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這裡好犀利!將和全球知名大師們一起跨界造家

廣州海珠發布 發佈 2020-06-10T13:44:53+00:00

「中心廣場」版塊中,活動同期將舉辦「海珠濕地國際音樂節」,將會聚集萬千來自全國各地的熱愛音樂、藝術和生活、充滿活力的年輕一代,還會有無間斷的跨界論壇、主題沙龍、發布會、主題展覽等,藝術與生活美學在這裡交疊。

大家都知道海珠濕地

被國家住建部推薦參評

2019年度第12屆杜拜國際可持續發展最佳範例獎其實海珠濕地早就出圈了!今年12月

IDC國際設計家年華也將在海珠國家濕地公園舉辦

屆時

國際知名設計師們齊聚一堂

一起來海珠濕地造家


I.

最美公園,國際大師齊造家

作為廣州設計周的全新戰略項目,IDC國際設計家年華(INTERNATIONAL DESIGN CARNIVAL)選址廣州城市中軸線上的海珠國家濕地公園,將在2020年年底打造一場關於「生態智慧,面向未來的家」的文化創意生活盛宴。在鳥類棲息的生態家園中,我們將一起去探尋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共生共榮的奧秘。

△ 海珠國家濕地公園實景

IDC國際設計家年華初步構想,將在海珠湖沿湖2.6公里的區域設置8所大師之家、1個創想中心廣場、N種跨界嘉年華,「廣州∙海珠濕地國際音樂節」也將於項目活動同期在創想中心廣場舉辦。

△ IDC沿湖初步構想

II.

最強陣容,設計界頂配大事件

那麼,IDC國際設計家年華到底吸引來哪些行業大師呢?

01.

扎哈∙哈迪德設計

ZAHA HADID DESIGN

國際知名設計大師團隊

扎哈∙哈迪德,普利茲克獎第一位女性獲獎者,是建築界傳奇一般的存在。廣州大劇院、SOHO中國三部曲、長沙梅溪湖、北京大興機場……扎哈留在中國的建築作品亦全球矚目。

本次扎哈∙哈迪德設計蓋建大師之家,其設計總監Woody Yao先生&Maha Kutay女士從「未來之家」的定義展開思索,思考「家」與「自然」如何共存。

△ 扎哈∙哈迪德設計 設計總監 Woody Yao & Maha Kutay

據說其初步構想似乎延續了扎哈作品一貫的曲線風格,造型獨特出奇,與海珠濕地、花城廣州也有很好的地域文化關聯哦~

△ 扎哈∙哈迪德以往作品:廣州大劇院

02.

藤本壯介 SOU FUJIMOTO

日本 國際建築大師

生於北海道的藤本壯介,是日本新生代最有才華的建築師之一。他曾在一場自己的講座中說:「我思考的自然建築,不僅是樹木、綠色和建築的結合,而是更多地把內與外、簡單和複雜、傳統和未來等各種不同的對立事物關聯、糅合起來。」

雖然暫未透露建造構想,但從藤本老師之前的設計作品中,或可感受到他對未來之家的一些認知。「非常榮幸參與國際設計家年華如此美好的項目,與眾多知名建築設計師共創未來,期待12月與大家在廣州相見!」藤本在寄語中說道。到底藤本的設計會與羊城的風土有怎樣的碰撞呢?請持續關注IDC後續資訊~

△ 藤本壯介以往作品:蛇形畫廊

03.

何多苓 HO TO LING

中國四川 知名畫家、藝術家

「我們中國人的理想是自然中的家,家在山水間,山水在家中,IDC國際設計家年華,讓我們在理想中會合。」本次與IDC合作,何老師實屬藝術跨界,耳目一新。IDC大師之家的建造,何老師將與他的女兒何歐共建,一起表達對未來的理解與生活的想像。

據何老師介紹,在他的方案中,屋子可能會像一片葉子一樣漂浮在草地上。到底是什麼樣的「未來之家」呢?何多苓老師與女兒何歐會有怎樣的創意發想呢?欲知成品如何,還請12月一睹真容~

△ 何多苓老師

04.

劉小康 FREEMAN LAU

香港 視覺設計大師

據視覺設計大師劉小康老師自己介紹,他會沿用先前自己在北京策展的展覽主題「知竹」,以竹子為主要元素,再融入科技元素,依此營造未來的家居環境,來面對一種新常態的出現。

2011年由劉小康老師在北京策展的《知竹》,可以說是全世界首次以竹設計為主題的大型展覽,具有濃郁的東方風情。如今IDC的未來之家延續「知竹」這一主題,同樣值得期待。

「希望大家可以在一個更加健康與可持續發展的環境中,更加高雅品味的生活環境中,體驗中國的「竹」文化。」劉小康老師在IDC寄語視頻中講到。

△ 劉小康 ∙「知竹」主題展

05.

梁志天 STEVE LEUNG

香港 建築及設計大師

作為IDC項目的發起人之一,梁志天老師對IDC有更獨特的感情。在中國設計界,梁志天老師是一面旗幟,是華語設計圈內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憑藉獨有的「梁氏簡約」聞名至今。

對於未來的家,我的想法還是「以人為本」,希望所有的參與者在有限的空間裡,通過科技與集體的智慧,共同創作對未來家居無限的構想,多維度呈現未來生活的可能性。期待未來,與你美好相遇。」

雖然暫未透露建造方案,但鑒於梁老師的項目發起者身份,他對未來之家一定擁有自己的深刻認知,作品值得期待~

△ 梁志天以往作品:充滿現代感與科技感

06.

梁建國 JIANGUO LIANG

中國北京 建築及設計大師

梁建國老師曾自嘲「骨子裡基因自帶東方情節」,行業內評價他是新中式設計領軍人物,中國風特色獨一無二。「對於構建未來的家,我想到的可能性是:科技、藝術、生活、地域文化,期待未來與你美好相遇。」梁老師在項目寄語中講道。

在5月18日的IDC雲啟動禮中,梁建國老師曾表達:2020年人們開始思考與生態的關係,思考家與自然的關係。關於大師之家,他將在此基礎上加入科技元素,來呈現未來人類真正的家居生活。梁老師是否會以新中式來表達對未來之家的思考呢?一切未知,靜待揭曉。

△ 梁建國以往作品:無處不在的東方美學

07.

琚賓 JU BIN

中國深圳 建築及設計大師

儒雅、詩意、有氣韻,琚賓老師亦是一位自成一派的新中式建築及設計大師。「關於構建未來的家,我希望能與自然對話,與藝術共存,園中有院,院中有景,期待未來與你美好相遇。」「園中有院,院中有景」,八個字的背後,是撲面而來的中國文化氣息。

「IDC是一個窗口,連接了設計師與大眾,讓設計的能量迸發。我一直認為21世紀是設計的世紀,設計有很強的驅動功能,在這樣的背景下,IDC的舉辦是可喜的。」琚賓老師在項目啟動禮上曾說。東方人思維與生活方式下對未來之家的思考,期待12月與琚賓老師的會面。

△ 琚賓以往作品:濃郁的中國文化氣息

08.

江欣宜 IDAN CHIANG

台灣 新銳室內設計師

來自台北的江欣宜老師擁有「設計界女神」的稱謂,她代表著台灣新銳設計力量,也代表著女性設計力量,純粹且細膩,充滿著人文關懷。

「關於建構未來的家,我的想法是用帶著人性的科技與藝術,來改變人類觀看的方式,讓你打開全方位的五感,體驗自然與美。」從江欣宜老師對項目主題的思考中,我們似乎可以預想到一所有溫度的、沉浸式的未來之家。12月,期待江欣宜老師做客廣州。

△ 江欣宜以往作品:溫馨細膩的室內空間

09.

孫虎 SUN HU

IDC景觀規劃顧問

深耕風景園林設計領域20餘年、山水比德董事長兼首席設計師,孫虎老師是聞名業界的景觀規劃大師。入伙IDC國際設計家年華項目,並成為海珠湖公園整體的景觀規劃顧問,孫虎老師對未來之家有更為獨到的見解:

「未來之家不是溢箱余碗的現實尷尬,而是存乎溫暖的日常,關乎心靈的安頓,在不確定的外部環境中,我們始終因為家的確定性而恬淡逸致,進一步以家這個最小的共同體單元,連結起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共生。」

△ 山水比德 以往景觀規劃作品

10.

關永權 TINO KWAN

IDC燈光設計顧問

在全球的燈光設計界,關永權老師是一個符號,時刻掌握空間情緒,他是運用光影的魔術師。作為IDC項目的燈光設計顧問,關永權老師將在海珠湖公園內現有的陳設裝置基礎上,呈現一場充滿藝術感、設計感的沉浸式燈光大秀!

「IDC是個跨界的創意平台,不單面向設計師,還面向大眾市民,共同探討「生態智慧,面向未來的家」,我很榮幸能夠參與這個項目,設計整體的燈光環境,配合表演、園林和裝置藝術,為大家創作一場完美的燈光體驗。」關永權老師在IDC寄語中這樣表達。

△ 關永權 以往燈光設計作品

11.

覃思 SIZA CHAM

IDC公共建築顧問

來自澳門的知名建築及設計大師覃思老師,是本屆IDC的公共建築顧問,操刀IDC三大核心內容之一——創想中心廣場的建築及室內設計。「關於未來我對家的思考,應該是簡約、簡單、自然、繁忙,期待未來與你美好相遇,12月廣州見!」

從建築到室內,從室內到軟配,覃思老師是一名真正的設計跨界者。與IDC活動同期舉辦的「海珠濕地國際音樂節」將會在創想中心廣場落地,廣場樣貌幾何、有怎樣的規劃秘訣,聽覃思老師後續講給我們聽~

△ 覃思 以往空間設計作品

另外……

梁志天、何多苓、劉小康、琚賓四位

還將分別擔任本屆IDC項目的

總顧問、藝術顧問、視覺形象顧問和策略顧問

7位大師共同組成IDC顧問天團

共創一場專業且深度的未來之家生活美學盛宴!

III.

一起「造作」,未來之家還差你

活動&策展 創造無限活力

「中心廣場」版塊中,活動同期將舉辦「海珠濕地國際音樂節」,將會聚集萬千來自全國各地的熱愛音樂、藝術和生活、充滿活力的年輕一代,還會有無間斷的跨界論壇、主題沙龍、發布會、主題展覽等,藝術與生活美學在這裡交疊。

快閃體驗店 品牌盡情入駐

「跨界嘉年華」版塊中,我們將設置親子、家居、行旅、露營、時尚、生活、多媒體藝術等豐富的主題區。

為期90天的IDC國際設計家年華

一場關於家的設計與藝術盛宴

我們邀請你一起來與IDC交換思想、生髮創意

打造生態智慧的面向未來的家!

IDC國際設計家年華

與你相約

中國 ∙ 廣州

海珠國家濕地公園

不見不散!

編輯 | 土土兔

責編 | 吳美美、曉東南

來源 | 廣州設計周

投稿郵箱 | haizhujun@qq.com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