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都說伊能靜情商高?從她處理小哈利和秦昊的關係就知道了

雋溪的後花園 發佈 2020-08-10T13:32:14+00:00

這句話出自《論語》,孔子將女人與小人歸為一類,他認為女人非常難伺候,和女人走近了,女人就不講規矩,和女人保持距離,她又變成怨婦。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這句話出自《論語》,孔子將女人與小人歸為一類,他認為女人非常難伺候,和女人走近了,女人就不講規矩,和女人保持距離,她又變成怨婦。

孔子為什麼對女人的偏見如此之大呢?原來孔子離過婚,對女人的好感才會這麼差。但是,後人很少知道這一點,都覺得孔子是聖人,他說的都是真理,這句話也理所當然的被流傳至今,一度成為嘲諷女人的「最佳名言」。

01

雖然時代在不斷進步,女人也真的撐起了半邊天,但是對於女人的各種偏見依舊存在。其中,對於離異的女人尤為明顯。

打開電腦,出現的都是類似「千萬不要娶離婚帶小孩的女人,誰娶誰後悔」這樣的文章,為了增加可信度,還會附帶多個真人採訪案例。比如下面這個案例,看了都讓人後脊樑發涼。

唐先生經濟條件不錯,有房有車。他和第一任妻子離婚後,親戚介紹認識了離異帶13歲男孩的李女士。父母覺得李女士看著挺安分,而且她的孩子已經大了,只要培養一下感情,和平相處應該不成問題。

唐先生覺得父母說得在理,沒有多想,相處僅僅一個月就領證了。婚後的日子,唐先生覺得過得還挺溫馨,白天他出去忙生意,晚上回來能吃上熱乎乎的飯菜,讓單身多年的他找到了溫暖。遺憾的是李女士的孩子非常排斥他,他在家的時候,就躲到房間裡面。

夫妻倆常常因孩子的教育問題發生爭執。有一次,兩個人越吵越凶,爭得面紅耳赤。突然,繼子衝出來拿棍子朝他腦袋砸了下來,鮮血直流。繼子發瘋似的喊叫:「不許欺負我媽。」

事後,唐先生跑到朋友家養傷,不再回家,並向李女士提出了離婚。唐先生覺得李女士善解人意,沒能走到最後,心存遺憾,他給了李女士一大筆錢作為補償。

很多不和諧的重組家庭,矛盾都是來自女方與前夫生的孩子。甚至有極端者說,娶離婚帶女孩的女人可以,帶男孩的絕對不行。那些帶男孩的不過就是想幫她兒子找個取款機,兒子對於她們來說,命大於天。

02

雖然娶了離異帶男孩的女人,婚姻狀態多半不理想,但是真正原因並不是孩子,而是彼此間沒有真正接納對方。

首先,雙方出發點的不同,婚姻註定不可能和諧。

離異的女人重新結婚,大多數想找的是靠山,而不是靈魂伴侶。一些女人希望男人可以幫自己分擔照顧孩子,也想給孩子一個安穩的家,卻忘了男人沒有這份義務。

男人能接受一個離異的女人,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年紀大,家裡窮,娶不到老婆,另一種是出於愛。無論哪一種,這個男人接受的僅僅是這個女人,而不是你的孩子,如果搞不清楚這一點,婚姻絕對過得雞飛狗跳。

曾有一個男士接受街頭採訪,記者問他:

能夠接受離異帶孩子的女人嗎?

他說:只要兩個人相愛,可以接受。

記者又問:你會喜歡女方的孩子嗎?

他說:那要看我是否喜歡這個小孩,喜歡這個女孩和喜歡這個孩子是兩碼事。

我覺得這才是男人內心最真實的想法,你不能要求一個男人去愛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也不能要求孩子把沒有血緣關係的男人當成爸爸。最好的相處方式是接納對方,將對方當成朋友。

我覺得伊能靜就是一個很有智慧的女人,她在和秦昊交往之前,她先徵求兒子小哈利的意見,她對兒子說:「你喜歡他嗎?如果你不喜歡,媽媽就不跟他在一起。」

小哈利看見秦昊對媽媽百般呵護,點頭表示接受。二婚家庭會因為孩子吵架的根本原因是你的孩子根本不接受你的伴侶。如果你要嫁的那個人不是你孩子滿意的,自然看見繼父像看見仇人一樣。

嫁一個孩子接受的男人,二婚的矛盾會減少好多。

其次,婚姻是否幸福,取決於家庭成員是否能融合在一起。

伊能靜和秦昊結婚的時候,小哈林錄了一個視頻,祝福他們,說的話感人肺腑,他說:

我第一次看到小昊哥哥的時候,就發現這個人是對的。他對我很好,對你也很好。所以我並不是基於壓力,才覺得你和小昊哥哥在一起是對的。我覺得你跟他在一起是絕配,然後小昊哥哥,請一定要好好照顧媽媽。」

就這段話可言,小哈利得多認可秦昊這個人!秦昊也曾透露,他和伊能靜的孩子是朋友的關係,他們會經常溝通。

生活中,我們也時常會看見許多二婚的家庭,與前任的孩子相處非常融洽的例子。如果你的孩子從心裡認可你選擇的男人,並且他們願意把對方當成朋友,你們的婚姻狀態不會太差。

如果你沒有辦法處理好孩子和繼父的關係,那麼勸你還是不要再婚。

被譽為「婚姻教皇」的約翰•戈特曼博士,從事家庭關係方面研究長達40年,他談到友誼在婚姻中的重要性,他說:「人們對婚姻生活中的性、浪漫與激情是否感到滿意,對妻子來說,70%取決於夫妻友誼的質量;對男人來說,同樣70%取決於夫妻友誼的質量。」

吳京的老婆謝楠也將夫妻的定義為戰友。她說:「能把後背交給對方的交情。過命,不可能不走心。」

所以,無論是初婚還是二婚,一段婚姻是否幸福長久,還是取決於家庭成員相處能否融合,能不能掏心掏肺的為對方著想。

談到夫妻相處之道,日本第一夫人安倍昭惠也曾說:「相互不過分期待,不過多渴望。」

#心晴計劃#

關鍵字: