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網遊植入網課,一旁還有「不堪」內容!虎牙們的「毒牙」,該拔了!

漢中檢察 發佈 2020-06-10T19:35:42+00:00

對於廣大青少年來說,多一個學習知識的渠道本是好事,然而這些直播平台的免費網課卻偏離了教育和傳播知識的本質,表面上是在做公益教育,承擔社會責任,實則是打著免費在線教育的幌子,變相收割流量。


6月8日,虎牙、鬥魚等直播平台在免費網課渠道中推廣網路遊戲被媒體曝光。虎牙回應稱,平台進行了緊急修改,目前「一起學」板塊的廣告已下線。


疫情期間,在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各地中小學生開啟了網課模式。虎牙、鬥魚等非教育類的直播平台,也藉機進入在線教育領域。


對於廣大青少年來說,多一個學習知識的渠道本是好事,然而這些直播平台的免費網課卻偏離了教育和傳播知識的本質,表面上是在做公益教育,承擔社會責任,實則是打著免費在線教育的幌子,變相收割流量。更有甚者,還出現了「網課旁邊是香艷主播」的奇葩現象。


請問這是真心想做公益教育嗎?


教育部門此前曾印發《關於嚴禁有害App進入中小學校園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各級教育部門及中小學校,停止使用「包含色情暴力、網路遊戲、商業廣告等內容及連結」,避免有害App侵蝕校園。


直播平台借著網課的機會營銷,將網遊等商業推廣內容植入其中,對一些打擦邊球的香艷內容,也放任不管,甚至讓它與網課共存在同一頁面上,明顯違背了上述文件的精神。我們期待有關部門對此進行詳細調查,該處罰的堅決處罰,對違規行為零容忍。


網路遊戲或者直播平台等軟體,被要求設置青少年模式或者防沉迷模式,正是考慮到青少年群體自制能力不足、沉迷網絡容易耽誤學業、容易被誘導消費等等因素。在媒體的相關報導中,就提到,有孩子利用網課時間玩起網遊,背著家長偷偷充值了三萬多元。



因此,直播平台在推出在線教育等面向未成年人的內容板塊設計中,理應有針對性地對不適合青少年接觸的內容進行屏蔽,避免他們接觸到不良信息。不但不屏蔽,還主動營銷,直播平台這波操作降低了青少年接觸網路遊戲以及一些不良信息的門檻,無疑和網課的初衷背道而馳。原本承擔著停課不停學功能的網課,本意被扭曲,在平台的違規營銷推廣下,變成了打遊戲的便利窗口,喪失了商業倫理,毫無商業底線。


讓商業回歸商業,讓網課回歸網課,讓教育回歸教育。發生這樣的事情,也給各方都提了個醒:一方面,直播平台需要嚴守行業底線,強化過濾審核職能,不能將青少年當做商業推廣的流量工具,把網課搞變味;另一方面,直播平台的相關監管機制,也應該進一步完善,比如對開設在線教育的版塊是否屬於「學習類App」,還需要精確的界定。


目前,備受爭議的虎牙和鬥魚平台,已對相關網課欄目進行了下架。但平台是否還存在其他的違規內容,比如不少網友提到的性暗示、性誘惑的直播內容;或者在未成年人防沉迷機制上,是否還存在著漏洞,都需要自糾自查。


維護網際網路生態,為未成年人創造健康的網絡環境,這是任何平台都必須遵守的底線。如果眼裡沒有社會責任,而只有流量,只有商業利益,甚至為了營銷推廣而不擇手段,將青少年當成流量工具,這樣的平台註定走不遠。


來源:2020年6月10日 半月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