動著園區產業從發展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2018年2月,紫金港科技城管理委員會正式掛牌成立,城西科創大走廊「一廊三城」格局正式成形。


紫金港科技城總規劃面積約21平方公里,涵蓋西湖科技經濟產業園、雲谷兩大核心區塊。根據規劃,西科園區塊將全新布局、全面改造,建築體量從現有的181萬方提高到327萬方,配套建設地下空間從30萬方增加到140萬方;雲谷區塊已引進阿里雲總部、個推等一批重點項目,打造「三生融合」現代化產業新城。


2019年,科技城實現稅收14.9億元、集聚規上企業122家、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86.2億元,分別比兩年前科技城啟動建設時增長了26%、72%和25%。先後入選浙江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和全省首批「萬畝千億」新產業平台培育名單。


發布2.0版實施意見

加快打造產業發展新高地


如果說1.0版為紫金港科技城發展提供了機遇、指明了方向、構建了雛形,那發布2.0版實施意見則是提供了更明確的階段性目標、更高的發展要求。會上,明確了全力打造「全區產業發展新高地、全省科技創新策源地、全國新型一流科學城」的目標任務,標誌著紫金港科技城2.0版建設與發展的全新藍圖已經開啟。


樹立1個理念



融合產學研、共建科技城


打破傳統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招商手段和服務理念,全力打造「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強化人才鏈、配置資金鍊、補齊政策鏈、優化服務鏈,以最優產業生態和營商環境形成創新創業窪地,構建人才高地,高質量打造科技城2.0版。


緊抓2大智源



浙江大學——高水平打造浙大創新生態圈



以科技城與浙大共同打造的紫金眾創小鎮為主要載體,聚焦腦機智能、數字經濟、醫療健康等重點產業領域,共建區校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台,引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打通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通道,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形成從基礎研究到產業化的創新創業全產業鏈,實現區校企合作多贏。


西湖大學——高標準謀劃西湖大學城



依託西湖大學建設西湖大學城,將高等教育、研究實驗、成果轉化、企業孵化、產業載體等緊密結合,謀劃西湖大學產學研公共服務平台、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平台,將科學研究與科技城產業發展緊密聯動,全力打造人才高地、創新高地和產業高地。


深耕3大產業



數字經濟



立足西湖區數字經濟產業優勢,著力構建「天堂鎵谷晶片產業園」「獨角獸產業園」等產業發展平台。重點發展雲計算、大數據、集成電路設計、人工智慧、區塊鏈等產業,形成特色突出、融合緊密的數字經濟發展格局。


智能製造



依託科技城現有製造業基礎,以工業網際網路、企業上雲、智能化改造推動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做強智能物流裝備、智能環境檢測裝備、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成套設備等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做大智能屏顯終端、智能識別終端等智能終端產業。推進智能製造產業集約化發展,打造全省智能製造示範區。


生命健康



緊跟全球生物醫藥領域的發展趨勢,依託西湖大學全球頂級生命科學研究團隊科研實力和迪安診斷、艾康生物等知名企業,加強生命健康領域前沿技術研發與應用,做大做強生物醫藥和體外診斷產業,打造一流的生命健康研究中心和產業化基地。


聯動4大載體


造城——高質量打造「雙城」


充分發揮科技城現有產業基礎和兩所高校優勢,高起點規劃、高規格建設,全力打造高端人才集聚、高新技術產業引領、創新創業氛圍活躍、在全國乃至全球具有較強影響力的科技城和大學城。


建區——高水平建成省級高新區


「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和「全省萬畝千億產業平台」是科技城實體經濟的主戰場,把創建這兩大省級平台作為科技城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著力點。


創鎮——高標準創建特色小鎮


以紫金眾創小鎮和雲谷小鎮的省級特色小鎮建設推進科技城產城融合發展,加快驗收、命名等工作步伐,全面提升人文底蘊和生態環境水平。


興園——高要求整合提升特色微園


西科園是科技城產業存量所在,將圍繞主導產業,打造各具特色的微園。


推進5大行動


增總量——大力實施空間優化行動



構建「特色產業微園—特色產業鏈—特色小鎮」產業生態體系,結合西科園區塊提升改造,打造一批符合科技城三大產業導向的特色小微園;做好雲谷控規優化工作,利用土地資源,打造集成電路設計、生物醫藥、智能製造等特色產業鏈;推進特色小鎮建設,爭取紫金眾創小鎮和雲谷小鎮早日驗收命名。


優存量——大力實施改造升級行動



以「新製造業推動年」活動為切入口,緊抓「新製造業計劃」政策窗口期,加快建成西科園首批14個改造項目,全力推進後續項目,實現園區整體改造提升;按照「企業主導+政府引導」的方式實施轉型升級,加大技改力度,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逐步淘汰清退一批不符合產業導向的低散亂企業。


保增量——大力實施選商引智行動



優化項目招引、遴選、落地和政策兌現等方面體制機制,通過科學、精準招商,強化招才引智,搭建孵化平台,加快做地出地和產業項目招引、創新人才引進等工作,完成西湖大學、阿里雲總部、雲谷學校、天堂鎵谷、個推、蘑菇街、二更等項目,全力推進「西湖大學」城66萬方產學研接產基地的落地和建設。


引流量——大力實施公建配套行動



緊抓「新基建」政策契機,加強園區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公共服務平台和技術共享平台建設,儘快落實地鐵14號線進入西科園,4號線延伸段進入雲谷區塊並接入西站,建設方山綠芯公園、雲創路生態文化長廊等生態廊道及河道整治提升,完善學校、醫院等公共生活配套,打通「引才聚才留才用才」通道。


提質量——大力實施服務優化行動


以「營商環境提升年」「企業服務年」活動開展為契機,建立「三服務」活動長效機制,紮實開展「雙千」活動,對接親清在線,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實「最多跑一次」;針對企業不同需求,提供量身定製的精準服務,打通銀行、投資機構和企業之間的溝通渠道,搭建融資服務體系;對各類政策進行梳理,出台更具吸引力的科技城產業政策,進一步優化政策申報兌現流程,切實增強科技城服務企業能力。


西湖大學城

對標劍橋大學城、史丹福大學城


2018年2月14日,西湖大學正式獲批成立,4月3日,雲谷校區破土動工,僅僅兩年的時間,學校面貌就發生了飛躍式的變化。雲谷校區一期45萬平方米建築即將在6月底結頂,二期三期按照時間錶快速推進,「築夢百年」的西湖校園已具雛形。


西湖大學城,將對標、借鑑劍橋大學城、史丹福大學城等世界知名大學城,探索「高等院校+產業園區→科學城」的發展模式,將科技城打造成全國新型一流科學城。



在西湖大學城的規劃中,將高等教育、研究實驗、成果轉化、企業孵化、產業載體等緊密結合,謀劃西湖大學產學研公共服務平台、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平台,將科學研究與科技城產業發展緊密聯動,打造66萬方產學研接產基地,成為人才高地、創新高地和產業高地。


到2030年,西湖大學城全面建成,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科技創新策源地。


來源:杭州發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