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街道口到八一路——武漢大學歷史上的四座校門牌坊

小新讓你哭 發佈 2020-06-10T18:54:33+00:00

充滿濃郁中國古典建築美學氛圍的武漢大學校園,往往在給世人的第一印象中,便將這種古典優雅的建築美學展現了出來——當人們來到學校的正大門處時,便會看到矗立在校門廣場中央的一座威嚴雄壯、古色古香的牌坊。吸引人們眼球的,並不僅僅是這座牌坊別致的造型,也包括牌坊上鐫刻的六個大字。

充滿濃郁中國古典建築美學氛圍的武漢大學校園,往往在給世人的第一印象中,便將這種古典優雅的建築美學展現了出來——當人們來到學校的正大門處時,便會看到矗立在校門廣場中央的一座威嚴雄壯、古色古香的牌坊。吸引人們眼球的,並不僅僅是這座牌坊別致的造型,也包括牌坊上鐫刻的六個大字。許多第一次來到武漢大學的人們,總會下意識地按照我們今天從左往右的讀寫習慣來念這六個字——「學大漢,武立國」。其實呢,正確的讀法應該是按照從右到左的傳統書寫順序,讀作——「國立武漢大學」,也就是武漢大學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校名全稱。

大多數遊人並不知道,如果我們在這座「國立武漢大學」的牌坊下轉過身來,背對校門,沿著與之垂直的珞珈山路往校園外前行數百米,穿過一個名叫勸業場的街區之後,便會驚異地發現,在這條小路的盡頭,也就是靠近武珞路的路口處,竟然還有一座幾乎和它一模一樣的牌坊,只是尺寸稍小,看上去也陳舊、灰暗得多。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武漢大學校園內外怎麼會有兩座「國立武漢大學」的牌坊?
事實上,武漢大學在歷史上曾經有過的校門牌坊,還不止這兩座。

曇花一現的街道口木牌坊:1931-1932
1929年初,剛剛成立不久的國立武漢大學,選定了武昌郊外東湖之濱的珞珈山一帶作為新校址,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新校舍建設。隨後,學校函請湖北省政府建設廳修築了一條從武昌街道口通往珞珈山新校區的專用道路,全長1.5公里,寬10米,於1930年初建成通車,並由時任校長王世傑將其命名為「大學路」。
1931年,在街道口大學路的起點處,面朝武珞公路,背對珞珈山,武漢大學建起了歷史上最早的一座校門牌坊。這座牌坊是純木質結構的,由當時的國立武漢大學建築設備委員會工程處監造工程師繆恩釗、繪圖員沈中清設計,是一座色彩鮮艷、帶有江南建築風格的木牌樓,「油漆彩畫甚是別致」(沈中清語)。牌坊正反兩面的橫幅上,均書有「國立武漢大學」的六字校名。

1931年在武昌街道口落成的「國立武漢大學」木牌坊(圖片來源:《國立武漢大學民二四畢業紀念刊》,1935年)
然而,這座牌坊的整體比例卻不大協調,不僅明間跨度過大,而且四根立柱也過於纖細,整體上給人以「頭重腳輕」之觀感,在建築的堅固性方面存在著很大的隱患。果不其然,這座木牌坊在落成後的第二年,就被一場大風所吹垮。
就地重建的街道口水泥牌坊:1934年至今
大約在1934年,武漢大學在不幸損毀的街道口木牌坊原址重新修建了一座牌坊。這一次,學校充分吸取了之前的教訓,放棄了木結構,而代之以鋼筋水泥。這座新牌坊仍由繆恩釗、沈中清二人設計,改用四柱沖天式,造型較為樸素敦實。據沈中清先生晚年回憶,「此牌樓是我設計,Kales來工地時見了牌樓和我握手表示讚賞」。Kales即國立武漢大學珞珈山新校舍總設計師、美國建築工程師開爾斯(Francis Henry Kales)。

1934年在武昌街道口重建的「國立武漢大學」水泥牌坊
除了外觀與之前的木牌坊大不一樣之外,這座新的水泥牌坊背面的文字,也有與正面完全相同的「國立武漢大學」六字,換成了由時任中文系主任劉賾教授手書的小篆體「文、法、理、工、農、醫」六字。當時,武漢大學已擁有文、法、理、工四大學院,農學院正在籌備之中,醫學院的增設也早已納入學校的發展規劃。也就是說,武漢大學校門牌坊背面的「文、法、理、工、農、醫」六個大字,非常明確地標示了這所綜合性大學在當時所追求的理想辦學格局與學科結構。

武昌街道口「國立武漢大學」牌坊背面的「文、法、理、工、農、醫」六字(作者拍攝)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由於抗戰的全面爆發,以及日寇侵華所帶來的長期破壞,國立武漢大學直到抗戰結束後的1947年,方才最終實現這一早在十幾年前便已基本確立的文、法、理、工、農、醫六大學院並駕齊驅的辦學理想。可惜好景不長,這一局面僅僅只存在了三年時間便告結束——1950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開始,武漢大學的醫、農、工三大學院先後分離出去。直到整整半個世紀過後,武漢大學與毗鄰的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以及湖北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成新的武漢大學,才重新獲得了寶貴的工科和醫科。如今,武漢大學下設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理學、工學、信息科學和醫學六大學部,可謂是賦予了傳統的「文、法、理、工、農、醫」六大學科門類以嶄新的時代內涵。
20世紀30年代建於武昌街道口的「國立武漢大學」校門牌坊,距離珞珈山校園尚有一公里多的路程,而連接牌坊與校園的「大學路」南端大約一半的路段,也從不屬於武漢大學的校址範圍。因此,這座牌坊的實際功能與象徵意義,並不是我們今天所理解的「校門」,而只是在街道口這個交通要衝,起到了一個「指路牌」和引導標誌的作用,即告知那些來到街道口的路人——只要循著這個牌坊所指示的方向拐彎進入大學路繼續前行一段路程,就能抵達「國立武漢大學」校園,而並不是說只要過了這座牌坊就進入武大校園了。

最初,在武昌郊外開展建設的武漢大學珞珈山新校址,並沒有任何圍牆。數十年後,隨著武漢城市的發展與市區的不斷擴充,原本處在郊區的武漢大學校園,逐漸與這座日益膨脹的大都市連成一片。

20世紀50年代的「國立武漢大學」牌坊,該牌坊後面的幾處建築為當時的中南民族學院(現中南民族大學)校舍(現為湖北省軍區所在地)
由於大學路的南段與街道口的「國立武漢大學」牌坊均在校園範圍之外,時日一久,便逐漸被包圍和淹沒在熙熙攘攘、喧囂嘈雜的鬧市之中,失去了往日那般絕世而獨立的風采,而牌坊旁不斷崛起的高樓大廈,也在悄無聲息地破壞著它的尊嚴。於是,這座孤懸於校園之外的老牌坊,更加不能起到「校門」的作用,而在大學路真正進入武漢大學校界之處,卻只有一座非常簡易的校門,這就使得這所風景優美的著名學府,逐漸陷入了「一直沒有一座與校園環境相稱的大門」的尷尬境地。

2001年,武昌街道口的「國立武漢大學」牌坊與武漢大學珞珈山校園內的多處老建築一同入圍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然而卻沒能得到比較妥善、有效的保護。2020年6月5日,這座已有86歲高齡的老牌坊,不幸被車輛撞損,引起了全國輿論的高度關注。目前,武漢大學方面正著手對其進行修復,並切實加強其保護工作,努力使之恢復昔日的神采。
異地仿製的新校門牌坊:1993-2012
改革開放以來,不斷有武大師生和校友建議學校修建新校門,並表示願意解囊相助。1991年底,武漢大學校友總會向廣大師生校友及社會各界人士發出了捐款修建新校門的倡議。當時,學校先後聘請了諸多知名專家學者設計了十餘種方案,經廣泛徵求意見,幾經對比、推敲、修改,最終還是決定仿照街道口老牌坊的基本樣式進行修建。

1991年12月,武漢大學校友總會籲請廣大師生校友及社會各界人士捐款修建新校門的倡議書(圖片來源:《武漢大學校友通訊》1991年第2期)
在海內外校友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資助下,武漢大學新校門於1992年底破土動工,1993年9月宣告落成。這座新的校門牌坊位於八一路與珞珈山路(大學路)的交匯處,其大小與街道口老牌坊基本一致,幾乎就是後者的「翻版」,只是柱底夾杆石造型有所不同,並增加了一些裝飾圖案。

1993年落成的武漢大學新校門牌坊(2012年拆除)(圖片來源:《武漢大學》宣傳畫冊,1995年)
牌坊兩側的門房,則是以1990年落成的人文科學館屋頂造型為設計元素仿製而成,相當於是後者的縮小版。牌坊後方不遠處的「校訓牆」背面,則鐫刻著「個人捐助一百元以上」人士的姓名及「單位捐助一千元以上者」的名稱,以感謝和紀念廣大師生校友及社會各界友好人士為武漢大學慷慨解囊的善舉。
將近20年後,為改善武漢大學正門周邊的環境與交通,武漢市政府決定在武大文理學部與信息學部之間的八一路沿線修建一條地下通道,並將路面改為綠化廣場,使兩個校區實現無縫對接,更加緊密地連為一體。由於1993年落成的新校門牌坊正處在八一路拓寬工程的範圍之內,為了配合這一惠及學校的市政工程的施工,武漢大學遂於2012年10月將這座建成還不到20年的校門牌坊予以拆除,然後易地重建。這座牌坊歷史雖短,但也早已凝聚了諸多校友對母校的深情厚意,承載了一屆又一屆武大學子的青春回憶,令他們戀戀不捨,並對其被拆除的結局感到深深的惋惜。

再次重建的新校門牌坊:2013年至今
2013年9月,在被拆除的「93版」牌坊舊址以北約10米處,武漢大學歷史上的第四座「國立武漢大學」牌坊正式登場亮相,其造型與1934年建於街道口的第二座牌坊及1993年建成、2012年拆除的第三座牌坊仍基本保持一致,只是尺寸略有放大,所有石材均取自中國石雕之都——福建惠安。
兩個月後,與之配套的校門廣場也全面完工,總面積2.5萬平方米,其中綠化面積1.3萬平方米,廣場兩側,種植著由廣大校友慷慨捐贈、以高大常綠植物為主的「校友林」,高大挺拔,四季蔥蘢,與煥然一新的校門牌坊一道,喜迎莘莘學子與四海賓客。

2013年9月落成的武漢大學新校門牌坊
綜上所述,在武漢大學歷史上先後存在過的四座「國立武漢大學」牌坊中,目前尚存1934年建於街道口的老牌坊與2013年在武大正門重建的新牌坊這兩座。前者飽經風雨滄桑數十載,並於2001年入圍「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者與前者樣式相仿,只是尺寸與裝飾略有差異,以嶄新的姿態成為武漢大學的地標性建築。
這一新一舊兩座牌坊,雖然空間距離不過數百米,但在時間維度上,卻已跨越了80餘年,充分見證了武漢大學珞珈山校園的滄桑變遷。兩座牌坊上的四根八棱石柱,通常都被人們解讀為歡迎來自「四面八方」的莘莘學子。80多年過去了,武漢大學校門牌坊的地理位置與「版本」幾經變遷,而不變的則是「閉門吁俊」、「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宏願與熱誠。
關於「國立武漢大學」牌坊題寫者的歷史「懸案」
長期以來,對於「國立武漢大學」牌坊上的這六字校名究竟是何人所題,一直都是人們津津樂道、並且眾說紛紜的一大熱門話題,甚至總共有過蔣介石、汪精衛、譚延闓、于右任、王世傑、聞一多、劉永濟、蕭君絳、郭霖、曹立庵以及摘錄顏真卿字帖等十多種說法。然而,以上的每一種說法,都沒有確鑿的歷史證據足以證實之。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相關的一些歷史照片中可以看到,1931年在街道口建成的木牌坊與1934年在同一地點建成的水泥牌坊,其中的「國立武漢大學」字體是完全不一樣的。
不僅如此,1934年的這座老牌坊,其字跡在「文革」期間一度遭到破壞,事後已無法恢復原貌,於是學校後來只好又給它換了一種字體。不過,1993年和2013年,武漢大學兩次在八一路邊復建校門牌坊,其校名字體均是從街道口老牌坊後來的版本中直接複製並沿襲而來。

1931年在武昌街道口落成(1932年損毀)的「國立武漢大學」木質牌坊上的校名字體

1934年在武昌街道口落成的「國立武漢大學」水泥牌坊最初的校名字體

武昌街道口「國立武漢大學」水泥牌坊「文革」期間遭破壞後更換的校名字體

1993年落成(2012年拆除)的「國立武漢大學」校門牌坊上的校名字體

2013年落成的「國立武漢大學」校門牌坊上的校名字體
總之,令人深感遺憾的是,事到如今,不僅20世紀30年代的木牌坊與水泥牌坊上兩個版本的校名題寫者已基本不可考,就連後者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所產生的新字體究竟是從何而來,也沒有一個確鑿無疑、令人信服的準確答案。從20世紀30年代到80年代,在街道口的這兩座牌坊上先後出現過的三種「國立武漢大學」字跡,其出處究竟分別何在,隨著時光的不斷流逝,越來越成為武漢大學歷史上的一大難解之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