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有三根毫毛能解一切危機,整本書卻只用了一次,這是為何?

歷史雜錄 發佈 2020-08-12T02:25:31+00:00

引言「神魔小說」這一概念源於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所謂義利邪正善惡是非真妄諸端,皆混而又析之,統於二元,雖無專名,謂之神魔。

引言

「神魔小說」這一概念源於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所謂義利邪正善惡是非真妄諸端,皆混而又析之,統於二元,雖無專名,謂之神魔。」神魔小說是明清小說中的一朵奇葩,多以「怪力亂神」之說影射世情,明清時期,《封神演義》、《野叟曝言》等諸多優秀的神魔小說作品紛紛湧現,一時之間有著「百花齊放」之景。但對於大多數人而言,神魔小說界的巔峰之作,當屬這本《西遊記》。

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在我國古代小說史上有著重要地位,它是我國古代神魔小說的開山之作,也堪稱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其中的故事引人入勝,在國內外都有著經典的翻譯作品。近年來有無數次電視劇翻拍,其中尤其以1986版的《西遊記》最為深入人心,成為每年暑期檔的必看節目。這部小說在我國稱得上家喻戶曉,也是四大名著中人們最為熟悉的一本。

01

《西遊記》雖然是神魔小說,但也有一定的現實基礎。它是以唐太宗貞觀元年(公元627年)高僧玄奘去往天竺學習佛學的故事為藍本進行改編的,玄奘的弟子曾經就這段經歷寫成《大唐西域記》一書,這也是吳承恩寫作時最大的依據。作品中有大量關於天庭和妖魔的描寫,創造了一系列妙趣橫生的神話故事,十分引人入勝。

雖然故事主線為「唐三藏西天取經」,但是從第一回就出場的石猴孫悟空無疑是整部書的主角,也是書中令人最深刻的人物。無論是前期大鬧天宮,還是後期斬妖除魔,孫悟空總能給人一種不斷在戰鬥,且戰無不勝的感覺。因此有人將《西遊記》一書引入現實社會中,認為妖魔鬼怪是自然災害的幻化,孫悟空與妖魔鬼怪的戰鬥就是中國人民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也有人認為孫悟空的原型是明代將領戚繼光,其中天庭等影射的是朝廷,妖魔鬼怪影射倭寇。

02

無論在人們設定的何種背景中,孫悟空無疑都是神通廣大的代表。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技能除了那根可以隨意變化的金箍棒外,就是學自菩提老祖的七十二變了。特別是拔下幾根毫毛就可以變化萬物,拔出毫毛後嚼碎變出無數小猴子這一情節,相信也讓很多人印象深刻。但是還有多少人記得,孫悟空身上的毫毛中有著三根特殊的存在?這三根毫毛能解一切危機,但在整本書卻只用了一次。

這三根特殊的毫毛,是觀世音菩薩將手中玉凈瓶里的柳葉拔了三片,隨即化作毫毛送給孫悟空。然而整部書看下來,這三根毫毛卻只用了一次。是因為大聖太過節省,還是這取經一路不夠艱難險阻?都不是,是因為三根毫毛在獅駝嶺一戰中都用掉了。

03

占據獅駝嶺的青獅、白象和大鵬三尊魔王可以說是這一路上最為強大的三個,也是小妖數量最多的一個,獅駝嶺一戰占據了九九八十一難中的整整四難。這三個妖精都是出自佛門的神獸,其中青獅和白象分別是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的坐騎,大鵬更是西王母之子。

他們原本就是法力無邊的神獸,在聽佛祖和菩薩講經過程中卻沒能修得一顆佛心,趁著菩薩不注意偷偷下界,將獅駝國一國人化為枯骨,自己則占山為王。

獅駝嶺一戰中,悟空曾被金翅大鵬雕關進陰陽二氣瓶中,太上老君煉丹爐都奈何不得的大聖在其中也難受得不行。這時他想起自己還有菩薩所賜的三根救命毫毛,他在腦後一摸摸到三根特別硬的,拔下來後一根變作金剛鑽,一根變作竹片,一根變作棉繩,這才逃出了陰陽二氣瓶,得以跑到西天向如來佛祖求救。

這毫毛不僅是一次性消耗品,更是珍貴得很。觀音菩薩的凈瓶中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但柳葉的數量卻是有限的。在民間傳說中,觀世音菩薩三十三化身中,有一種就是楊柳觀音,也是藥王觀音,他凈瓶中的楊柳枝可以解除眾生百病。甚至在生擒紅孩兒時,觀音菩薩都曾想要以救回唐僧的代價,向孫悟空取回一根。所以這楊柳葉化做的毫毛可以說是十分寶貴的禮物了。

結語

正如孫悟空消耗掉了三根毫毛就再也沒有了,我們的時間也是如此。陶淵明在《雜詩》中寫道:「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所以我們要利用有限的時間做最有用的事情,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沒意義的事情上,否則有朝一日必定悔之晚矣。

參考資料:

《中國小說史略》

《雜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