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個還債的旅程(經典)

博博館 發佈 2020-06-13T15:23:57+00:00

是啊,緣分是個很奇妙的存在,因為緣分的影響,我們每天都在遇見,而這每一個出現在我們生命中的人都是有原因的。

所有的相遇皆是為了償還。

佛說:人與人之間的緣分,沒有所謂的巧合,一切都存在定數。

是啊,緣分是個很奇妙的存在,因為緣分的影響,我們每天都在遇見,而這每一個出現在我們生命中的人都是有原因的。

不然,大千世界那麼多的人,為什麼只有你們彼此遇見,彼此相知?

雖然我們每天都在遇見,但每個人陪我們走過的路都是有定數的,畢竟,生命就是這樣的,因緣而聚,緣盡而散。

緣分天定,既以相遇,便是相欠,即是相欠,就該償還。

所以,不必抱怨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心懷感恩,珍惜相伴走過的每一段路,不負不欠,如此便好。


01

若不相欠,怎會遇見

所有的相見都是因為虧欠,所有的離別是因為兩清。

緣分有深有淺,所以,我們的相遇有長有短,不必糾結於相遇的短暫或漫長,欠得多,便相伴得久一些,欠得少,還完了也就散了......

若沒因緣,擦身而過也不會回頭相望,若有因緣,跋山涉水也要相見。

一切皆為定數,皆是宿命,無法更改,也不必改變。

《子不語》中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

說洛陽水陸庵有個僧人,號大樂上人,非常富有。

他的鄰居周其在縣裡面當差役,家裡面很窮,每到官府催繳稅租的限期,周其就會向大樂上人借貸,多年下來,積到七兩之多。

周其每次碰到上人一定會說:「我今生不能報您的大恩,死後必定當驢做馬來報答。」

有一天很晚了,上人聽見有人敲門問是誰,這人回答說:「是您的鄰居周其,來報恩了。」

上人開門,卻不見人影,這天晚上,他養的驢子生了一隻小驢駒兒,第二天有人報縣役已經死了。

一年後的一天有個客人來借宿,非常喜歡小驢駒兒,要買下來,上人不答應。

客人也就沒強求,但在客人離開的那天早上,上人發現小驢駒兒,四處尋找都沒有找到,晚上上人回到屋裡,發現茶几上放著白銀七兩,恰恰就是周某所欠的數目。

緣分是一本前世的帳簿,記滿了償還。

紅塵中的遇見,皆是前世未了的因緣,今生相見,是前世相欠,相見便是為了償還。

親人之間,用親情彌補;朋友之間,用友情償還;戀人之間,用愛情補全。

生活本來就是一場場的遇見組成的,無緣的就無須去挽留,就算挽留也留不來,有緣的要好好珍惜,畢竟債換完了就到了離別的時候。

所以,不必過於糾結一個人的離開,也不必詫異一個人的到來,身邊人的到來或離開都是帶著使命的,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在緣來時好好珍惜,在緣散時,認真告別。


02

緣分到了,好好珍惜

前世的因,今生的果。

聽過這樣一句話:「很多事情都是命中注定的,就好像你會遇到什麼樣的人,經歷什麼樣的傷痛,最終如何離開這個世界,沒什麼能改變命運。」

人和人的遇見,都是緣分,他帶著使命而來,或帶給你快樂,或教會你成長,或留下一段回憶。

無論他帶給了你什麼,都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不管這份緣分最終的結局如何,我們所能做的,只有一點,感恩遇見,不負不欠。

今年46歲的汪涵,在節目中坦誠,他現在就踏踏實實做主持,其他什麼也不干,剩下的時間要空出來陪伴家人。

他說:「未來五年,對他來說最重要都東西,不是觀眾,也不是節目,而是父母和孩子。」

人到中年的汪涵,父母年紀已經很大了,心臟搭橋、右眼失明,身體很多地方都已經在報警,他不知道父母究竟還能陪伴自己多久。

他的孩子小沐沐今年六歲,童年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太重要了,所以,汪涵願意停掉大多數的工作,花時間去陪陪家人。

身為著名的主持人,汪涵的敬業眾所周知,他為了工作而犧牲掉健康的新聞也是層出不窮。

但現在汪涵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卻變成了:「不敢再像年輕的時候那麼造次,那麼拼了」,因為他明白,家人才是最重要的。

有這樣一段話:「我們的一生會遇到八百二十六萬三千五百六十三個人,會打招呼的有三萬九千七百七十八人,會和三千六百一十九人熟悉,會和兩百七十五人親近,但最終,都會失散在人海。」

人這一生會遇到很多人,會結下很多緣,但唯有親情是我們今生中最大的虧欠。

父母和子女之間的緣分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在子女出生的時候開始,在父母去世的時候結束。

而這父母子女之間,就是一段生生世世虧欠的過程,正因虧欠,才得以相遇。

就像一句歌詞中所唱的那樣:「我們終將互相虧欠,不然憑何緬懷。」

雖說,自古忠孝難兩全,但對父母,對孩子而言時間真的太寶貴了,一旦錯過,就是真的無處可尋了。

所以,別等著失去,才想著後悔,有些事,後悔尚能迴轉,有些事,卻是一生遺憾。


03

緣分散了,認真告別

人會因緣分而相遇,就會因緣散而離別。

總說離別太過沉重,不願提及,但那一聲再見,也許就是今生最後一次交集了。

李安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說:「人生就是不斷的放下、認真的告別」。

去年,有一則視頻火遍了網絡,短片是一位妻子記錄了跟老公相愛的過程:

12年12月6號戀愛,13年1月4號回家見家長,14年3月30號求婚,5月5號領證,6月17號舉行婚禮,16年5月18號查出來懷孕。

從戀愛到結婚,再到懷孕,這期間每一副畫面,都充滿了溢出螢幕的甜蜜感。

可在短片的最後,這位妻子寫道:「17年9月27號老公出事了,我認識他的時候比他大一歲,現在,我比他大3歲了。」

米蘭·昆德拉說:「遇見是兩個人的事,離開卻是一個人的決定,遇見是一個開始,離開卻是為了遇見下一個離開。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是我們都不擅長告別。」

世事無常,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毫無意外的陪你走到生命的最後,很多人,都是走著走著就散了,而這一別,可能就是永遠。

我們常常在離別之後,才開始後悔沒有珍惜這段緣,才開始懷念相伴時的美好,這是人之常情。

但我們也該明白,一生中,我們不停歇的遇見,每一份遇見都是債來債往,當虧欠慢慢被抹平,緣分也就漸漸消散,互不相欠之時,也就是一別兩寬之時。

畢竟,對於這個世界而言,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過客,無論你多留戀,無論有多不舍,要走的還是會走,失去了就不會擁有,分開了,就很難相見。

所以,緣散緣聚,隨緣就好,不必執著,更不必深陷其中,想開了,看透了,自然就放下了,放下了,才有閒心品嘗幸福!

這世上最美好的緣分,就是「驀然回首,你在燈火闌珊處。


遇見是緣分,離別也是緣分。

這緣分,是前世未了的情緣,是前世未完的債,所以,前生的相欠化作今生的羈絆,我們才得以相見。

就像倉央嘉措說:「我行遍世間所有的路,只為今生與你邂逅,只為這場償還。 」

所以,人這一生,不過就是一段欠債還債的旅程,不必執著,順其自然便好。

你來,無路多遠我去迎你,你走,無論多苦我不留你,彼此之間只要珍藏那一份獨一無二的回憶,也就不負這份前世的虧欠所換來的相遇了。

願我們皆能做個豁達之人,緣起時好好珍惜,不辜負相遇之美,緣滅時心懷祝福,不辜負往昔恩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