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中美人工智慧研究水準:中國如何培育人工智慧發展動能?

海國圖智研究院 發佈 2020-08-14T09:46:46+00:00

參考文獻:Interface News. . The China New Genera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Strategic Research Academy released two heavyweight reports.

導讀

對比中美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究水準,中國的基礎研究和一流學術產品產出相對不足。頂尖學者的欠缺與研究人員的外流阻礙著中國AI前進的腳步。對此,中國已經在政策制定和財政支出層面上企圖解決這些問題,下一步中國應該更多考慮培養和吸引AI基礎研究人才。

正文

一.中美AI研究機構水平與人才儲備對比

(一)機構水平:

美國智庫保爾森基金會以被頂尖人工智慧會議收錄論文為標準,評選出全球最佳AI高校和機構,在排名前十五的名單中,2014年僅清華大學入選(第二名);到了2018年,中國有包括清華大學(第二名)、北京大學(第五名)、中科院(第十二名)、南京大學(第十四名)在內的四所高校入圍。儘管中國的高校機構在AI研究領域進步明顯,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在全球前十五名最佳AI高校和機構名單中,來自美國的研究機構占據榜單的半壁江山,包括卡內基大學(第一名)、史丹福大學、康奈爾大學、MIT等。

(二)人才儲備:

根據美國智庫安全新興技術研究中心(CSET)的數據,在美國就業的大多數計算機科學家和電氣工程師都是移民,占矽谷就業人數的三分之二。美國高校中,計算機科學和電氣工程專業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外籍研究生。保爾森基金會的研究顯示,美國AI研究人員中的29%在中國取得本科學位,但他們在美國完成研究生學位後大多留在了美國工作(56%),中國是美國頂級AI研究人員的最大來源國。

清華大學的研究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的人工智慧人才高達18232人,在全球範圍內位列第二,僅次於美國(28536人)。就「頂尖」人工智慧人才而言,中國位列世界第8位,與美國的5518人相比中國僅有977人。此外,根據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戰略研究院發布的報告,中國AI就業者的24.2%有海外留學經歷。

通過對比,不難發現,美國的人工智慧優勢得益於國際人才的引進,事實上美國的AI發展對外籍學者和研究人員具有一定的依賴性,且中國是美國頂級AI研究人員的最大來源國。領英公司的報告顯示,中國高科技行業的海歸人才回流率持續上升。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競爭將決定人工智慧發展的未來。

二.培育AI發展動能:中國政府的對策

在培養AI人才方面,中國教育部2018年4月發布《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並提出到2030年,將中國高校建設成為「全球主要人工智慧創新中心建設的核心力量」。截至2019年年中,中國有196所大學設立了大數據與數據科學專業,101所大學開設了機器人工程專業,96所大學引進了智能科學與技術這一新專業。

在支持科研方面,AI領域的公共投入也在不斷擴大。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研究基金」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這兩個重要科技項目的數據,CSET統計得出,中國每年在AI基礎領域的投資大約占總科研投資的1%到3%,AI技術應用、落地領域的投資占總數的3%到10%。這一結果也與中國地方政府的發展方向相一致,儘管國家計劃要求實現商業應用和基礎研究的雙重突破,但這些地方政府項目迄今為止仍然主要集中在推動特定的AI應用項目,而不是推進AI基礎研究項目。

三.結論

第一,最近五年來,中國的科研機構在全球人工智慧學界的排名連年攀升,重視基礎研究領域的學術產出應該成為這些機構未來的發展方向。

第二,雖然中國培養出的STEM本科畢業生比美國數量多,但是大多數人前往美國深造並且留下工作。中國應該思考如何更好地吸引和留住高水平的AI人才,重點考慮培養和吸引AI基礎研究人才。

第三,在AI基礎研究領域,美國相較於中國具有明顯的優勢,而中國(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在這方面的公共資金投入依然不足,流向AI應用項目的公共資金高於AI基礎研究項目,要使中國的人工智慧走得更遠,應加大對AI基礎研究領域的公共資金投入。

參考文獻:

[1]Interface News. (2019.5). The China New Genera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Strategic Research Academy released two heavyweight reports.

https://xw.qq.com/partner/wcsbzst/20190518A0EB05/20190518A0EB0500?ADTA G=undefined& pgvref=undefined.

[2] 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2018).Rapid Rise of China’s STEM Workforce Charted by National Science Board Report.

http://www.aip.org

[3]Center for security and emerging technology.(2020). The Question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ttps://cset.georgetown.edu/research/the-question-of-comparative-advantage-in-artificial-intelligence-enduring-strengths-and-emerging-challenges-for-the-united-states/

[4] MacroPolo.(2020). ChinAI: Building and Stumbling Blocks For China’s AI Ambitions

https://macropolo.org/digital-projects/chinai/chinai-intro/

(作者:趙石添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