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李氏王朝:大兒子擁護大清被毒死,二兒子反清復明當大王

一道知衡 發佈 2020-08-12T01:12:48+00:00

從「延平王」鄭成功到「三藩之亂」的吳三桂,再到天地會、南少林,無數英雄豪傑都以集團、幫派的名義在對抗清廷,可是在我們的鄰邦,卻有一個拿著清朝的俸祿,卻以舉國之力在「反清復明」國家,這就是古代朝鮮李朝。

自清朝入關、明朝滅亡以來,「反清復明」幾乎貫穿了整個清王朝。從「延平王」鄭成功到「三藩之亂」的吳三桂,再到天地會、南少林,無數英雄豪傑都以集團、幫派的名義在對抗清廷,可是在我們的鄰邦,卻有一個拿著清朝的俸祿,卻以舉國之力在「反清復明」國家,這就是古代朝鮮李朝。

01 源起

早在崇禎九年(1636年),皇太極想將朝鮮劃為自己的勢力範圍,便親率大軍征戰朝鮮。大軍一度攻陷了朝鮮首都漢城,把當時的朝鮮李朝的仁祖攆到南山城避難。當時清兵把整個南漢山城都給包圍了,嚇得仁祖急忙要求「議和」。

可在當時,以「勝利者姿態」自居的皇太極,非要國王親自出城投降,才算表達誠意。當時的仁祖李棕年僅41歲,正值壯年,擔心自己一旦出城就被清兵擄走,自然不願出城求和。這時他的兒子,昭顯世子卻對父親說:


「泰山既垂於鳥卵之上,國步誰措於磐石之堅,事已急矣!予既有弟二人,又有一子,亦可奉宗社。予雖死於賊,尚何憾焉?」

李陣郁飾演昭顯世子

以此表達願意為父分憂的決心。一開始仁祖是不願意這樣做的,可是眼看就到了1637年,再不做決定,怕國家都交代給皇太極了,便又想起了自己兒子的話,又開始對他說:


「渠(指世子)為父出去,不害於義理,而人子之至情也。」

身為一國之君,這麼「厚顏無恥」的話都能說的這麼「冠冕堂皇」,帝王之家不過如此。

由於清方的堅持,於正月三十日,無奈下仁祖只好親自出城,對皇太極施「三跪九叩」的大禮,並把大兒子昭顯世子和二兒子鳳林大君李淏扣留在清營,後被押往當時清朝的首都盛京(今瀋陽)為人質。自此,皇太極手中就握有了要挾朝鮮的籌碼

從此,昭顯世子就在中國的土地上待了8年之久。這些年裡,他表面上「頗聚奇玩,罕開書筵」,遭到朝鮮許多大臣的抨擊和不滿,成了他們眼中的「親清派」。清朝對於朝鮮,有險些「滅國」的仇恨,其次,當時很多朝鮮君臣都認為:「我朝三百年來,服事大明,其情其義,固不暇言。而神宗皇帝(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再造之恩自開闢以來,亦禾聞於載籍者。宣祖大王所謂義則君臣,恩猶父子,實是真誠痛切語也。」因此,對自己的敵人竟然如此親近、服從,顯然已經是「叛變」了自己的國家,是個徹頭徹尾的叛徒。

其實,初到大清的昭顯世子確實對清朝統治者充滿敵意,但是在這幾年中,他也親眼見識到了明亡清興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畫面。他開始重新思考朝鮮和新晉統治者清王朝之間的關係,由一位激進派成長為一個務實的政治家。他在北京這些年,接觸了許多西方的科技和知識,並把天文、數學等書籍和地球儀帶回朝鮮,

深得朝鮮大多數百姓的民心。

02 矛盾升級

1644年,明朝滅亡,清朝入關,新政實施。十一月初九,攝政王多爾袞召見李朝的兩位人質世子,並說:「今大局已定,彼此當以誠待之。世子為一國儲君,自當回到本國……」不但決定放回朝鮮的「太子爺」,還對朝鮮的貢品採取減少的政策以示安撫。

就這樣,在1645年三月,昭顯世子被清兵「風風光光」的送回漢城,隨行的清使還勒令仁祖率民眾出城迎接,這對本就忠心於明朝的朝鮮兩班大夫更加對世子和清廷懷恨在心。也正是此舉,加劇了昭顯世子的悲劇。

回到自己國土不足三個月的昭仁世子,卻在當年的五月二十一,突然暴斃身亡,對外宣稱是得了「瘧疾」。但據傳身死的世子「舉體盡黑,七竅皆出鮮血」,明顯是中毒的症狀。

民間相傳也是昭顯世子被宮人在餌餅中下了毒,導致毒發身亡而死。因李氏王朝擔心清廷追究,對此事進行了掩蓋。雖然多爾袞對此「深為驚悼」,但「天高皇帝遠」,又是李氏自己的「家事」,多爾袞只能派人將鳳林大君送回繼承世子之位。

鳳林大君

03 「反清復明」的計劃

鳳林大君李淏成為朝鮮王國第17任君主後,便成了徹頭徹尾的「反清」派

他16歲親歷清兵將戰火引進朝鮮,17歲見到自己不可一世的父親對皇太極俯首稱臣,還和自己的大哥一起送往大清成為人質,到後期兄長因「親清」而喪命,一切的一切讓自己加深對清朝的懷恨。他私下稱清帝為「胡黃」,稱清使為「虜使」,並秘密開啟「北伐」的計劃。

軍事上:將駐漢城的都城御營廳軍由7000人增加到21000人。禁軍由600名增加到1000名。

輿論上:將地震、彗星等自然災害視為清朝滅亡的徵兆,鼓動大家造成「順應天意」的錯覺。

外聯上:對南明政權、吳三桂和三藩分裂勢力、台灣鄭成功、準噶爾蒙古等反清勢力寄予厚望,準備派使臣渡海聯絡,策劃夾擊清朝。

如此大費周章的準備工作,卻在1650年東窗事發,被清廷察覺,也就造成了朝鮮歷史上有名的「六使詰責」事件。但其根本原因,也是因為當時的朝鮮國力空虛,財政困難,隨著孝宗之死,「北伐」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但是在仁祖之後的歷代朝鮮國王《實錄》,只書千支紀年和國王在位紀年。至於私人著述,直到清末,仍有人書寫崇禎年號,以至於竟然有「崇禎二百六十五年」的紀年。

眾多人都喊著「反清復明」的口號來引發戰爭,只是宣揚者有遠在台灣的,有福建、廣州的,甚至還有在東北鄰國的,難道「反了清」後,真的會找老朱家的人來「復明」嗎?不過是權力爭奪的藉口而已。

不過話說回來,幸好朝鮮最後的「反清復明」計劃沒有真正實施,就憑歷史中順治、康熙、乾隆開啟的盛世時期而言,錯過反而安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