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敗豐臣秀吉之後,德川家康為何轉而俯首稱臣?

bekkogames 發佈 2020-08-13T05:40:11+00:00

日本戰國歷史的重大轉折點,本能寺之變之後,豐臣秀吉逐步掌控了原本織田信長的勢力範圍。這讓織田信長的次子織田信雄很沒有安全感,不僅如此,他還探查到有三位自己下屬的大名都在暗中和豐臣秀吉勾連。

日本戰國歷史的重大轉折點,本能寺之變之後,豐臣秀吉逐步掌控了原本織田信長的勢力範圍。這讓織田信長的次子織田信雄很沒有安全感,不僅如此,他還探查到有三位自己下屬的大名都在暗中和豐臣秀吉勾連。織田信雄一氣之下處死了三個圖謀不軌的大名,並意圖討伐豐臣秀吉。得到消息之後的豐臣秀吉糾集了12萬大軍,向織田信雄進發。

織田信雄勢單力薄,於是就廣泛召集各方勢力要與豐臣秀吉對抗。德川家康在此時做出了響應,也率領著自己的軍隊奔赴前線抵抗豐臣軍。

豐臣軍與德川軍在小牧山對峙了一段時間之後,雙方在長久手谷地爆發了多次對戰。由於德川家康對地勢更為熟悉,指揮也機巧靈活,因而大敗豐臣秀吉。豐臣秀吉損失慘重,不僅有大量的兵員傷亡,還失去了包括森長可和池田恆興在內的幾名主將。豐臣秀吉的戰鬥力得到了巨大的削弱。

這就是戰國歷史上有名的小牧、長久手之戰。此役不僅讓豐臣秀吉損失慘重,還很大程度上挫傷了豐臣軍的銳氣。德川家康的聲望也由此得到顯著的提高。


按理說,在戰場上拿到優勢的德川家康應該乘勝追擊,擴大優勢。但事實上,在此戰之後不久,德川家康就選擇臣服於豐臣秀吉。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德川家康做出了如此反常的舉動呢?其實在豐臣秀吉遇到了德川家康這塊難啃的骨頭之後,就主動找過德川家康議和。但是掌握戰場優勢的德川家康並無議和的想法。於是豐臣秀吉做出了一個十分高明的決定,直接去找織田信雄議和。織田信雄不是豐臣秀吉的對手,想割讓城池以避免更大的損失,於是在議和書上籤了字。

如此一來,德川家康就處於一個尷尬的被孤立的境地。因為他原本打著保護織田信雄的旗號出戰的,現在信雄議和了,德川家康也就失去了繼續作戰的名義。所謂「師出無名」,指的就是這種情況。

德川家康自知實力不足以在短時間內打敗豐臣秀吉,現在又失去了繼續作戰的正當理由。一向以性格隱忍著稱的德川家康選擇了向豐臣秀吉俯首稱臣,他把自己的次子結城秀康送給秀吉做養子,以示臣服之心。但是這樣為德川家康後來奪取豐臣氏的天下埋下了伏筆。


在日本戰國歷史上,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各自擁有一段屬於自己的黃金時間。在策略競技手游《戰國布武》里,他們是分工明確的輸出和輔助。豐臣秀吉能給敵方後排帶來巨大的威脅,而德川家康則有著非常可觀的回覆能力和屬性增益效果。把這些武將們合理搭配,再靈活運用計策和謀略,玩家就可以在日本戰國的時空里縱橫馳騁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