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解讀之第一篇:「為什麼有人總是孤獨,無法親密」

上海樂天心理諮詢 發佈 2020-08-14T02:42:57+00:00

社交平台上有個韓國獨居女孩,每天在網絡上直播自己一個人買菜做飯、吃飯睡覺,吸粉無數。而在所有的人際關係中,親密關係是最重要的,只要擁有親密關係,一個內向孤僻的人同樣可以活得健康快樂,有滋有味,所以,很多表面上看起來孤獨的人其實並非真的孤獨,因為回到家,他們有人在等,有人在陪伴。

社交平台上有個韓國獨居女孩,每天在網絡上直播自己一個人買菜做飯、吃飯睡覺,吸粉無數。

可能每個圍觀者都從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然後,希望從她平靜、安定的一舉手一投足中,治癒自己心裡的孤獨,甚至汲取生活下去的勇氣和能量。

活在這個冰冷的世界,孤獨不是錯,但孤獨讓我們難過,讀一千遍「人本就孤獨的」道理,回到家關上門,孤獨也依舊會橫亘在那裡吞噬你。

人可以一輩子獨來獨往,不要親密伴侶嗎?

心理學證實的答案是:不行。

因為人是一種必須建立相互聯繫的動物,這種需要來自群居動物的古老基因需求。而在所有的人際關係中,親密關係是最重要的,只要擁有親密關係,一個內向孤僻的人同樣可以活得健康快樂,有滋有味,所以,很多表面上看起來孤獨的人其實並非真的孤獨,因為回到家,他們有人在等,有人在陪伴。

這就是親密關係給我們提供的歸屬需要功能。

社會心理學有多項實驗都表明,親密關係提供的歸屬感讓人的身體更健康,內心更充實。而喪失了親密關係的人,健康受損將十分明顯:離婚的中年人血壓會更高,失戀的大學生免疫力會變弱。並且,當這種喪失伴侶或親密關係的生活成為一種常態時,人的歸屬需求就會因為長期得不到滿足,而導致其早死機率高於正常人2至3倍。

不可否認,承載長期親密關係的婚姻看起來比起過去要「堪憂」——20世紀以來,全球各國結婚人口數量之少、結婚年齡之晚,都相較於上個世紀要更甚,美國和中國一線城市的離婚率也都飆到了50%左右。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這個時代不再需要親密關係或婚姻。你可能沒看到的真相是:平權主義的興起和女性婚姻自主權的增加,只是讓很多過去以犧牲女性單方面利益、達成消極妥協的婚姻減少了,而平等、尊重的高質量親密關係其實是呈增長趨勢的。

但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確實受到了更多挑戰與誘惑,親密關係同樣如此。只不過,無論時代如何變化,本質上,真正能嚴重阻礙人獲得親密關係的,依然還是個體自己的一部分心理因素——

不安全的依戀關係類型首當其衝

在對親密關係持懷疑和拒絕態度的人當中,本人的心理依戀關係類型仍然發揮著主要作用。

人與人之間的依戀關係來源於早期的母嬰依戀,當我們還是嬰兒時,母親或其他主要養育者與我們相處的方式,將決定此後我們一生當中依戀關係類型的發展。

如果母親開朗、自信,對嬰兒的需求始終保持較高的關注與回應,並且耐心溫和,那麼嬰兒長大後一般都會發展成安全型依戀。這類依戀模式將繼承母嬰依戀的大部分氣質——對自己和伴侶都有足夠的信心、耐心,面對兩個人之間的困難挫折,也更有能力和意願克服它,並進一步加深雙方的感情依賴。

而不安全類型的依戀模式,顧名思義,就是缺乏安全感

因為在嬰兒時期,母親沒有及時回應我們的需求,她可能時而熱情,時而冷漠,時而煩躁,有些母親甚至用拒絕與敵視的態度對待孩子,在這類環境中長大的人,天生就能更敏感地感知來自他人的負面因素。

不安全類型的依戀又分兩種:焦慮型和迴避型,焦慮型依戀對伴侶通常都會過度依賴,緊抓住對方不肯放手,微信要求秒回,電話要求必接;而迴避型依戀雖然同樣缺乏安全感,但他們應對的方式卻是與伴侶之間保持距離,他們很難信任和依賴伴侶,總是下意識認為對方是靠不住的。

對親密關係來說,不安全的依戀類型主要存在這兩個「致命」因素作祟:第一是迴避親密(avoidance of intimacy),因為這一依戀類型的人在親密關係中沒有習得愉悅、舒適和安全;相反,他們感受到的只有煩躁和不信任,他們對近距離接觸感到緊張、恐懼和不安。因此,不安全的依戀對親密關係的迴避程度很高;

第二是憂慮被棄(anxiety about abandonment),是指害怕對方認為自己沒有價值,從而會拋棄、離開自己。一般來說,不安全依戀的人渴望親密但又害怕被拒絕,或者為了不被拒絕,乾脆徹底杜絕親密接觸,這樣就永遠不會受到被棄的傷害了。

最後,關於依戀關係類型還需要我們知曉的一個重點:基於童年經歷而形成的不安全依戀關係類型,並不能束縛我們的終身幸福,它依然會被我們成年後的親密關係經歷所影響和改變。並且,好消息是:不安全的依戀類型比安全型依戀更容易被改變,一段體驗良好的親密關係就足以讓你煥然新生。

低自尊也是阻礙親密關係的隱患

所謂自尊,指的是一個人對自己價值和能力的評價,自我正面評價為主的人即擁有高自尊水平,反之,總是自我懷疑的人則為低自尊。

低自尊是如何損害親密關係的呢?首先,他們低估伴侶對自己的感情,很難相信對方對自己的真情實意;

親密關係中的「被害妄想症」也是低自尊人士常見的症狀,他們總是沒來由地感受到來自伴侶的漠視、拒絕甚至傷害。當遇到感情上的麻煩時——例如,懷疑有人追求自己的伴侶,低自尊的人通常不會迎頭反擊,而是默默離去。

他們把生活中正常的磕碰看作伴侶即將拋棄自己的毀滅性災難,卻對真實的危險視而不見,做縮頭烏龜,隔離自己與伴侶的接觸,把所有能解決問題的可能性都扼殺在自己厚厚的防禦之下。

當然,除了個體心理因素之外,生物進化、社會文化也從宏觀上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個體親密關係的走向。

比如,相比女性,繁殖後代的生物性需求就讓男性保留了親密關係中的偏低忠誠度——因為追求眾多的數量,是男性繁衍後代的主要目標和途徑;而女性則天生對選擇伴侶更謹慎、更專一,更願意與對方保持長期穩定的親密關係,因為這能得到伴侶更多幫助以養育子代。

來自不同性別的這一系列繁衍訴求截然相反,因而在人類過去漫長的歷史中,都在阻礙著兩性親密關係的共識與推進。

但進入本世紀,女性地位的提升和醫療技術的進步,讓生育權逐步能由女性自己掌控,未婚生育的道德壓力也開始降低。因此,由繁殖、性別等因素所衍生而來的進化與文化訴求,正在日益喪失對親密關係的影響,只是過程和速度因各個形態的社會文化不同而有所差異。

對我們每一個平凡的普通人來說,宏觀因素的改變並非我們力所能及,唯有自己的心理和情緒因素調控,是可以用來加持親密關係的至尊法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