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仁朴信惠陣容強大,韓國喪屍大片《活著》比釜山行2好看?

分派電影 發佈 2020-08-11T11:50:17+00:00

作者:Eff近期,我看片子遇到了瓶頸。大家說爛的,我看的動容,大家說好的,我看的想進醫院檢查身體。 是我老了嗎?是我錯了嗎? 你問我判斷一個片子能不能看,其實,看之前我也看營銷號出的文章(搞得我不是營銷號一樣),看大V寫的小作文,順便再看看評論區,看看D瓣。

作者:Eff


近期,我看片子遇到了瓶頸。


大家說爛的,我看的動容,大家說好的,我看的想進醫院檢查身體。


是我老了嗎?


是我錯了嗎?



你問我判斷一個片子能不能看,其實,看之前我也看營銷號出的文章(搞得我不是營銷號一樣),看大V寫的小作文,順便再看看評論區,看看D瓣。


以前不說品味合拍90%,但是一半一半總有吧,總能和主流營銷號共審美的,最近瘋了,完全相反,自己都傻了。


比如,最近的一部熱門熟肉:


《活著》

#Alive



我一開始沒有什麼興趣,因為我不太感冒這部電影的女主角朴信惠,她的韓劇我只有一部快進看完的。



在我心裡她是韓國唐嫣,自然是當過收視女王,不過大熒幕沒有衝擊可能,電視劇每年又有那麼多新人出來,紅過的演員只能逐漸退位。雖然綜合實力上咖位還穩固著,但是想重回巔峰,沒戲。


韓國《活著》上之前,非常多的號吹倒一片,舌燦蓮花:


影帝➕女神,神仙陣容,絕美回歸。


讚美的我仿佛看到了一個身穿宮裝的唐朝豐腴美人朱袖滑落露出一截白嫩的手臂,觀看者饞了渴了腿腳軟了,心也動,想把她頭髮弄亂了。



而等到能看的時候,評分跌破6分,給《活著》打差評的時候,又提了一嘴《釜山行2》,結果這兩部先後出,目前評分都在6分以下。。


所以...你覺得同樣一群人的精彩影視推薦評論,靠譜嗎?這些嘴巴是不是集體灌過毒?


一口毒奶,什麼陣容都得死。



懷抱著複雜的心情我打開了這部電影。


#劇透 預警#


#非專業排泄物分析預警#


01

新生代,死廢宅,勇敢愛。


《活著》故事的開始,很直白,通過電視播報和窗外騷動的人們,觀眾通過男主視角進入「喪屍末日求生」模式。



這不巧了嗎?


《活著》中的喪屍不僅延續了《釜山行》中韓國喪屍跑的超級快的設定,這部影片里,喪屍還更加聰明,並且需要持續進食沒有完全屍變的肉。


這個設定,解決了男主好運氣的bug,經常碰到缺胳膊斷腿,眼睛瞎的喪屍,。



影片《活著》前半段就是孤獨男主的艱難求生,如果是一部美國片男主一定會一點黑客技術,然後和黑人(盒飯),拜託白人損友,一起去救婊氣女神。


韓國喪屍片從《釜山行》已經做到了本土化,所以《活著》在角色選擇上也有了創新,男主不是傳統意義的宅男,他是一個沉迷網絡的年輕人罷了,人群畫像:Tik Tok男孩


收集電子產品、穿潮牌、注意外形管理,在家打遊戲占日常的很大比重,但是不是屌絲。



同《釜山行》的戶外的跑跑跑,經歷各種生死考驗,全程揪心,各種血漿亂飛,人性陰暗面重壓給觀眾相比,《活著》是細思極恐型,適合玻璃心,喜歡代入,看微博爆劇能把自己活活氣死的純真人群。


當一個上網衝浪的年輕人,在家熬夜打遊戲,睡懶覺,下午玩的好好的,又開始了毫無意義但美好的一天時,喪屍危機來了。


你在這短短的半天時間,你接待了突變喪屍並襲擊你的陌生鄰居:



還沒來得及夸自己是個小機靈鬼超常發揮,通過貓眼往外一看:



外面這龐大的體型,出去了怎麼可能打得過,一門之隔。。


fine


男主想了想,末日逃生總要想想辦法,按照在沒有信號的情況下,也許可以嘗試手機里的收音機功能然後可以連線他人?


結果男主看了一下自己的電子產品:



做一個有品位的酷酷男孩,難道錯了嗎?



這就是「現代廢宅」


廢宅,喜歡喪,喜歡深夜emo,也許愛好亞文化,覺得自己挺冷酷的,可是真的遇到災難,除了坐在沙發上,憨憨無語,還能幹啥呢?



作為廢宅大軍里的一員,我也是那種,根本不想著穿越,因為我啥都不會,連田園牧歌我都不嚮往,我就喜歡城市的科技便利,疫情的時候外賣送不進來,我天天要下樓倒垃圾,我都想死。


除了定好的約會,在家打遊戲,難道不快樂嗎?爬山?沒聽過。自由搏擊,不感興趣,健身,emmm,拍照發個朋友圈就可以回家了。


朴信惠作為女主,雖然被詬病演技拉垮,但是起碼在戲份上,女主是沒有番位癌的,戲份可以用不爭不搶來形容。


男主實在是快餓死了,要自殺:



女主出現,打斷自殺,男主一直以為小區里只有自己一個活人,被救後,開心爆炸:



這部電影對女主的處理的確很古怪,一點人設都不給,女主的末日求生能力高過男主,但是女主的職業或者家庭背景,影片完全沒體現,反而是讓幸運MAX的男主找到了登山隊住戶的通訊工具。



男女主開始了,遠距離戀愛生活。



也許這裡是表達年輕人到底是年輕人,尤其是男主,沒吃過什麼苦的,經濟條件不錯的男娃,有的吃,超開心,陰霾一掃而光。



相比女主塑造的單薄,男主的人設非常飽滿,男主一開始是接近普通人的廢宅,不能去廝殺,沒有求生技能,一點點被逼到困境,做了一些努力,但是都然並卵,最後因為飢餓和希望差點破滅,陷入瘋狂。



這裡對男女之間的處理我覺得是創新的,亞洲人,又是年輕一代,自身條件又不差,沒必要那麼饑渴,主角是年輕男孩就得來一發嗎?


看到女人就要去發生關係嗎?



男主和女主對彼此的關心和在乎更像是災難來臨,人很需要一點精神支撐,女主看到男主這個倖存者感覺不再孤獨,而對男主來說,前一刻他是男孩,他可以在家裝死,完全不想去面對喪屍。



後一刻,他無法再接受他的世界裡只有他一個人類。


《活著》在男主轉變的處理上還是很優秀的,鋪墊夠仔細,情緒轉換合理,讓男主心理down到底,給個希望,再不斷的玩弄這個希望,人哭完了,吃飽了,想要了,你不給,那,人的瘋狂就是足夠合理的。


對「活著」的渴望。


成功點題。



他保護女主是強調著城市文明,如果沒有喪屍末日危機,他的正常世界是網際網路,打遊戲,像他這樣的潮流男孩,要談戀愛也是網紅辣妹,如果不是末日危機,大機率不會和女主這樣的鄰家女孩有什麼接觸。


所以,《活著》的男主和女主比起愛人,更像小夥伴。



除了男女主角,這部片子背景盒飯角色很emo。


例如,在還沒斷網的時候,男主上網了解外面的情況,有個人直播自己如何攀爬上欄杆增強手機信號,在直播過程中掉了下去,直播畫面里傳來女聲大叫著:「哥哥!」



男主嚇得扔掉手機,網絡世界一點也不解壓。


於是男主觀察窗外,他看到一個樓下有女警察開槍,然後被喪屍拖走。


女警察絕望躺在地上仰頭看的視角:



這些盒飯角色死得毫無意義,連悲痛欲絕的時間都沒有,是臭水溝的老鼠的卑微死法。



《活著》中,角色是微薄的戰鬥力,主要靠狗屎運氣,喪屍數量和活躍度多到跑動起來大樓震動。



「孤獨」是這部電影最大的恐怖元素。


當你認為自己和周圍格格不入,必須遵守各種規則,注意不觸碰紅線,才能安全度過每一天,和電影中的主角不雷同嗎?



網際網路救贖了太多現代人。


網際網路告訴你,你不是異類,你只是沒有條件走入自己鍾意的圈子。


有個理想高塔的人類就不會想自殺,可以愉快的吃下泡麵。



劉亞仁吃泡麵,不等影片播放完,就下單了泡麵,還送了兩根泡麵香腸。



收穫今日份小確幸~


(小確幸這個詞能聽懂的,也都是時代的眼淚了。)


02

為了劉亞仁,主觀夸一波。


為了劉亞仁,主觀夸一波。


片子的亮點是純韓國 的 男主 男主的故事線描摹的細緻,劉亞仁飾演角色的吃穿住,言行,都吐露了影視劇中少有的 小康階層。 潮牌 電子產品 一看就是過著不用吃苦人生才有的健康身體。



是啊,畢竟,誰看了他的演技,不說一句,劉亞仁nb。



劉亞仁的崩潰讓我心疼,他很擅長抽空自己,處理這種年輕人的角色,和《燃燒》里的孤注一擲小野狼不同,《活著》里的劉亞仁飾演的是不諳世事小年輕,他的狀態是很多走上社會在996的人羨慕的狀態。


有個好家庭,就能延緩長大。



所以,這種角色沒有原生家庭矛盾,沒有成年人受到外部壓迫,因為看著品味不錯,也自律,所以和饑渴破處屌絲沒啥聯繫。


也就是說,小康階層,是最沒有故事的階層。



小康階層永遠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沒有跑車和別墅,仇富和他沒關係,不打高爾夫,不看秀,沒有中產撕逼焦慮,可是生活里的那些快樂燒的都是錢,所謂單反窮三代的貧窮笑話,小康聽不懂。



生活的修行,對小康階層來說,是一條長河,裡面有好多好多的魚,貧困階層是井底的蛙,有的願意看天,有的看地,發出聒噪的蛙鳴,小康階層的游魚則在河裡游來游去,你爭我趕,生怕掉隊。


偶爾有一批好奇的魚兒,有了天神的召喚,游出水面,看到了藍天、樹木、草地,試著跳一跳,哈哈,原來可以躍龍門啊。


鯉魚躍龍門,千萬分之一的機會。


能浮出水面的,已經很不同了,甜蜜又苦澀,因為早慧,這群好奇有趣的群體知道,知道歸知道,解饞歸解饞,躍龍門可以去水下和別的魚吹牛逼,但是躍龍門這件事,也就是看看。


沒什麼好想的。


這不是你想就有。


《活著》攝影也很有感覺,亞洲電影從製作水準上,已經超過了往年歐美二流片子的最後效果呈現。



牆上掛的字畫和角色的心境相反。這種藝術手法在之前的熱門片《熱帶雨》里也有。



影片里很多截圖展露的攝影美學都是能上GQ雜誌明星策劃專題的水準。



構圖、鏡頭語言、蒙太奇敘事剪輯,該有的,也都有。


有人會覺得,你他*感悟這麼多呢?咱們看的是不是同一個片子?是啊,當然是。


只是我的職業習慣,導致我對新媒體文章的觀點輸出「脫敏」。


特別是今年別人的評論對我來說只有參考性,無借鑑性,純路人的隻言片語可能還有情緒上的共通,那種死命想證明自己有深度,有觀影量的影評,我只覺得是自媒體時代的聖光垃圾。


你知道,這是沒營養的東西,但是你也知道這樣的東西就會得到高贊,黑紅也是紅,有爭議就有流量。


曾經沒有影評,沒有方便的交流,看片子靠盜版碟、電驢下載,想避免踩雷靠的是口口相傳,或者是看盜版碟誇張的封面和文案純想像。(老人家的緬懷)


一部片子的鑑賞方式有很多,那時的人,人均散文小作家。


「因為今天正好也下雨..."


"因為螢幕里的人在吃肉,我也在吃肉。"


「因為這個人罵人的樣子嘴角撇的很像前任。」


「這怪物放屁,我為什麼要笑啊?笑完我覺得自己可憐,好孤獨啊」


這樣的評論有意思,說出的是故事,故事帶觀點。觀點隨便理解,看客和說故事的人有著不遠不近的距離,我只是說我的,你也是理解你的,我們不想互相說服,我們生活在一個時代,呼吸氧氣。



2020,活著真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