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青年建築師為何選擇中國?

土木在線 發佈 2020-06-10T14:58:21+00:00

這位古巴出生的西班牙人建築師回憶說:「我剛到辦公室,他們說,『你需要領導這個項目,』」「太瘋狂了。瓦爾卡斯說:「我是在西班牙市場開始衰退之後,來到這裡的第一人,之後,有一波歐洲建築師來到中國。

本文原作者為, CNN駐北京記者奧斯卡-霍蘭 (Oscar Holland)


迅速增長的中國建築市場為歐洲建築師提供了大量的機會。他們紛紛到中國來展示和鍛鍊自己的才能。新一代建築師想來碰碰運氣建築師阿林娜-瓦爾卡斯(Alina Valcarce)來中國的第一天就開始在一個她從來沒有聽說過的城市,設計一個170萬平方英尺的項目。

她為距離上海300公里的金華市的一個三幢大樓項目做的設計方案,在比賽中獲勝。她只有24歲。這位古巴出生的西班牙人建築師回憶說:「我剛到辦公室,他們說,『你需要領導這個項目,』」「太瘋狂了。我一年大概開發了20個項目,混合使用的建築物,購物中心,酒店大樓,辦公樓——全是巨大的開發項目。」瓦爾卡斯相信,在她畢業的班級的大多數人,都未能找到在建築行業的工作。

她說,那些能夠在歐洲獲得工作的人,現在正在從事她認為不那麼有趣或具有挑戰性的項目——「翻修項目和更基本的建築項目」。2011年,阿林娜-瓦爾卡斯轉移到中國,當時歐洲處於經濟衰退的深淵。受災最嚴重的國家(包括愛爾蘭、義大利、葡萄牙和希臘)的年輕建築師面臨著更少的就業機會和更低的工資。在瓦爾卡斯以前工作的西班牙,房地產泡沫已經破裂,在短短的三年里,建築市場幾乎變小了一半。然而,根據政府的數字,在相同的三年中,中國的建築業增長了約90%。後奧運建築熱潮如火如荼,外國建築師的需求量很大。

雖然大公司-——像「明星建築師」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和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在2000年代在中國取得了成功,歐洲經濟衰退促使新一代的畢業生也想在中國碰碰運氣。

瓦爾卡斯說:「我是在西班牙市場開始衰退之後,來到這裡的第一人,之後,有一波歐洲建築師來到中國。中國開發商正在尋找外國人來進行他們的項目——他們想要一種特殊的設計,他們認為他們不能從當地建築師那裡得到。」瓦爾卡斯在中國期間,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客戶請求。在SURE Architecture建築事務所時,她說該公司被要求設計一個水滴形狀的藝術畫廊。這些「特別」的設計往往是現代主義的玻璃和鋼的展示。客戶的要求也變得「古怪」,建築往往是與現代中國相關的類型,瓦爾卡斯回憶被要求設計一個水滴形狀的藝術畫廊。他們生意興隆。瓦爾卡斯說:「我們的辦公室,開始為四人,但很快變成20人,」她在中國工作的第一個公司是SURE Architecture建築事務所。她說:「我們完全超負荷工作。」可以更好地發揮才能對於現年31歲的瓦爾卡斯來說,賭博得到了回報。

目前她是澳大利亞公司GroupGSA建築事務所的北京辦事處的負責人,她曾在比她認為在歐洲更有可能性的、更大的、更雄心勃勃的項目工作。這其中包括最近建設在張家口的一個滑雪斜坡狀的展覽中心。37歲的義大利建築師尼科拉-薩拉迪諾(Nicola Saladino)從倫敦來到北京,他說,在中國有創造的條件。他的專業有很大的自由。

他說:「人們做這些建築類型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很困難。」。「不是因為這些項目更昂貴,而是因為它們真的很大膽。世界各地的建築辦事處來中國,是因為他們有機會做他們不能在自己的國家做的事情。」感覺到這種潛力,尼科拉-薩拉迪諾與合伙人在天安門廣場南一公里的一個翻新四合院裡,創立了自己的公司「再混合工作室」(reMIX studio)。除了設計新建築——從一個750000平方英尺的學校,到遼寧省的幾何形狀的馬戲樓——他的公司還在城市規劃和修復工程方面工作。儘管財大氣粗的開發商提供設計自由(「你的客戶不在乎預算」),尼科拉-薩拉迪諾也指出,他們受益於中國的寬鬆的規劃法規和對新創意的開放態度。

他說:「在中國,你可以產生影響,我們完全可以重新思考我們的城市項目模型。」「如果你受到歷史遺產保護的限制,你只能局限於你所能做出的改變。但是如果你計劃在中國農村設計一個全新的城市,你真的可以挑戰傳統模式,拿出一些全新的東西。」「並且,人們通常不要求允許擴大或重建他們的房子,他們只是將就居住,」然而所有的建築師接受採訪時,表達了在中國工作的類似的挫折。最常見的抱怨是,建築質量低劣和開發商在設計階段取消項目的習慣。

「當你去看很酷的建築,開始看施工質量,它可能是非常低的,」瓦爾卡斯說,他的上述獲獎設計在金華從來沒有成為現實。「很多項目最終沒有建成,開發商很容易改變他們的想法。或者它們最終是由一個設計稍微有點不同的其他人建造。」選擇留在中國歐洲建築師協會(ACE)秘書長伊恩-普里查德(Ian Pritchard)說,如果他們選擇回國,在中國的歐洲建築師會找到越來越強勁的就業市場。

ACE最近對該行業的研究報告說,2014年至2016年間,歐洲大陸的建築業增長了12%。雖然市場仍低於經濟衰退前的水平,ACE在歐洲各國對大約30000名建築師的調查發現,大多數人預期他們的工作量在2017年增加(除了英國和義大利,它們每1000人中建築師的數量是歐盟平均水平的2.5倍以上)。普里查德說:「我聽說,在愛爾蘭,一旦市場再次繁榮起來,建築公司就發現他們在國內很忙。人們紛紛到海外去,應對國內市場的高峰和低谷…但不是每個人都把自己作為一個永久性的移民。」

三十歲的建築師安娜-皮皮利斯(Anna Pipilis)在中國呆了三年多,最近回到了她的家鄉希臘。雖然還沒有開拓歐洲的就業市場,安娜-皮皮利斯認為,她的經歷,包括在安徽省的一個大型住宅項目,與著名的中國建築公司MAD合作,使她比她的同齡人有更強的地位。

她說:「在中國的步調是瘋狂的快,所以,在建築業務方面,我已經做了很多,最重要的是,我經歷了一個項目的不同階段——從概念設計到建設——這就是使你更有經驗。如果我留在歐洲,也許我會在一個領域(建築領域)有更多的經驗,但不是所有的領域」但歐洲復甦並不是促使建築師重返歐洲的唯一因素。中國的建築市場也在冷卻。

有報導稱,國際設計公司削減了在中國辦事處的員工和薪水,一些人認為海外建築師的黃金時代即將結束。瓦爾卡斯說:「2015年,很多外國人決定去中國,當我到達這裡時,我認識50個或60個歐洲建築師。現在不多了。大家都走了。」尼科拉-薩拉迪諾說,除了經濟因素,文化的變化也改變了中國市場,中國領導人呼籲結束「崇洋媚外」的建築,西方建築師的魅力可能逐漸縮小。尼科拉-薩拉迪諾說:「當我到達時,客戶的任何重大項目都需要外國人。朋友們邀請我參加會議只是為了『展示我的面孔』,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在國外學習建築,然後回國。他們並不同樣的敬畏西方人。」「我們也看到一個更加保守的回歸,歷史的建築風格對10年前現代主義的過度反應。」一些在中國的外國建築師正在設法平安通過這場暴風雪。由於她的事業「令人驚訝」,在可預見的未來,瓦爾卡斯希望留在北京。尼科拉-薩拉迪諾也打算留下來,在中國建立一個家庭。

但這個義大利人也想擴大他在歐洲的業務。總部在中國的公司在西方開展業務,有效地扭轉傳統的人才流動,也是希臘人安娜-皮皮利斯的一個想法。安娜-皮皮利斯說:「我的工作室在中國,一直想適當的時候在歐洲開展業務。」有可能這種非常有趣的跨學科和跨文化的方法,從歐洲到中國,然後帶回歐洲,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否則它會在轉變中迷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