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國封殺微信,你才明白當年10億騰訊戰勝2300億的微軟有多重要

區塊鏈每日解讀 發佈 2020-08-12T08:34:02+00:00

美國出手封殺微信了,這是在Tiktok之後第二個受到如此待遇的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如果是美團和iPhone之間你可能還有些猶豫的話,那麼微信和iPhone之間幾乎百分之百的人都會選擇微信。

美國出手封殺微信了,這是在Tiktok之後第二個受到如此待遇的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值得慶幸的是,微信已經足夠強大的不懼來自美國的封殺。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美國要求蘋果全球下架微信的話,猜猜大家會選擇iPhone還是選擇微信?如果是美團和iPhone之間你可能還有些猶豫的話,那麼微信和iPhone之間幾乎百分之百的人都會選擇微信。

根據canalys統計的數據顯示,蘋果2019年在大陸銷量大約在2750萬部,如果蘋果敢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AppStore下架微信的話,那麼估計未來幾年iPhone在國內的銷量會逐漸趨於零。就像騰訊發布的公告一樣,騰訊不著急,著急的應該是蘋果。估計庫克現在已經被川普的命令搞得焦頭爛額了。川普其實錯判了一件事,起碼在中國微信的影響力是碾壓iPhone的。

但微信能取得如今的地位並不是一帆風順的,騰訊歷史上最大的敵人並不是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從來就沒有對騰訊造成根本上的威脅——而是微軟以及MSN。2004之前微軟MSN並沒有在國內進行大規模宣傳,但僅憑藉一個MSN中文版就豪取10.87%市場份額,這也是唯一一次有企業能夠從騰訊手中搶下如此多的份額。而在當時大約2000萬的商務人士中,MSN用戶占到了1075萬人,占比高達53%超過了騰訊的950萬人。一時間MSN高端,QQ低端的言論屢見不鮮。

要知道2004年的微軟是世界頂級科技企業,無論是從技術上還是人才儲備上都碾壓同時期的騰訊。2004年騰訊剛剛在香港上市,市值僅有72億港元,而2004年的微軟市值高達2300億美元,騰訊可以說僅僅是微軟的零頭。而更為可怕的則是微軟憑藉Windows系統在PC時代的絕對霸權,這都是初出茅廬的騰訊望塵莫及的。騰訊在當時只有QQ一個產品,並且沒有找到變現方式,當時騰訊的主要收入來自QQ和手機互通的簡訊費分成,嚴重依賴於運營商。而微軟的收入則來自於Windows、Office等諸多成熟的商品。兩者可以運用的資金更是不在一個數量級上,因此當微軟2005年正式在中國發力推進MSN的時候,幾乎沒有人看好騰訊可以抵抗住微軟的進攻。

2005年5月微軟和聯合分別注資500萬美元和300萬美元成立上海美斯恩網絡通訊技術有限公司,並由羅川出任總裁,微軟這隻科技巨鱷正式登陸中國。MSN中國區總裁羅川199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此後入職微軟擁有超過10年的工作經驗。羅川成為MSN中國區掌舵人之後迅速拿出了三個方案向騰訊發起了進攻:第一個是建立MSN中文網站並且聯合了當時國內主流的淘寶網,賽迪網,貓撲網,聯眾等9家大型網站圍剿騰訊;第二個則是以每月10元向MSN用戶提供簡訊包月服務,切入騰訊QQ當時唯一的盈利點電信增值業務;第三點則是微軟和當時世界上另一即時通訊巨頭雅虎實現了用戶共通,覆蓋人數超過2.75億,市場份額超過44%。同時羅川也向騰訊發出了互通的邀請,表示MSN願意和包括騰訊在內更多的即時通訊軟體完成互通。這三個計策可謂招招致命,一旦騰訊應對不及就將陷入徹底的被動局面。

當時擺在騰訊面前只有兩條道路或者接受來自微軟MSN的互通邀請,將辛苦打下來的市場拱手讓人,最終最好的結局或許就是被微軟收購,成為微軟的子公司。另一條道路就是向微軟宣戰,和MSN對抗到底。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外表斯文的馬化騰骨子裡爆發出了一股不服輸的性格,毅然回絕了MSN的互通邀請並正式向MSN宣戰。

MSN當時主打的高端商務人士,因此騰訊QQ第一槍就瞄準了MSN的最強點,在QQ2005版本中優化了離線消息、文件傳輸等商務人士必備功能並且推出了當時MSN還不具備的文件斷點續傳功能。試圖用技術正面硬剛微軟,騰訊選擇了最爺們的一種方式。幸運的是騰訊這個選擇做對了。市值10億美元的螞蟻最終戰勝了市值超過2300億美元的大象。


騰訊為什麼能贏?主要原因有三個:首先就是微軟對於龐大的中國市場沒有足夠的重視,起碼在即時通訊領域沒有給予足夠的支持。過於自負的微軟以為憑藉自己的金字招牌加上技術實力可以輕易碾壓騰訊,因此僅僅為MSN中國提供了500萬美元的彈藥(當時是沒人知道的)。而所有MSN中國的決策都需要向上級匯報,這就導致了MSN中國區總裁羅川的權力十分有限,往往騰訊打出一張牌來中國MSN還在上報,騰訊就又出了下一張牌,因此MSN只能疲於應對。

其次就是MSN的本土化進行得十分緩慢。雖然憑藉微軟的名頭MSN取得了天胡開局,但是在其後的更新上MSN則是遠遠落後於QQ。因為MSN是一個全球的即時通訊軟體,因此每一個新功能的追加都需要微軟總部同意,比如QQ早就推出的離線消息功能在技術上完全沒有任何難度,但是MSN卻一拖再拖從2005年一直拖到2008年,那時候MSN早就大勢已去。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大文件傳輸,文件斷點續傳,表情功能等等……一個主打商務的MSN結果傳輸功能還不如QQ穩定,這怎麼可能留住商務人士?

最後則是微軟陷入了壟斷糾紛中開始自顧不暇,同時為了應對來自AOL和谷歌的競爭也耗費了微軟大量的精力,最終中國區MSN得到的支持越來越少。而2005年微軟突然推出的live戰略將旗下所有的服務整合到Windows live平台上則更是給了MSN致命一擊,MSN的地位從獨立的即時通訊產品下降到live中的一個組件,因此得到的支持就更少了。

終於到了2008年第二季度,QQ市場份額增至80.2%,而MSN已經萎縮到了4%左右,騰訊贏得了這場和微軟的勝利。

回顧這場即時通訊大戰,作為後來者或許覺得很容易,但是作為當局者的騰訊並不知道微軟究竟會調用多少人力物力來打這場科技戰爭,以當時騰訊72億港幣摺合不到10億美元的體量敢於正面對抗2300億的微軟,無疑是一種巨大的勇氣。而正是這種勇氣讓我們今天擁有了自己的即時通訊軟體,試想如果當年騰訊放棄了而被微軟抓住機會,那麼是否斷供我們就全取決於川普一念之間,這種事難道不是令人十分恐懼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