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5部神級詩歌紀錄片,還愁娃學不好古詩詞?趕緊收

東西兒童教育 發佈 2020-08-14T01:51:41+00:00

》,收到不少好評,搞得千媽有點小膨脹。說好最近不碰資源分享文了,這一膨脹就心痒痒,又忍不住來給大家安利紀錄片,沒辦法,誰讓我愛你們呢?

上周給大家分享了一波語文學習好資源《不會「偷懶」的媽不是好媽,6款盛產自雞娃的語文APP你值得擁有!》,收到不少好評,搞得千媽有點小膨脹。

說好最近不碰資源分享文了(分享資源特別耗神啊姐妹們,回憶體驗+各種截圖,每次寫資源文我都要多喝幾杯奶茶補充能量),這一膨脹就心痒痒,又忍不住來給大家安利紀錄片,沒辦法,誰讓我愛你們呢?

今天帶來的5部神級高分紀錄片,都是我陪千尋看過覺得很棒的,不僅能給孩子很好的詩詞啟蒙,還能帶孩子了解詩詞背後的故事。

之前就經常遇到寶爸寶媽問:

「千媽,孩子不愛背詩詞咋辦?」

千媽覺得啊,學詩詞光靠背是不行的,孩子不愛也不懂,效果差不說,還學得特別死。真想讓孩子學好古詩詞,倒不如用些活泛有意思的好片激發興趣,拓展視野。

趕緊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紀錄片可以助力孩子愛上古詩詞吧!

01玩轉大文豪之《蘇東坡》適合年齡:5歲+


提起蘇東坡,你會想到什麼?

是學生時代被古詩詞支配的恐懼,還是王菲輕吟低唱的那首《明月幾時有》?

作為語文課本上出現頻率最高的詩人之一,這位歷史名人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文化生活。

這部豆瓣評分8.8的央視高分神作超級走心,製作組花了兩年時間,走訪十餘個國家地區,搜集了大量歷史文獻,從仕途、文學、美食、情感等角度,完整呈現蘇東坡的一生。

紀錄片共6集,每集25分鐘左右,正是適合孩子觀看的時長。

製作精良的古風動畫,隨便一幀就能秒殺國內所有古裝劇。

值得一提的還有紀錄片的解讀者,竟有著名詩人余光中和古典文學研究專家葉嘉瑩先生,絕對的大手筆!

千媽欣賞這部片還有一點是:

裡面蘇東坡的形象特別立體、真實,一個個接地氣的故事孩子聽著看著很有興趣。

蘇東坡初入職場時,特別看不慣搞變法改革的王安石,年輕氣盛的他動不動就上書,還寫過詩詞諷刺王安石,用詞那是相當毒舌,

千媽給翻譯下:

老百姓進城辦事手續繁瑣,一年有半年都不得不待在城裡,天天只顧著蓋章了,孩子連城裡口音都學會了!


還有一次,大半夜蘇東坡在朋友家喝酒吹牛打屁,朋友妻子嫌吵,發了一通脾氣,蘇東坡調侃說這才是實打實的河東獅吼。

當然,最值得孩子學習的,還是蘇東坡的樂觀精神。

記得有一年去台灣旅行,池上伯朗大道,突遇陣雨,同行大人都在吐槽運氣差,千尋卻冒出一句:「一蓑煙雨任平生!」又問我:「媽媽,我用得對不?」

我樂了,好奇她在哪裡學的這句詩,我可沒教過哦。

千尋說:「紀錄片里看的啊。」

我一下子想起來了,就是這部《蘇東坡》里:

去往沙湖的途中,蘇東坡等人突逢大雨,恰巧沒帶雨具。

同行的人都被這場大雨淋得狼狽不堪,唯獨蘇東坡不以為然,昂首闊步大雨中,寫下了流傳後世的名篇《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02 比動畫片還好看的《中國唱詩班》適合年齡:4歲+


這部國產詩歌動漫千媽在之前的B站資源分享文里就推薦過一次,今天做詩歌片分享,又忍不住安利一次,是真愛沒錯了。


它每半年才更新一次,目前總共才五集,《元日》、《相思》、《遊子吟》、《飲湖上初晴後雨》、《夜思》,集集驚艷!


每集都由一首詩詞引入,第二集出自王維的《相思》,講的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兩人在長大之後,因種種原因而錯過。


故事開始,秀才撐著紅傘,遊走在青石板鋪成的大街上,江南小鎮韻味十足。忽然被一個嵌著紅豆的簪子吸引,勾起了回憶……


兒時的小秀才,無意間撿起灶台上一顆紅豆,想起學堂里學過的那首《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緊攥著紅豆,跑到喜歡的人面前,漲紅了臉,那句相思卻怎麼也說不出口。


誰想幾年過去,因緣交錯,這句相思最終也沒能說出口……


這首詩對愛情的描述孩子可能還不太理解,但陪千尋看下來,她能充分體會到詩歌故事裡傳遞出的那種遺憾與傷感,再讀《相思》,意味便深遠了許多。


第三集,依託於唐代孟郊的《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講述的,是清代史學家王鳴盛的故事。


四個孩童在一間布滿灰塵的雜物間嬉戲打鬧,撿到一件又髒又臭的破棉襖。


這件破棉襖,引起了父親王鳴盛的回憶。


兒時家境貧寒的王鳴盛經常被欺負,所有孩子都有新棉襖穿,唯獨他沒有。


懂事的王鳴盛沒有向母親要求什麼。


但在鄉試當天早晨,母親卻把一件嶄新的棉襖放在他的枕邊。棉襖是母親熬夜一針一線織出來的。


王鳴盛瞬間眼圈就紅了……


《中國唱詩班》每一集都承載著一個關於「情」的故事,或親情、或愛情。用一幅幅精美的畫面、一首首朗朗上口的詩詞,傳遞給孩子最經典的故事!


03

搞定唐詩三百首之《唐之韻》

適合年齡:6歲+


古語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語文課本里,孩子接觸最多可能就是李白、杜甫等唐代大詩人啦,在歷史中,唐詩也是詩歌中最具代表性的體裁。


這部《唐之韻》紀錄片讓千媽很驚喜,因為它在課本之外,呈現給了孩子一個更為豐富的唐詩世界。


不僅在文學層面上有鑑賞,還關注詩人本身的命運,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對國家的看法以及對人生的態度。


我印象很深是講王維那集,陪千尋看的時候,我就在心中想,多半要講《漢江臨泛》了,那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不是最出名嘛。


片中講的卻是《辛夷塢》: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千媽一直覺得,冷門的《辛夷塢》才是王維真實心境的代表作,表現了他對現實不滿又無能為力,產生退隱歸田的思想而又戀於祿位的心情。


於是就那麼一瞬間,透過這個細節我發現了,這部片是真有水平,不跟風不逐流,對詩歌歷史有自己的見解,稱得上用心之作!


記錄片共20集,從「初唐四傑」「吳中四士」到「一代詩仙」「千秋詩聖」……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有代表性的詩人和作品盡數囊括其中!


因為嚴格遵循了歷史時間線,所以這部紀錄片,不只對孩子學唐詩有幫助,還有助於孩子了解整個唐代歷史。


這部片的解說詞也十分考究,對孩子們來說是很好的素材積累,正因如此,它也成了語文老師們的心頭好,很多老師都會在課堂上播放這部紀錄片,用來輔助學生學習古詩詞。


同系列的還有一部《宋之韻》,組合起來就是「唐詩宋詞」全解讀,有興趣的爸媽也可以給孩子看看。


04 詩樂一體美到不行的《鄰家詩話》適合年齡:5歲+


嚴格意義上,《鄰家詩話》不是一部紀錄片,而是一檔高分綜藝節目,因為千媽太愛了,所以忍不住放在紀錄片資源里一起推薦給大家。


它很低調。


流量保底的藝人主咖,不請。

花里胡哨的宣發話題,不做。


連粉絲都看不下去:

「這麼優秀的節目為啥不能上熱搜?」


但越往後追,你越會發現,不上熱搜正是這部劇的意義所在。


節目主題很簡單,就是「讀詩」,只不過讀法和我們想像的不太一樣。


讀一首古詩,邀來了一班頂級配置。


講師酈波,南京師範大學教授,《百家講壇》的常駐嘉賓;


樂師方錦龍,琵琶國手,精通300多種樂器;


舞師王金玉,青年舞蹈家,出身總政歌舞團;


主持人王勁松,大家熟悉的老戲骨一枚。


講《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先是一群小朋友邊讀詩邊在宣紙上畫畫,發揮自己的想像。

緊接著,鏡頭轉向種滿蒹葭的庭院,將千年之前的場景真實再現於孩子們眼前。

然後是主持人王勁松平仄起伏,抑揚頓挫的誦讀。

朗誦完後,在座的學界大儒們就會順勢聊聊詩歌背後的故事,拓展孩子知識面。

接著我們還能欣賞到娓娓道來的歌聲和曼妙舞姿,真正的詩樂合一。

這還沒完,曲終人未散,一幅歷史畫卷正於草坪間徐徐展開……

從詩,到樂,到舞,再到畫。從聽覺到視覺,整個五感都被調用起來了。這一番感受下來,孩子對詩歌的解讀早已無比清晰,同時還獲得了美的薰陶。:)


05大語文氣質最濃的《江南文脈》適合年齡:5歲+


語文書里的古詩詞,以江南為背景的能占到一大半,千媽小時候就好奇過,為何古代文人獨獨偏愛江南?

直到長大後,有一年暑假爸爸帶我走了一趟江南,我才明白,這水天光景、鬱鬱蔥蔥、吳儂軟語的江南,任誰去都會留下念想。


只不過,文人雅士們把這些念想變成了千年傳唱的佳句: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江南文脈」,從字面即可看出,它涵蓋的所有詩詞都是關於江南的,既有我們熟悉的《楓橋夜泊》、《憶江南》,也有北宋大書法家米芾《第一山懷古》這樣冷門的古詩詞。


千媽最愛它講詩的手法,一集只講一首詩,不僅講詩歌緣來,還講歷史背景和詩人創作時的心境,讓孩子從根子上去理解詩,從而記住詩。


並輔以相關的場景和音樂,讓孩子眼見為實,耳聽為實,再也不用停留在文字抽象的感覺里。


以小學語文課上第一首詩《江南可採蓮》為例,記錄片一開始就將我們帶入到了「蓮葉何田田」的江南美景里。


為了讓孩子穿越到那個久遠的時代里,它甚至將古畫做了動畫處理。


緊接著是全文誦讀,這裡你可以讓孩子跟讀,感受抑揚頓挫的語調。


之後便是知識點解讀。


疊詞「田田」讚賞了蓮葉的茂盛飽滿。


接下來的五句,只改換了一個方位詞,反覆吟誦,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跳躍,充滿了節奏韻律的動感。


知識點講後,還有拓展。


不只解讀了「樂府」體裁是什麼,源自何處,還掰透了這首樂府詩里一些冷僻的知識點。


比如,詩歌以比興、雙關的手法,將蓮花的「蓮」暗指憐愛的「憐」,是勞動中青年男女純潔感情的流露。而魚兒在蓮葉下自由來去,也好比愛情的歡快靈動。


這些知識,都是孩子在課本中、學校里學不到的。


陪千尋看完這一集,我就忍不住在心裡感嘆:


什麼是大語文,這不就是大語文嗎,有詩有歷史有故事有音樂還有美感培養,這才是我們中國孩子學詩歌的樣子!


今天的古詩詞紀錄片大家還喜歡嗎?

千媽一直覺得,古詩詞的學習絕不僅僅是考試剛需,它其實更是一種文化薰陶,通過這些製作精美的紀錄片,能讓孩子對中國文化有更透徹的理解,尤其是身在海外的孩子,欣賞紀錄片也等於尋根了。

說實話,古詩詞紀錄片本就不多,適合孩子看的就更少,這5部也是千媽大浪淘沙好不容易挑出來的,這次就全無保留地分享給你們了。

正好暑假也接近尾聲了,為了孩子開學好收心,千媽建議大家動畫電影得適當減少啦,多看看這類「清心寡欲」又有收穫的紀錄片,挺好滴!:)

在線觀看連結我已為大家準備好,需要的爸媽點亮文末「在看」,再長按下方二維碼,進入咱們「東西兒童教育」公號,在對話框裡回復「 古詩詞 」,就可取得觀影資源~~


千媽絮絮叨:

姐妹們,我這幾天很失落,好多人在聊非虛構閱讀那篇文章留言裡喊我寫寫「怎麼讓娃愛上讀科普,推薦適合不同年齡孩子的高分科普書」。

我老老實實寫了,結果,一看後台數據,這篇文章的閱讀率創下今年以來千媽文章的史低!


心尖尖都碎成了幾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