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西扶貧故事」記我心愛的普樂村兒童俱樂部(一)

此時迪慶 發佈 2020-06-09T04:31:40+00:00

我是來自雲南省財經職業學院會計學院的一名專業課教師, 2018年3月4日,我來到維西縣康普鄉普樂村駐紮在距離鄉政府20公里的谷岔大山里,一住就是半年。

我是來自雲南省財經職業學院會計學院的一名專業課教師, 2018年3月4日,我來到維西縣康普鄉普樂村駐紮在距離鄉政府20公里的谷岔大山里,一住就是半年。

普樂村是一個山高坡陡、農耕地質質量差的山區,是康普鄉人口最多,貧困程度最深,貧困面積最廣的行政村,傈僳族人口占全村總人口的95%;獨龍族和怒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4.5%,全村有17個村民小組,總戶數586戶,總人口2266人,其中,精準扶貧建檔戶在系統的為427戶1595人,建檔立卡人數占全村總人數的70.46%。

那是多麼緊張的三月啊!放下行囊,立馬投身「千促」工作,千名幹部下基層,促脫貧,保穩定!這個月圍繞著四個「抓」開展工作,即抓好宣傳活動、抓好社會穩定、抓好精準扶貧、抓好四美創建。從四月份開始,工作隊分工,我主要負責四美創建各項工作,其間熟悉村情民情,掌握扶貧政策,參與我村合作社產業布局,配合主任選舉工作,接待各級領導到村檢查調研。隨著「千促」工作告一段落,我主要集中精力在谷岔片區開展四美創建。為了創建四美村落,要加大對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力度,提高標準,查缺補漏,要廣泛加強宣傳,引導大家自覺清理房前屋後垃圾,雜物堆放整齊,做到乾淨、有序,要使村民從被動接受檢查到主動追求美麗家園,需要長期持續的努力啊!我每天開始深入農戶家庭,按照最美家庭創建標準挨家挨戶進行家庭庭院及內務整治的培訓指導,從家庭到個人衛生,從院壩到廚房,從客廳到臥室,從豬圈牛欄到衛生間,樓上樓下,門窗樑柱,無一遺漏,不留死角。乾淨整潔是最基本的要求,還要引導他們去美化,去布置。經過每天不懈的努力,大部分村民的家庭衛生有了明顯改觀,個人儀表也整潔多了。

▲谷岔片區「四美」創建入戶指導的路上

▲美麗的谷岔

來源: 迪慶脫貧攻堅

原標題:【扶貧故事】記我心愛的普樂村兒童俱樂部

編輯:都市時報一點關注 湯維

審核:祝小涵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