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什麼那麼重視嫡庶之分?財產都要交給嫡長子繼承?

心菩提願 發佈 2020-06-09T10:07:47+00:00

古人為什麼那麼重視嫡庶之分?財產都要交給嫡長子繼承?十日說歷史 2020-06-04 15:57大家好,我們的十日說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古人為什麼那麼重視嫡庶之分?財產都要交給嫡長子繼承?

十日說歷史 2020-06-04 15:57

大家好,我們的十日說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古人奉行的都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子嗣眾多必然要有所差別,而嫡庶之別,也是古代婚姻與繼承規則的核心所在,嫡為尊為先,庶為卑為後。不過並沒有規定是說財產都要交給嫡長子來繼承。嫡長子繼承制的確是宗法制之下最重要的繼承規制,然而這裡所謂的「嫡長子繼承制」,指的是嫡長子優先繼承,而並非只有嫡長子能夠繼承。這個制度規定的是一種繼承順序,而不是限制了繼承資格。比方沒有嫡長子的情況下,那麼還有其他的備選方案,總不至於沒了嫡長子家業就無法繼承了。

從今天的視角看,古人重視嫡庶之分看似很不合理,但仔細分析,卻有其中的道理,請看以下分析。首先,為了強強聯手。古代婚姻中,一個貴族男子的原配,一定要門當戶對,婚姻本就是政治,聯姻本就是強強聯手,這就導致嫡子母舅的勢力一定很強。如果嫡子繼承,可以得到母舅家的幫助,有利於光大門楣,使強強聯手的局面得以繼續下去。如果立庶子,嫡子的母舅不出來搗亂就不錯了(比如殺死周幽王的申侯),強強聯手的局面必將失去,家族難免勢單力孤。其次,為了避免兄弟相殘。既然要嫡子繼承,那嫡子在很多時候又不止一個,誰繼承呢?把財產土地平均分割是不可能的,這樣家族的實力將很快下降,很不利。考察誰更賢能,賢能這個東西很難有標準,你說賢,他說不賢,全靠一張嘴來說。因此為了避免兄弟相殘,也為了保存家族的實力,於是建立起嫡長子繼承制度,讓其他人失去希望,也就不至於出現兄弟相殘了。

西周的衰弱,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分封制,把西周的直轄地區分割得越來越小了,西周就衰弱了,在古代,如果遵循嫡長子繼承制,就不會有什麼奪嫡之爭了,因為「嫡」不是奪的,而是生的。如果都嫡長子繼承,繼承問題就不會有什麼爭議,因為沒得爭。恰恰是很多帝王不遵循這個制度,才有了紛爭,遊牧民族為什麼一直無法跟中原王朝抗衡?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沒有這個制度,所以都在爭奪王權,導致王室內訌,或者導致分裂,而中原王朝分裂很少。個人家族繼承也是同樣的問題,古代大家族都是一個宗族住在一起,有強大的凝聚力,而一旦分家了,家族的凝聚力也就減弱了,離破產就不遠了

但是,這種制度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無論是「立嫡」還是「立長」,都明顯忽略了「德」和「才」的要求。比如三個兒子,大兒子上白痴,小兒子聰明過人,能力,為人處世都勝人一籌,但按照祖宗之法皇位應由白痴兒子來繼承,這顯然是非常可笑的。隨著社會的進步,它必將被人們所拋棄,由進步的制度所代替。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