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年」VS「北大學霸」:一流高手拼的從來不是名校

尹建莉父母學堂 發佈 2020-08-14T14:02:31+00:00

高考季落幕,各大高校的花樣通知書也已公布,在眾多期待的聲音中,一位叫「盛夏林唯一」的網友卻說到:沒有考上好大學,是一輩子的遺憾。脫口秀演員李誕也曾經在《十三邀》的節目中表達過「沒讀過名校,是我特別遺憾的事,我好好考個北大多好,特別後悔。

高考季落幕,各大高校的花樣通知書也已公布,在眾多期待的聲音中,一位叫「盛夏林唯一」的網友卻說到:沒有考上好大學,是一輩子的遺憾。



脫口秀演員李誕也曾經在《十三邀》的節目中表達過「沒讀過名校,是我特別遺憾的事,我好好考個北大多好,特別後悔。」



智利的一項研究發現,進入名牌大學的人比沒有進入名牌大學的人更有可能成為世界五百強的董事會成員。


清華大學的李宏斌教授也測算過,畢業於名牌大學的金錢回報率比普通高校的回報高28%,985院校要比211院校多出一倍。


是的,名校出來的學生的確更容易受到社會資源的傾斜,甚至有很多大公司在招聘的時候指名要名校畢業生。


那麼,名校學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優勢呢?


2019年一部豆瓣評分高達9.1分的紀錄片《他鄉的童年》中給出了答案:


學校所做的,不僅是為了幫助孩子進入一所優異的大學,更是為了他們大學之後的人生。



學校對孩子唯一進行評估的方式,不是學生在學科中學到了多少知識,而是他們如何進行學習。



名校出來的學生之所以有優勢,恰恰是因為真正的頂級名校幾乎很少講授那些學生步入社會立刻就能換取金錢回報的知識,相反,他們提供的教育是:清晰你在為了什麼而學習、思考如何學習。


從復讀生到「天才少年」

每一步都在為自己的選擇而努力



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張霽剛剛畢業,就拿到了華為「天才少年」稱號,和201萬的年薪。


儘管被稱之為「天才少年」,但事實上張霽的本科武昌理工學院,僅是一所三本的民辦高校。這似乎與我們對「天才」的想像有些差距。


很多人甚至為他找藉口,這麼天才的人,肯定是高考發揮失常了吧,或者高中的時候不知道努力,大學終於「浪子回頭」。



事實上,張霽不僅沒有不努力,考上武昌理工學院還是他復讀了一年的結果。


而能夠實現從一所三本院校,到後來的華中科技大這樣極大的跨越,正是因為張霽選擇了他喜歡的專業——計算機。儘管在那個時候,計算機還不是熱門專業,但張霽的父母不曾阻止他。


也因為對自己專業的喜歡,大一開學不久,他就制定了自己大學四年的規劃,上課做第一排,空閒時間就帶著書到圖書館去自習。


電影《中國女排》發布的預告片中有這樣一段:

鞏俐飾演的女排教練郎平問隊員:「你為什麼打球?」

隊員說:「為爸媽。」

郎平回答:「那你永遠也打不出來。再想!」



打球是這樣,學習也是這樣。只有為自己的熱愛而學,才會有驅動力。


張霽說從小做任何決定,父母都不會給他指明方向,都讓他自己決定。


其實,他還拿到了騰訊、阿里、IBM的offer,有企業甚至開出了360萬的年薪。


他選擇了薪資不是那麼高的華為:


一方面,華為和他想做的方向契合一些;另一方面,他想用自己所學幫助華為。


就這樣,他從曾經的那個復讀生、三本生,一步步逆襲到了今天這個樣子。


張霽成長的每一步,都是在熱愛的驅動力下,為自己的選擇付出努力。


從年級倒數,到數學名師

有思考的努力更有意義



他是「北大釘子戶」,本科逆襲,碩士保送,還是「考試錦鯉」,橫掃雅思、GMAT、MBA。同時他「賊務正業」,潛水、急救、射擊、機車、TED演講,樣樣專業。


有人給他貼了「高效學習」能力大神的標籤,有人稱他為「斜槓青年」。


他是尹建莉老師唯一推薦的數學老師傲德。


尹老師曾經說,如果我小時候,或者我女兒圓圓小時候能遇到傲德,就不會那麼討厭數學了。


很多家長覺得,傲德老師畢業於北大,本身就是個學霸,樣樣精通也沒什麼值得驚訝的。


事實上,這些並不是他與生俱來的。


高中的時候,他的成績也曾一落千丈,地理經常不及格,儘管付出了很多努力,甚至不曾在1點半之前睡過覺,但還是收效甚微,甚至跌落年級倒數。


長期為學習而拚命,導致一場大病,短短三個月時間,體重驟降40斤。這樣的求而不得,幾乎將那個時候的傲德壓垮。



值得慶幸的是,學霸學長的一本「救命」筆記,讓傲德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當他不再陷入具體的某一道題目,而嘗試著用學來的「學霸視角」審視過去的學習方法時,發現了自己的問題所在——從來沒有專注過題目背後的關聯,也沒有思考過系統的學習方法!


從此傲德告別了題海戰,花更多時間去研究每門學科的學習方法。


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熬夜拚命到北大學霸,他只用了一個學期,最終,考上了北京大學,也從此開啟了別人眼中的開掛人生。


大學兼職時,傲德曾幫助一個孩子從15分變成了85分,成功找回學習動力。讓他更加堅信努力和方法都重要,但沒有適合的學習方法,努力再多也是徒勞。


而這背後,更是他在學習過程中早已形成的思考習慣幫助他在每一次遇到學習問題,或者人生問題的時候,停下來,站在更高的視野思考。


也因為這件事,傲德放棄了多所全額獎學金的海外Offer,其中不乏芝加哥大學Booth商學院、加拿大約克大學Schulich商學院這樣的頂級院校。


一方面,老師本身是他的職業理想;另一方面,他希望幫助更多的孩子找到學習方法,找回學習動力。


事情做對了

考上名校水到渠成


支撐張霽一步步走過來的,是他熱愛自己選擇的專業,擁有足夠的學習動力,也就是擁有了學科情感。


支撐傲德一步步走過來的,是他找到了學習方法,獲得了思考習慣。


如果沒有這兩點,僅僅刷題,那跟機器又有什麼區別呢?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孩子從名校出來實現了自我,而有些孩子卻在名校的外衣下,變成了「985廢物」。


尹老師說:

很多人反推,以為我們的孩子上了世界名校,就是因為之前我們讓孩子上了很多輔導班,多麼辛苦地去學習,事實上不是。


我們培養孩子的時候並沒有直奔什麼名校而去,我們就是去做對的事,比如引導孩子,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不去破壞他探索世界……每天都是去做這些事,並享受陪伴孩子的時光。


事情做對了,孩子考上名校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帶給孩子教育,而不單純是培訓。


培訓是為了通過某個測試,進行的短期的知識或者技能的學習。而教育不是一個階段性的產物,而是終生的旅程。


監督孩子為父母學習,為成績學習,都只能叫做培訓;只有引導孩子為自己學習,才是教育。


就像這些家長在給孩子選擇了《傲德小學數學思維雙師課》之後說的:

「最大的進步不是學會了多少題目,是她對數學沒那麼怕題了,沒有那麼發愁了」

「明顯的變化是變得積極主動,源於熱愛,源於喜歡,從而變成一種期待」

「傲德老師說的學科情感,孩子終於找到了!」

「家長確實需要比孩子先上課」



遊戲化教學

幫孩子找回學習動力


《傲德小學數學思維雙師課》上線以來,我們致力於順著孩子的天性做教育,不斷尋找,挖掘能夠幫助孩子找回學習動力的內容。


現在,為了讓更多的孩子能夠找回對學習的動力,我們將25個國家,北京10餘所名校:


北京小學

中關村第二小學

府學胡同小學

陳經綸學校

北京教科院附屬小學

北京印刷學院附屬小學

大興二小三小五小

北京師範大學實驗小學

......


都在用的遊戲化教學,帶到了線上。歷經兩個多月的碰撞,在遊戲、知識點、選題、教法等多方面磨合後,《數學名校思維課》誕生了。


本次課程是10年數學教學經驗的傲德老師猶太思維國家級課題核心研究員劉建老師首次合作。從孩子出發,以思維建構理論為依據,猶太思維課程為模型,小學數學課程體系為標準,讓孩子在快樂的遊戲活動中,愛上數學,主動建構數學思維,解決數學難題。



打通2個數學思考模型

掌握4個核心知識點

拿下6種必考題型

幫孩子找回學習動力

更贈送晨光文具繪圖套裝1套(包郵)!

數量有限,送完截止!



打通2個數學思考模型

掌握4個核心知識點

拿下6種必考題型

幫孩子找回學習動力

限時優惠最後3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