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同治十年開始在黃河中上游植樹,為什麼到現在還要退耕還林

唯心讀書 發佈 2020-08-14T02:33:04+00:00

以黃河中游的固原為例,固原處於黃土中原,多丘壑,是一個農牧過渡帶,以山坡地為主,生態環境異常脆弱,土地利用稍有不當,就會造成嚴重的破壞。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從古至今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因為這裡面牽涉到一個糧食問題,民以食為天,因此在任何時代土地利用問題都是一個重要的基本問題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以黃河中游的固原為例,固原處於黃土中原,多丘壑,是一個農牧過渡帶,以山坡地為主,生態環境異常脆弱,土地利用稍有不當,就會造成嚴重的破壞。

建國後,國家用了大量的資源和時間去恢復當地的生態問題,直到現在才見到效果,可見植被破壞後恢復的艱難。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也是一個國際問題,1993年的國際地圈和生物圈計劃和全球人類影響計劃兩大研究計劃致力於「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變化科學研究」並將其作為全球變化研究的核心項目。

以美國為例,他的環保政策異常嚴格,《美國的華蓋》這本書就詳細介紹了美國怎麼去保護森林。

由此來看關於土地的問題是一個全人類需要面對的問題,因為這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基礎不存,那麼人類何以安身?皮將不存毛之焉附!

惡劣的環境和難以恢復的植被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民,從孩提時代的植樹造林直到現在綠樹林蔭,親眼見證了黃土地變綠的過程。

這個過程把農民從繁重而又效率低下的勞作當中解放出來,退耕補貼下發雖然遇到各種問題,但至少農民能得到大部分補貼,無後顧之憂後,促使更多的農民進城,加速了城市化。

事實上這一帶貧瘠的黃土地其實早已經不適合種植,乾旱缺水是最難解決的問題之一,雖然背靠六盤山,但是固原更多的地區處於乾旱之中。

固原地區遠離海洋,而且位於黃土高原,地勢較高且偏西北地區,東南季風受地形阻隔,再加上西北地區冷空氣易入,故乾旱少雨,南邊下雨,北邊曬太陽,同一個村都能看到這樣的奇景。

估計生活在南方的人都無法理解,但事實上這個地方就是南寒北暖,東濕西旱,春遲、夏短、秋涼、冬深。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中》有這樣一句話,也許能非常準確的概括黃土高原上這種特殊的氣候特徵。

「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間,一個平平常常的日子,細濛濛的雨絲夾著一星半點的雪花,正紛紛淋淋地向大地飄灑著。時令已快到驚蟄,雪當然再不會存留,往往還沒等落地,就已經消失得無蹤無影了。黃土高原嚴寒而漫長的冬天看來就要過去,但那真正溫暖的春天還遠遠地沒有到來。」

冬雪,風雪冰凌難於蜀道。春去秋來無盛夏,四月(農曆)冰雪耀銀花,在現在人看來是一個避暑的聖地,但是對農民來說更多的是一個災難之地,需求不同,產生的看法自然不一樣。

整個固原地區的降水以六盤山為中心,向周邊遞減,尤其向北地方最為明顯,部分地方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乾旱、少雨、多風,當地人口中的西北風就盛行於秋冬,這是氣候變寒冷的標誌。

如此惡劣的自然環境之下,可想而知,一旦自然環境遭到破壞,其恢復的艱難和成本的巨大。

清朝的土地耕地和人之間的關係

清初,由於施行野蠻的「剿滅、殺絕」政策,固原地區戶口大減,僅存十之一二,記載於康熙年間《隆德縣誌》之中。

據順治七年編著的《賦役全書》記載,固原和隆德縣熟地不足25萬畝,不足明末一半,可見土地的利用和覆被和人口緊密相連。

人多對土地的需求就多,人少,對土地的需求就自然減少,因此他們是互相影響的,一方發生變量,另一方肯定會發生變化。

固原地區的植被最早記載見於《山海經》,事實上後來的考古發掘資料證明,固原地區原本是一個連成一片的大林區,但歷經戰亂,修建宮殿等人為破壞才造成如今的局面。

這種靠天吃飯的半乾旱地區,在過去耕地侵占林地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到上世紀90年代依然發生這樣的事情,就以我家來說,兄弟多,耕地少,當時父親只分到八畝地。

其中的四畝多地還是花錢轉讓的,這些都是貧瘠的山地,坡陡難犁,再加上氣候影響,自然不足於維持一個四口之家,侵占林地也是理所當然和勢在必行了。

建國前和建國後的林地侵占雖然都是為了吃飯,但依然有本質不同,最起碼建國後農民確實是為自己勞作,這和以前的社會有巨大的差別,這也是農民期盼了幾千年的事情,直到新中國才完成。

清初由於社會動亂,給林地一定的休養生息時間,後來隨著社會穩定,六盤山一帶的植被破壞異常嚴重。

虎門銷煙之後,林則徐被發配新疆,途徑六盤山的時候,在《荷戈紀程》有這樣的描述:「其沙土皆紫色,一木不生,但有細草。」

植被的減少,自然會導致自然環境的惡化,因此各地官府才有了鼓勵植樹造林的計劃,「廣種樹木,預彌災祲,而興地利」也是因此而來。

清到民國的植樹造林為什麼沒有成功

甘肅總督陶模在《種樹興利示》中提到興辦林業有六大好處,事實上左宗棠平叛之後,也在沿六盤山到隆德一帶種植樹木,可見西北之荒,固原地區之貧瘠。

光緒末年固原知州王學伊更是對植樹造林大加獎勵,凡是植樹百株以上者,獎勵花紅銀牌,千、萬以上更是獎勵豐厚。

據固原縣誌記載,光緒年間先後有20多位官員躬身栽樹,可見環境的惡化到了何種地步,連植被相比現代要好很多的古代官員都著急,由此可以窺見固原的荒涼,也許是整個大西北的荒涼。

民國時期,固原的植樹造林活動依然沒停,民國十九年,孫中山的誕辰3月21日被定為法定植樹節日。

自此之後,植樹活動從沒停止,固原各地縣誌均有記載,但是效率低下的民國政府自然不會把植樹當作一種國策去進行,應付差事巨大。

又因無法解決民生問題,結果導致種植的還沒有砍伐的多,尤其從清朝開始,隨著馬鈴薯等農作物的引進,人口一直增長。

後來雖然有戰亂,但是到民國時期人口仍然有一定的恢復,當然對土地的需求自然變大,缺乏工業基礎的社會,民眾別無選擇,只能刨土求食。

更深層的來看,民眾還是缺乏有效的營生手段,土地又被地主大量擁有,因此砍伐樹木,製作木炭等成為僅有的謀生方式。

從史實資料來看,植樹造林從同治年間開始,一直到現在都是一項基本國策,都是由政府主導,這是一個人類向自然償還的過程。

植樹造林能改變當地的生態環境,同時也能解決黃河下游的泥沙攜帶問題,治理好了黃河,自然就解決了黃河兩岸的生態問題。

但是這種政策一直是失敗的,因為和民生發生了矛盾,農民生存需要土地種植糧食,但是西北地區又天旱少雨,土地產出有限。

這就導致了一個惡性循環,土地開墾的越來越多,林地越來越少,林地少了,降雨自然又少,有繼續開墾林地,最後造成一副荒涼的景象。

現在的退耕還林之所以成績這麼好,其實最重要的問題是解決了農民求生的問題,生活能過,自然沒人願意去經營貧瘠的土地。

總結:土地問題從古至今都是基本問題,也是維持國家穩定的基石,因此合理利用和開發土地是一種民族責任,也是給下一代預留空間的重要問題。

圖片來源於網絡,喜歡就關注作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