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調研:7·15新政滿月,深圳房價和業主心態都很穩

櫻桃大房子 發佈 2020-08-15T03:27:52+00:00

市場受到限購、信貸、稅收、豪宅稅等全方位的打擊,落戶即買房、離婚買房、一二手倒掛搶房等炒房途徑,可以說是被直接掐斷。

距深圳祭出堪稱史上最嚴「限購令」,過去了一個月。

市場受到限購、信貸、稅收、豪宅稅等全方位的打擊,落戶即買房、離婚買房、一二手倒掛搶房等炒房途徑,可以說是被直接掐斷。

看房路上突然失去買房資格、剛需被誤傷的消息甚囂塵上。

一時之間,很多人對自己的買房資格產生懷疑。也讓二手房來了個緊急大跳水。

那麼,在滿月之時,深圳是否已經消化了新政,還是說新政消解了之前的熱度呢?

我們跑了深圳多個片區,力圖還原新政滿月真實的市場情況,希望能為大家提供一些買房上的參考。


1


寶中


新政之前,要說火爆的地方,必然有寶中。但這次走訪,我發現,寶中雖然是被打擊得比較慘的地方,但業主們的心態還非常穩。

第五大道高發西岸花園


有寶中的中介跟我說,這一個月,二手成交降了有7成左右!沒辦法,名額少了,稅費高了。而且新掛盤的房源少了,業主都在觀望中。

很神奇的是,少數新掛盤的,價格卻越掛越高,比之前的成交價要高。

鏈家上看到,第五大道高發西岸花園一期,一套126.42平低樓層的房源,掛牌價在1635萬/平,單價近13萬/平。

而6月份成交的類似房源,是1450萬成交的,單價11.5萬/平不到。對比下來,單價漲了1.5萬/平!

中介很理直氣壯地告訴我:「這裡可是寶中,業主們都很有信心的。」他還強調,「目前的情況只是暫時的,還需要一個適應期。你看政策年年都有,但是緩過來後,該買還是要買的。」

還遇到一個業主準備賣房,他說等到10月底,如果沒有賣出去,就先放著,繼續出租。反正心態都很穩。

寶中幾乎沒有在售的新盤,附近的新安最近在推招商臻府,是118-156平的改善型產品。項目方很低調,沒有讓中介推。

但是工作日去看房,半個小時內我還是看到了有4組客戶去看房,銷售說不愁賣。


2


沙井


西部網紅沙井,風頭主要在華強城和海岸城。

特別是新政後,沒滿五非唯一的二手房,要繳納比較多的稅費,新盤因為沒有那麼多稅,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

就像我有朋友說:「打新就是碰運氣的事,而且現在已經過濾掉一堆沒有名額的人,去試試也不吃虧。」

華強城成功認籌5178人,556套房,成功搖到號的機率還不到11%。

海岸城就還要等一段時間,但是每天都有人去問周邊的中介。

連帶著連博林君瑞的二手也很有底氣。

相比6月份約6.7萬/平的成交均價,現在鏈家上顯示的小區均價已經到7.3萬/平了。

而且和6月份成交的89平房源類似的,現在掛牌的房源報價都快8.1萬/平。

中原上甚至有掛牌單價10萬/平,後來一問,中介說那大機率是投資客的,一看就不是誠心賣的,只是放出來試探一下市場的反應。

誠心賣的業主在報價時會實在一些。比如說13樓的89平毛坯,報價650萬;31樓毛坯的報680萬,但是業主急賣,所以都還有砍價的空間。


3


福田百花

「學校也是一種剛需,」百花片區的鏈家小哥和我說。

百花,因為聚集了實驗小學、百花小學、荔園北小學、實驗中學和各種教育機構,常年成為家長們追尋的「聖地」。


踩盤的時候,碰到一個讀荔園北的學生抱著作業回家。他說作業早就寫完了,但是媽媽又布置多一份作業。

我了解到,現在房價起步至少是14萬/平,比年初的時候貴了個大概1萬/平,相比6月份倒是沒有太大的變化。

去看了屬於荔園北小學+實驗中學學區房的南天一花園,最便宜的一套是89平的,掛牌價1380萬。



但是年初成交的時候,相似的房源,總價只要1130萬。

半年過去,一平米躺賺近3萬。

但是說到漲價的原因,小哥也覺得很迷惑,「我也不知道怎麼就漲了!」

不過新政之後,房源的掛牌價沒有繼續往上沖的跡象,多是保持著6月份的狀態。就算是稅費上會有增加,業主也沒有往下調,一直是堅挺的。

「這是買家和賣家的心理博弈,如果業主往下調了,買家會覺得還可以再喊喊價,業主也不傻啊,」小哥解釋到。如果覺得合適,倒是可以再和業主談個10萬、20萬的。

成交量倒是明顯大打折扣。小哥說,之前貝殼平台上一個月成交15-20單,現在只能有5、6單了。


4


南山科技園


「新政是控制炒房的,不是打壓房價的,」駐點在南山科技園的楊大哥說。

雖然掛牌價還稍稍往上走了一點,但二手成交如墜冰窟。新政後一個月內成交4單,而此前的一個月有20單。

我看到整個南山的情況也是類似。截至10號,二手房價比6月有微漲,但是每周成交量少了不是一丁半點,尤其是20號之後,幾乎都維持在兩位數。


5


龍崗坂田

坂田的小區並不多,整體受到新政的影響不算特別大。

我了解到的是,新政後成交量主要還是靠標杆盤信義嘉御山撐起來的,雖然買房的人少了大概1/3,但買房的需求還是有的。


在坂田待了7年的鏈家小姐姐說:「這個政策也不是特別狠,18年三價合一才狠,整個龍崗總價超過280萬的都要交豪宅稅,坂田除了一房一廳的單身公寓,其他幾乎都躲不了。」

從價格上看,滿五唯一的房子掛牌價還提高了。之前掛720萬,現在要730萬。反正稅費比較少,總是可以賣出去的,要買的話能少個10萬就很給力了。

至於沒有滿五年的,總價720萬左右,稅費要去到40萬出頭,但大多數都是放著慢慢賣。只有很少數急賣的,願意配合買家,把稅費算進總價里,這樣貸款額度能高些,首付壓力沒那麼大。

有好學校加持的小區就更飄了。

5月份傳出了廣東省實驗要在佳兆業城市廣場附近建學校。一個晚上,房價就從6.4萬/平漲到近8萬/平,現在最高的已經到近8.8萬/平了。


「佳兆業城廣誠心賣的太少了!」鏈家小姐姐感嘆。

新房方面,嘉御山有七期要推,戶型從89-【140】平,據銷售說法,大概要一個多月後開盤,價格可以參考周邊二手,要低一些,保守估計是7萬+。

聽說除了當地的客戶,還有一些是從羅湖過來改善的客戶。


6


龍華上塘

龍華近期新盤比較多,中海匯德的關注度比較高。

周三中午,雖然下雨了,還能看到營銷中心門口的車絡繹不絕,開走了一輛就有一輛填補上。

看房的不少都是年輕夫婦,我問到的一位中年婦女:「來給孩子買的,他有名額,是首套。聽說很多人沒名額了,那我們中的機會應該挺大的。」

至於二手房,新政前上塘在鏈家一個月能成交25套,新政後到現在只成交了4套,降幅超過8成!


7


總結


整個走下來,感覺新政最明顯的影響,在於剝奪了一批人的名額。

不管是看新房還是二手,置業經理們都會再三確認一個問題:「有名額嗎?」因為名額的問題,中介們都說客戶量減少了近三分之一。

對比之下,更覺得深圳業主心態真好。從中原的數據看,除了鹽田有過短暫的二手報價下滑,其他區域都迎頭向上的。

按照目前的趨勢看,報價上漲的房源占比雖然逐漸減少,但仍然占比過半;同時報價下跌的房源占比也逐漸收窄,可以說業主心態已經在逐漸恢復了。

可能是經歷過那麼多政策調控,看到房價還是穩步上升的,已經無所畏懼了。

對應到成交數據上,深房中協的數據顯示,除了新政出台後的那個星期,二手成交一落千丈外,後面已經逐漸適應,二手網簽或許將會維持低位平穩運行。

不過這個時候也不排除有著急出手的賣家,好好找一找,談一談,說不定能撿漏。


值得注意的是,在二手相對平靜的時期,新房卻更加受到有名額的人的青睞,更傾向於去試一試。

一個是節省稅費;另一個是覺得搶的人相對以前可能會少一些。但似乎,華強城的搶房大戰已經告訴我們:大家都以為人少可以撿漏。


後續,或許還會掀起新的「打新」熱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