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鵬論保:哪家保險公司理賠好?2020年上半年保險理賠數據分析

坤鵬論保 發佈 2020-08-12T18:47:35+00:00

對於保險理賠,網上有一種說法,說保險只有兩種情況下不理賠,分別是:這也不賠。最近30餘家保險公司已經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理賠半年報,我們就通過這些理賠數據來看一下國內保險公司的理賠情況。

人生那麼長,沒有多少事情是在計劃之內的。

——坤鵬論保

對於保險理賠,網上有一種說法,說保險只有兩種情況下不理賠,分別是:

  • 這也不賠
  • 那也不賠

事實果真如此嗎?

保險真的像傳說中的這麼難理賠?

最近30餘家保險公司已經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理賠半年報,我們就通過這些理賠數據來看一下國內保險公司的理賠情況。

本文重點內容:

  • 哪家保險公司理賠好?
  • 從理賠數據看,你的保險買對了嗎?
  • 從理賠數據看,保險應該怎麼買?

一、哪家保險公司理賠好?

有些保險代理人說,買保險就得買大公司的,只有大公司服務好、理賠快,小公司根本不給理賠。

大公司理賠好還是小公司理賠好?

從保險被引入國內開始,這個話題就沒斷過,一直持續到今天。

它幾乎已經成為大公司保險代理人的殺手鐧。

問題是,這是事實真相嗎?

每次保險公司公布的理賠數據都是我們了解保險理賠情況最直接的途徑,不容錯過。

理賠數據才最能反映出事實真相。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2020年上半年已經公布的理賠數據。

有圖有真相,保險講究有數據有真相,從這些數據中至少可以看到以下幾點。

1. 大多數人都能得到理賠

從公布的數據可以看出,理賠率最低的是長生人壽,理賠率96.34%,其他沒有低於97%的,理賠率超過99%占了大多數。

也就是說,其實絕大多數人都是可以得到理賠的。

這與我們平時聽說「保險公司都不理賠」是不是有些不一樣?

之所以感覺到處都在說保險公司不理賠,原因也很簡單:

只有不理賠的人才會到處去說。

拿到理賠金的人有幾個到處去說的?

所以就會給人一種「保險公司都不理賠」的印象。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2. 大小保險公司理賠都不慢

從理賠時效不難看出,保險公司無論規模大小、理賠件數多少,理賠時效都不慢。

短的一天內就可以。

用時多的,也沒超過兩天。

理賠時效上,可能與很多人的感受不太一樣。

理賠過的人可能覺得,好像效率沒這麼高呀?

這與大家對理賠時效的定義不一樣有關。

對於被保險人而言,從理賠材料寄出的那一刻起,就開始算計時間了。

補材料的時間恨不得都要計算在理賠時效內。

甚至有人從報案開始就計算理賠時效。

顯然,對理賠時效的感受就沒這麼快。

保險公司更關注的是,理賠申請材料沒問題,放在我手裡多長時間我給審批。

所以申請理賠時,將材料一次性準備齊全很重要。

二、從理賠數據看,你的保險買對了嗎?

1. 重疾險保額

坤鵬論保一直強調,買保險就是買保額,保額一定要足夠高,否則起不到轉嫁風險的作用。

特別是重疾險,目前重大疾病的治療費用都不低於10萬。

癌症的治療費更是在30萬甚至50萬以上。

除了治療費以外,還有後期康復費、護理費、營養費。

並且得了重大疾病,還會影響收入,這些都是錢。

從目前各大保險公司重疾險理賠數據看,雖然重疾險是理賠金額最高的,但整體保費並不高。

不同保險公司公布數據的方式不同,所以會出現統計口徑不一致的問題。

但這些數據已經足以說明問題:

比如,從統計數據中可以看出,重疾險賠付的保額並不高。

太平洋人壽的平均保額只有5.2萬;

中英人壽的平均保額只有9.9萬;

信美相互的平均保額會高一些,21.51萬。

似乎與我們現在動輒30萬、50萬重疾險保額並不相符。

鵬哥分析,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與保險公司經營歷史相關。

重疾險理賠,不可能所有保單都是今年買完了明年就出險。

很多都是經過幾年,甚至十幾年、幾十年以後才會出現重大疾病,涉及理賠。

太平洋人壽經營的時間比較長,二十年以前的重疾險,保額3萬、5萬、10萬很常見。

鵬哥還見過保額1萬的重疾險。

這些保單出現理賠,平均保額顯然就比較低。

信美相互成立於2017年,時間比較短。

最近幾年投保的重疾險,保額相對就要高很多了,20萬、30萬、50萬。

所以信美相互重疾險理賠的平均保額超過21萬。

保險並不是一次性的商品,一輩子買一次就夠。

而是要根據當前經濟情況不斷配置的保障。

這一點,從理賠數據中體現的比較明顯。

2. 關注高發重疾

每次保險公司理賠數據的公布,都能讓我們對高發重疾有一個直觀了解。

保險公司的理賠數據,是對疾病最好的反饋。

我們來看一下,哪些疾病發病率最高。

雖然每家保險公司的數據不完全一致,但趨勢是相同的。

癌症發病率最高:癌症的發病率仍然是最高的,平安人壽理賠數據中,癌症占比最低,也達到了62%;信美相互理賠數據,癌症更是高達80%;

甲狀腺癌是第一大癌:不管男性還是女性,甲狀腺癌在所有癌症中排名都非常靠前;除了甲狀腺癌,男性高發的癌症還有肺癌、腸癌、肝癌和白血癌;女性高發的癌症有乳腺癌、肺癌、宮頸癌和子宮癌;

心腦血管疾病不可忽視:除了癌症外,最高發的疾病就是心腦血管疾病,心臟病、心肌梗塞、腦中風後遺症,這些疾病發病率僅次於癌症。

平安人壽重疾排名

中國人壽重疾排名

同方全球重疾排名

3. 醫療險理賠更多

很多人關注重疾險,是因為重疾險理賠額度高。

但如果從理賠件數上看,醫療險仍然是一騎絕塵。

平安人壽各類保險理賠件數

從平安人壽的理賠數據能夠看出,醫療險理賠件數占到所有理賠的92%。

其中疾病醫療占比64%,意外醫療占比36%。

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意外險附加意外醫療的必要性。

不過理賠金額平均只有2870元/件,與我們印象中的百萬醫療險有很大差異。

再來看一下中國太保的醫療險理賠情況。

同樣,醫療險理賠占到所有理賠件數的92%,但理賠金額平均也只有3400元。

不同保險公司人身險銷售的側重點不同。

這兩家傳統保險的數據,還是比較有代表性的。

通過理賠數據至少可以得出兩個結論:

醫療險理賠居多:其他保險公司醫療險理賠占比雖然未超過90%,但超過50%還是很容易的,醫療險的使用範圍更廣;

醫療險理賠額並沒有上百萬:由於醫療險是根據實際花費報銷醫療費,所以最終理賠金額並沒有達到上百萬那麼多。

三、從理賠數據看,保險應該怎麼買?

理賠數據不僅能幫助我們了解疾病、發病率等,還可以告訴我們,保險要怎麼買。

1. 買保險要趁早

通常我們認為,隨著年齡增長,罹患重大疾病的機率也會更高。

從平安人壽的理賠數據上看,疾病發病最高的是41-50歲,占比32%;

51-60歲占比29%;

而我們通常理解的年輕人,31-40歲占比高達20%。

比61歲以上要高很多。

女性重大疾病理賠件數比男性高12%。

再來看看同方全球的數據。

30-49歲同樣是重疾高發階段,占整體的62%。

這些數據與我們之前想的,年齡越大重疾發病率越高是不是不太符合?

30歲以後,就已經進入重疾高發階段,並且會一直持續下去。

2. 合理搭配買保險

很多人是因為關注了重疾險才關注保險的。

人生不僅有重大疾病風險,還有其他更多風險。

比如上文提到的醫療險,賠付件數要比重疾險高很多。

這也很容易理解。

人生在世,得病的機率顯然要比得重大疾病的機率要高得多。

很多人都可以說,自己一輩子沒得過大病。

但相信沒有人敢說,自己一輩子沒得過病吧?

所以醫療險,特別是百萬醫療險,還是很有必要購買的。

我們面臨的風險,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 疾病風險:人吃五穀雜糧的,不可能不生病,重疾就意味著需要花錢治療。如果得了重大疾病,不僅花的錢多,還會影響收入。能應對疾病風險的是醫療險和重疾險。
  • 意外風險:意外風險無處不在,交通意外、摔傷、燙傷等等,雖然發生機率比疾病小,但影響往往不小。能應對意外風險的,是意外險。
  • 壽險:人生唯一沒有機率的就是死亡,如果是自然死亡,大家都能接受。如果還處在青壯年,是家庭主要經濟支柱呢?會對整個家庭造成非常大的傷害。能應對這種風險的,是定期壽險。

寫到這裡,鵬哥想說,我們看到的是理賠數據。

但這背後,是無數個不幸的人和家庭。

能在關鍵時刻送上一筆救命錢的,除了保險公司,你還能想到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