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女攝影師Lydia Jacobs鏡頭下的油畫風格攝影

旅遊世界雜誌 發佈 2020-08-13T12:06:20+00:00

Lydia Jacobs(清荷):美加籍華裔,多年任職嬰幼兒產品工程師和平面設計師,擅長自然風光和靜物攝影。自然風光作品曾獲多倫多國際攝影節銀獎,靜物作品曾獲多倫多國際蘭花攝影比賽金獎。作品發表在1x.

Lydia Jacobs(清荷):美加籍華裔,多年任職嬰幼兒產品工程師和平面設計師,擅長自然風光和靜物攝影。自然風光作品曾獲多倫多國際攝影節銀獎,靜物作品曾獲多倫多國際蘭花攝影比賽金獎。作品發表在1x.com/member/lydiajacobs,【英國版】Practical Photography 雜誌,圖蟲和500px視覺中國等,曾任PPEA美國大眾攝影交流協會西雅圖分會會長和北美文學城攝影沙龍版主,現任大西洋攝影家協會副會長。(文丨本刊記者 朱國偉)



Lydia Jacobs(清荷)是一名華裔女攝影師,她的油畫攝影作品具有超高的攝影技巧,每幅攝影作品,都像一幅油畫,具有極高的藝術造詣。讓你真假難辨,不得不說這樣酷似油畫風格的攝影作品,看起來真是太舒服了!



Q=旅遊世界 A=Lydia Jacobs

Q1:請問您是什麼時候與攝影結緣的?

A:我的攝影之路起於偶然,經歷了歲月的積累沉澱。從小我就喜歡舞蹈、音樂、繪畫等藝術形式,但父母希望我成為一名工程師。遵從父母的建議,我最終成為了一名電子工程師,但我生活中快樂的源泉都與許多藝術形式有關。當我還沒有相機時,只是單純地喜歡欣賞那些著名攝影師的優秀作品,也未曾想過有一天會走上攝影之路,成為一名攝影師。


2015年,偶然看到張廷老師的一幅攝影作品——「夢在遠方」, 那如夢如幻的美麗景色,一下子點燃了我埋藏在心底深處的夢想。一種強烈的感覺召喚著我,「擁有自己的相機,捕捉屬於自己的夢想吧!」。那年10月我終於擁有了我的第一台Sony A7Ⅱ相機。

其實,我的美學之路和美學基礎都是受我父親的影響。父親從小喜愛繪畫,無論是素描還是水彩,都可信手拈來。兒時父親常帶我去公園寫生,也經常帶我參觀博物館和藝術展。攝影也是父親的一大愛好,那時,我經常看著父親在暗房沖洗照片,這也是種特別美好的回憶,當看到這些影像從白色相紙中變得栩栩如生,我總是感到驚奇。也正是這些童年的經歷,在不經意間為我的攝影奠定了基礎。


Q2:現在比較偏愛的攝影題材是什麼?

A:我的興趣比較廣泛,幾乎對所有類別的攝影都感興趣,不過最吸引我的還是風光攝影,我渴望通過自己的眼睛探索世界。我們雖無法預知大自然在何時何地給我們何種禮物,但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眼前的一切就會成為一場場視覺盛宴。

隨著經驗的積累,我意識到攝影畫面的各種效果取決於大自然千變萬化的光影和色彩產生的微妙變化。我喜歡大自然帶來的挑戰。本不喜歡戶外運動的我,在閒暇時間裡開始了起早貪黑,追光逐影的生活。攝影打開了我的眼界,提高了我對周遭環境和事物的敏銳觀察力,那日出日落時分的美景,不僅如以往一樣感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同時更細緻地感受那分分秒秒不一樣的光影變幻,享受相機定格記錄美好的瞬間。


Q3:是什麼機緣讓您接觸到靜物攝影的?您對靜物攝影的理解是什麼?

A:作為全職員工,旅行所需的空閒時間相對受到了限制。當我留在家中想創作時,便對靜物攝影產生了興趣。從2017年我的第一張作品發表在1x.com(優秀高水準的線上畫廊)後,我便沉浸在這精品雲集的世界裡,欣賞和學習那些令人驚嘆的佳品。我一直很欣賞1x上許多美麗的靜物攝影作品,它們激發了我對這個領域的好奇。我常常被Ustina Green,Christophe Verot等許多人的作品深深感動。



同時,靜物攝影在照明和構圖方面,我可以自己掌控,這在風光攝影中是無法實現的。靜物攝影就是利用工藝品、瓜果蔬菜、花卉等素材進行組織安排,對構圖、光線、影調、色彩等進行藝術處理,可以準確地體現被攝物的質感和立體感。這是一個讓攝影師對畫面,光線、情緒、構圖擁有絕對控制權的創作,於是我開始沉浸其中。從此開拓了我除風光攝影之外的另一個領域。



無法外出的日子裡,我就沉入到靜物攝影的樂趣之中,把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物件,花兒和瓜果蔬菜等設計組合出令人賞心悅目的視覺畫面,我沒有經過專業攝影培訓,創作源於自己隨機的靈感想法,而我也樂在其中,每每在超市購物,看到新鮮的瓜果蔬菜和美麗的鮮花,都有抱回家的衝動。


Q4:您認為一張好的風光攝影作品,需要具備哪些特點?

A:我個人認為一個好的作品主要體現在構圖、主題表達、光影運用、色調和影調的準確處理等多方面,無論是風光還是靜物攝影都適用。所以我儘量在技術上完善,以保證圖片質量,也希望我的作品不僅能給觀眾視覺上的美好,還有故事和情緒引起觀眾的共鳴。


Q5:在這個攝影門檻越來越低的數碼時代,您覺得攝影人的出路在何方,有什麼計劃或者期待嗎?

A: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全民攝影的到來,攝影師已不再是物以稀為貴的職業了。攝影入門的門檻越來越低,為了能拍出驚世佳品,風光攝影師們也是千方百計挑戰極限。

我攝影的初心是嚮往和記錄美好,享受這痛並快樂的過程。攝影這條路,我認為重要的是擁有一顆欣賞藝術的心和對攝影的強烈熱情。同時不斷向其他優秀的攝影師學習,並一直保持創作激情。



德威特·瓊斯(Dewitt Jones)是美國頂尖的專業攝影師之一。 他在YouTube上的視頻故事中建議「每天花時間嘗試去提高自己,讓自己比昨天更好」——我認為這對我和他人都是個明智的建議。世界很大,我很想用我的相機探索一切。 但我還要工作,目前無法前往許多我想去的地方。我將儘可能多的在美加西部旅行,繼續學習並提高風光和靜物攝影的技能。同時我也想進一步開發自己在人物和微距攝影方面的能力。


Q6:在攝影路上,遇到過創作瓶頸嗎?怎麼解決的?

A:攝影是我的業務愛好,我沒有給自己設什麼具體目標,我只希望享受攝影的過程和帶來的快樂。所以我的作品也不刻意去追求一種形式或風格。有時間就爭取安排外出追光逐影,捕捉美景。

作為一名業餘攝影師,我很幸運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幫助,尤其是風光和野生動物大師Phillip Chang。當我攝影初時,他對我幫助良多。他鼓勵我在1x上上傳我的第一張照片——「彼得·艾瑞代爾的殘骸」。從那時起1x便成為我展現攝影作品的重要平台。學習攝影的路上,對我影響至深的攝影師們還有很多,他們的作品在構圖、色調、情緒表達和其他方面都深深地打動了我,幫我不斷提高自己的攝影水平。我一直在馬克·阿達瑪斯(Marc Adamus)、泰德·戈爾(Ted Gore)、馬克斯·里夫(Max Rive)、烏斯提納·格林(Christophe Verot)、麗莎·霍洛威(Lisa Holloway)、蒂埃里·杜福(Thierry Dufour)、菲利普·張(Phillip Chang)和拉里·鄧(Larry Deng)等知名攝影師的鼓勵下學習進步。


Q7:您都是使用什麼器材,用哪些軟體做後期的?

A:我目前主要使用Sony A9和Sony A7RIII。鏡頭有索尼Sony FE 16-35mm f/2.8 GM、索尼Sony FE 100-400mm f/4.5-5.6 GM OSS、索尼Sony Sonnar T FE 55mm f/1.8 ZA、老哇 Laowa 12mm。

我喜歡以原始格式拍攝,然後用Camera Raw(CC)對曝光度、高光、陰影、白平衡進行一些基本調整,再從Photoshop中進行進一步處理以達到最終的效果。我使用Nik Collection和Tony Kuyper Luminosity Mask對特定的色調、影調和細節進行局部調整。對於靜物圖片,我通常使用Topaz Studio做最終影像效果處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