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第一領土大國,楚國從蠻夷小國到戰國七雄,地理環境鑄就霸業

漁經獵史小仙女 發佈 2020-08-15T01:47:23+00:00

楚國的歷史,無疑是春秋時期歷史上最為讓人震驚的故事。他們原本只是一個蠻夷小國,卻迅速在南方蠻族中崛起,成為戰國七雄中稱雄稱霸的南部王國。

楚國的歷史,無疑是春秋時期歷史上最為讓人震驚的故事。他們原本只是一個蠻夷小國,卻迅速在南方蠻族中崛起,成為戰國七雄中稱雄稱霸的南部王國。霸業成就的背後,使得齊國和秦國,兩個戰國時期的頂級強國,對於楚國也是忌憚三分。之所以能夠成就楚國的霸業,實際上最為重要的便是他們的地理位置優渥。江水和漢水的交界地,孕育出一個強大王國的興盛。周人的先輩雖然很早便有戰略意識,試圖通過建立封國的方式,對於楚國實施壓制的手段但都沒有成功。地理位置成為楚國強盛的根基,也在悄然之間使得這個國家埋下衰敗的禍根。

荊楚之地的興盛,周朝最大的隱患

對於楚國,周朝早年的君王是想盡辦法削弱對手。自周成王分封熊繹定丹陽為國都之後,兩個曾經親密無間的國家,便開始出現明顯的爭端。等到周昭王在位的時候,楚國已經成為周朝的心腹大患。周昭王曾經屢次伐楚,但是卻在漢水之濱留下敗仗的恥辱。楚國面對中原的諸王之尊,毫無懼色以開戰回禮。

周朝之所以不能壓制對手,實際上在分封諸國之初便已經埋下伏筆。通過早年的文獻記載,能夠知道周人在漢水下游建立過許多的小政權,試圖利用他們來對楚國有所制約。但是巴國、庸國都只是一些弱小的國家,東部和南部都是大片的荒蕪之地。楚國的漢江之地,在外部環境來看並無強敵,對於楚國來說只有向外求發展侵略別人的道理,並沒有別人侵略楚國的可能性。

《史記·楚世家》"成王妄元年,初即位,布德施惠,結舊好於諸侯。使人獻天子,天子賜胙,曰:"鎮爾南方夷越之亂,無侵中國。"於是楚地千里。"

安全的生活環境,是黃河流域的幾個諸侯大國無法享受到的優勢。早年的楚國只需要埋頭髮展,便能夠迅速從南部蠻族中脫穎而出。並且除去軍事的安全條件之外,江漢流域的土地肥沃、水旱稀少,再加上人口密度又十分的有限。這樣的生活環境,正好是理想農業大國發展的選項。中原的諸侯國需要爭奪有限的農耕之地,還需要面對年年無法禁止的自然災害。大國都難以向外拓展,小國的生存環境更是堪憂。地理環境差異,使得南北方的局勢悄然間發生巨變。

楚國人的生活環境優渥,使得他們相較於北人終日緊張忙碌戰事的心態,呈現出一種截然不同的安逸悠閒。這種差異最典型的體現,便在於信奉的主神差異。楚國並不信服農神,而將飛揚飄渺的火神奉為主勝。即便是河神,他們也是用美女的容貌進行描述。楚國人的神話故事中,沒有凶神惡煞的半人半獸神,多採用女子作為象徵神。雙方的神話文化差異,便能夠看的出來對於生活態度截然不同的選擇。

遭遇打壓的楚國,越挫越勇的大國

當周成王去世之後,周朝對於楚國的強盛便已經頗為不滿。他們不信奉周朝的禮樂制度,並且在宗教祭祀上改用桂酒椒漿侍奉祖先,並且遵奉衣著華貴的巫女主持儀式。這相較於傳統的農業文化生長的中原諸侯國,存在著非常明顯的差異性。此時的中原國信奉周禮,用牛羊豬豚和老態龍鐘的祝史組織祭祀。嚴肅,才是周禮最為尊崇的理念。

《國語·楚語下》:"民之精爽不攜貳者,而又能齊肅衷正。"

從國語這段記載之中,能夠看到楚國皇室內部和周朝的傳統政權之間,實際上是存在著諸多的差異化。他們不僅在祭祀上大搞反叛之舉,並且在文學上也走上一條周朝從未涉及過的領域。《楚辭》中多以委婉音節、纏綿青訓相伴,這完全是《詩經》中表述樸素價值觀的《詩》不可能見到的物種。楚國的特立獨行,對於中原諸國來說無疑是離經叛道的做法。雙方的矛盾紛爭不斷,自然而然也是理所應當。

實際上當我們拋開這些戰爭的表面,深究為什麼楚國會走上完全不同的道理,仍舊是地理環境造就他們特立獨行的風格。楚國人在深層次所信奉的理念,實際上是民本思想崛起的體現。隨著奴隸制度的衰敗,封建制度的興起,使得中國出現一種"重民輕君"的思想風氣。此時的楚國正處在交接之中,很容易這種思想能夠被統治者所接受。再加上楚國本就地廣人稀,重民才能夠響應楚國的號召,自然而然"離經叛道"的楚國會就此誕生。

但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地理環境帶來的諸多優勢和差異,迅速成為這個國家走向僵化的關鍵。楚地的土地肥沃,使得人口急速從稀少走向眾多,並且黃河流域的國家不斷移民南遷,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楚國人口的增長。人口的增長,顯而易見的便是統治者的私慾膨脹。他們並不需要以民為本,而是重權術壓制民眾。實際上到了戰國的後期,楚國雖然保留著原本的反叛精神,但大體上和中原諸侯國已經相差無幾。西周末年的時候,基本上楚國便已經放棄自己的文字,開始崇尚使用宗周金文的文字。在文化上,楚國僅僅只是保留著風韻,但是大體上已經走向融合。

總結

楚國的興起,來自於地理環境的優渥。這使得再強盛的周朝,也無力將其徹底的壓制。周朝對於早年的楚國多有征伐,但都沒有動搖其根基所在。楚國迅速向外擴張,收長江下游的諸多國家為自己的領土。

但擴張本身有度,當他們直接和中原強國交手之後,很難輕易將對手打敗。再加上文化上逐漸走上趨同,他們在大體上已經不是昔日的楚國。一個充滿活力的新生王國,就此徹底成為困守周禮的舊諸侯國。

參考文獻:《楚辭》、《國語》、《史記》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系漁經獵史小仙女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侵權必究!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