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菏澤曹州古城遺蹟

xiaoyao游天下 發佈 2020-08-10T16:21:04+00:00

他是菏澤境內的明代地方官吏中唯一一位被《明史》列傳的官員,從明宣德三年被薦舉為賢良方正授曹縣知縣到明景泰二年離開曹州,他在菏澤境內一共生活了二十三年,不但主持建設了曹縣古城,而且主持建設了曹州古城,奠定了此後五百多年年菏澤城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講,范希正的確功莫大焉。

明朝景泰二年(1451年),當曹州知州范希正離開菏澤的時候,他一定想不到他在菏澤修建的第一座城池曹州城會在五百多年後被拆除的面目全非,他更想不到當初他「劃方隅、定民居、立廨舍、構儒學」的曹州城在五百多年後幾乎再次仿照他的規劃重建一次,不過這次重建並非為了城中老百姓的安居樂業,而是為了旅遊開發。





范希正是誰?他是菏澤境內的明代地方官吏中唯一一位被《明史》列傳的官員,從明宣德三年(1428年)被薦舉為賢良方正授曹縣知縣到明景泰二年離開曹州,他在菏澤境內一共生活了二十三年,不但主持建設了曹縣古城,而且主持建設了曹州古城,奠定了此後五百多年年菏澤城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講,范希正的確功莫大焉。




當我再次來到菏澤環城公園的時候,我才發現曹州古城所遺留下來的一點痕跡,斷斷續續的古城牆遺址上已經被開闢為環城公園的城市綠道,一些愛好健身的市民幾乎每天都會在上面晨跑鍛鍊,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他們腳下走過的綠道就是五百多年前的曹州城古城牆。






環繞老城區一周的護城河仍然安好,只是早已失去了護城河的作用。從現在的衛星影像圖上還可以清晰的看到環繞老城的護城河的輪廓,唯一消失的一段則是十多年前被商業開發的東方紅步行街給占用了。這條步行街不但毀掉了一段護城河,而且毀掉了一段記錄菏澤五百多年歷史的古城牆。

明正統十一年(1446年),曹縣知縣范希正因為治理曹縣有方,被擢升為曹州知州,離開了工作了十六年的曹縣。來到曹州後,范希正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修曹州城。在范希正來到曹州城前,這裡是乘氏城,雖然也有幾百年的歷史,但是乘氏城的建設並沒有規劃,並且也沒有城牆,因此范希正利用乘氏舊址度勢規劃,「劃方隅,定民居,立廨舍,構儒學」,這才奠定了現在菏澤城的基礎。曹州古城後來經多次繕修和增築,直到明成化二年(1466年)才告成,前後歷時長達二十年。根據清乾隆年間的《曹州府志》記載,大功告成的曹州城有四座城門,東門取名「宜春門」,南門取名「迎薰門」,西門取名「豐樂門」,北門取名「朝天門」。





幾十年後曹州城因「歲久傾頹」,明正德六年(1511年)夏天,兗西道吳學奉敕整兵,命曹州州同和知州重修曹州城牆,第二年告成。重修後的曹州城城牆周長十二里,城牆高二丈五尺,寬三丈,其中城牆上的堞垣高五尺,城牆外的護城河寬約四丈,深一丈五尺。新修繕的四座城門更改了名字,東門為「東秩」,西門為「西成」,南門叫「阜民」,北門叫「拱辰」,不同於第一次修築的城牆,這次修繕古城,在城門之上增添了戍樓,還在城牆的四角增建了敵台。







此後,曹州古城在明嘉靖、泰昌年間又屢經修繕,清乾隆年間,曹州府知府樊浚在重新城牆時將以前夯土修築的城牆改為磚牆,還增建了炮台、門樓、馬道等附屬設施,至此曹州城牆基本形成定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到新中國建立前的十年間,在戰亂中曹州城城牆屢拆屢建幾經廢圮,最終在建國前全部被拆除,此時距離范希正來到曹州任知州整整五百年。









在曹州古城西南角的青年湖公園的一側立有一尊范希正的雕像,上面有范希正的簡介。手握書卷的范知州飽含深情的凝望著這座飽經滄桑的城市,我想范希正一定對工作了五年的曹州充滿著感情,不然他也不會把自己和家人的戶籍加入曹州。




文人袁旻曾經寫過一首詩讚頌范希正:

治教休明洽四方,曹南太守獨循良。

增多戶口開州域,高廣宮牆立郡庠。

秩秩逗籩崇祀享,英英賢俊發科場。

文翁學校興西蜀,今昔相仍汗簡香。

袁旻筆下的范知州修城池、興教育、愛子民,他能為民請願,也能為民伸冤,或許這也是菏澤人不會忘記他的重要原因。從范希正離開曹州的1451年到今天已經整整過去了570年,但對於菏澤這座城市來講,對於菏澤的百姓來講,范知州的身影一直伴隨著這方小城。隨著曹州古城項目的重啟,菏澤老城內很多建築被拆除,或許不久的將來,護城河以內的古城牆會再次恢復,古城內的仿古建築也會鱗次櫛比的拔地而起,與之相伴的或許還有人聲鼎沸的商貿街區。






但,這樣的古城,或許真的不是范知州所看到的,他為百姓規劃和主持興建的曹州古城早已消失在歷史的煙雲中,只剩下圍繞老城一周的護城河和護城河內斷斷續續的城牆遺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